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来源:汽车纵横     2017年09月14日 21:17

陈琼

并购重组优化产能

2009年,轮胎市场火爆,很多企业赚了很多钱。受利益驱使,其中不少轮胎企业随意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全钢子午胎行业和半钢子午胎行业兴起巨大产能投资热潮。

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追求政绩而不顾市场实际承受能力,极力推动当地轮胎产业扩张,甚至降低轮胎市场准入条件,助长了低端轮胎产能投资热。

大批轮胎销不出去,许多轮胎企业不得不降低产量或停产。一些依赖出口市场的轮胎企业甚至遭遇倒闭的危机。

目前,中国通过CCC安全产品认证的轮胎生产企业,有300家左右,而全部轮胎企业加起来,至少有500家。

这样的格局,使得此行业完全处入“战国时代”。没有品牌优势的国内轮胎企业,只能依赖“价格战”竞争,既缺少抗风险能力,长远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比照其他国家只有几家轮胎企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被陆续淘汰。

2015年2月9日,负债47亿元的山东德瑞宝轮胎有限公司轰然倒下。这件事引发业界对企业数量居多、良莠不齐的山东轮胎行业的前景无尽的猜测。

国内轮胎行业正在经受炼狱般的煎熬。“兼并重组”往往是过剩行业“去产能”的首选方式,它既能充分利用原有产能,又不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员下岗和企业动荡。

事实上,重组并购也是世界一流轮胎公司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日本普利司通、法国米其林都拥有数十家轮胎工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组并购的。比如,普利司通重组并购费尔斯通以后迅速变成世界轮胎行业新霸主。

国内一部分轮胎龙头企业先行一步,希望通过整合并购,提升市场份额,用规模效应获取品牌及成本溢价。

先有双钱收购新疆昆仑,前者以5.72亿元通过增资认购方式,持有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为新昆公司控股股东。增资后的新昆公司更名为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注册资本9.4亿元,资产总额23亿元,由9家股东组成的股份制企业。

随后,资金链断裂、支撑不下去的山东沃森橡胶被恒丰橡塑并购。此外,还有赛轮收购山东金宇及沈阳和平、双星收购恒宇、恒丰收购沃森、固铂(昆山)收购青岛格瑞达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行业发展形势来看,中国轮胎业的兼并整合都是大势所趋。

如今并购重组带来的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在众多企业寻找去产能的之际,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建设项目近日在米东化工工业园启动。项目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年产220万条轮胎生产能力,成为西北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年利税可达1亿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传统的斜交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好的特点,能大大提高车辆在高速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目前新疆、西北地区以及中亚各国每年消耗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约1200万条,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布局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辩证地看待国内轮胎行业的现状,市场低迷期往往是产业的调整期,在危机中,也正悄然孕育着整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两年前,双星轮胎募投9亿资金,向“双星环保搬迁转型升级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不小反响,有媒体用“贸然”二字评论双星举动,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星将因此生死难料。

如今,双星发展不仅没有受累于这一项目,反而在国内轮胎业整体订单下滑,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下,产品供不应求。

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勇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当时不淘汰落后产能,到现在生存都非常困难。”报道提到,双星淘汰了年产600万条轮胎的落后产能,上马全球首个全流程卡客车胎智能工厂,联合多所高校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由于轮胎行业在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立体仓储系统、操作机器人的使用,使得轮胎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减少了人为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从而使产品质量越来越稳定,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产品竞争力也随之提高。

据了解,通过转型升级,双星的生产不良率降低80%,首批智能化生产的轮胎实际刹车距离缩短10%,节油5%,达到了欧盟标签法最高等级。产品虽然提价近10%,订单同比却增加了六成,利润翻了一番。

6月30日,双星23个重点项目,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集中投产、开工、签约。其中追加智能化制造(工业4.0)基地项目总投资45亿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项目包括绿色轮胎智能化制造基地、绿色轮胎设备制造基地和绿色轮胎物流中心。

按照规划,此项目生产过程中,会大力采用机器人,同时,所有厂房房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项目投产后,可形成绿色全钢轮胎400万套、绿色半钢轮胎60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并建成轮胎制造行业绿色循环发展的示范工程。

双星集团市场部部长霍宏恩告诉记者,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到信息化到智能化,双星认识到“工业4.0”不是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而是由用户指挥、数据驱动、软件运营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服务。

双星“工业4.0”智能化生产以用户大规模定制为核心,产品模块化和生产精益化为基础,集成全球领先的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智能装备技术,达到绿色、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率的目标。双星率先在全球建立商用车胎“工业4.0”工厂,实现了企业互联化、组织单元化、加工自动化、生产柔性化、制造智能化。企业互联化,不仅是内部的人人互联、人机互联、机机互联、机物互联,而且可以实现企业内外互联,即可以实现与用户、与经销商、与供应商、与创客的互联;制造智能化简称为六个智能,即智能定制、智能排产、智能送料、智能检测、智能仓储、智能评测。

如今,中国轮胎行业已迎来“以机代人”智能制造升级的大发展。据了解,目前,森麒麟、三角股份、风神轮胎、双钱股份、华南万力等轮胎企业也纷纷投入巨大资金和精力,以期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升级轮胎制造。

据悉,软控股份已投资12.7亿元用于机器人及轮胎智能制造,“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由此可见,设备制造商也在加快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投入。

差异化战略另辟蹊径

今年的国内橡胶轮胎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前景,以及非理性的降价行为,促使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掺杂使假,降低质量。

“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无疑带来重大考验,但是仅仅观望或是选择降低质量的态度和做法,在这样的逆境中,往往面临淘汰的危机。”赖燕山表示,面对困难重重的险境,万力在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都不具与同行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轮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以求通过差异化产品、品牌化产品赢得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汽车轮胎作为配套产品,也需要从技术上进行革新。近日,广州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该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轮胎采用了生态环保的原材料,如“橘油”、“菜籽油”和“杜仲胶”等,从根源上做到节能环保。同时,相比普通橡胶材料,新材料还能有效减少约10%的 滚动阻力,花纹采用竹叶型的设计,可以解决窄端面设计所带来的抓地力降低的问题。此外,这款轮胎还使用了与防爆胎一样的缺气保用技术,若轮胎发生爆胎,车辆可以8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继续行驶。据悉该产品最快年底上市,价格有望与普通轮胎齐平。

发展绿色轮胎补短板

近年来,轮胎市场需求日益向绿色、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全球领先的轮胎公司纷纷推陈出新,在产品的绿色环保性能上寻求突破。

据悉,美国最早推行轮胎等级分级法规,建立统一轮胎质量分级系统,要求汽车轮胎企业在胎侧上模刻耐温度等级、牵引力、磨耗三项指标。

欧盟从201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轮胎标签法,要求在欧盟销售的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燃油效率、潮湿路面抓地力和道路噪声的等级。欧盟有关人士表示:“实行轮胎标签制度,就是为了推广绿色轮胎。”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技术法规要求趋严,对于出口型企业和产品造成技术壁垒,“倒逼”轮胎产品技术升级。

作为国内轮胎企业,加速绿色轮胎研发生产能力,实现产品和技术提前布局,免受国家和市场强制性政策约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随着我国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绿色轮胎将成为国内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预计到2017年,绿色轮胎强制性分级标签法案将在中国正式实施。届时,所有轮胎都将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

据悉,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轮胎企业正加速绿色轮胎生产和布局,在制造过程中开始注重节能减排及环保材料的应用,从而使绿色环保成为轮胎行业发展的主流。如双钱、三角、中策、玲珑、华南、贵轮、金宇等轮胎企业生产的低滚动阻力轮胎,先后被美国环保署认证为绿色轮胎。

双钱 轮胎 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