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2月18日 01:15

李河+罗国平+黄志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类似于电视机、微波炉、冰箱等家用电器逐渐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受到了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的侵害。电视、冰箱等常见的电器设备不管在待机还是开机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这些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较为严重,所以,对于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些辐射的产生途径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家用电器;电磁辐射;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22-01

前言:家用电器种类较多,对于不同家用电器辐射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电磁辐射的产生,然后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为了更详细地研究家用电器辐射的产生,本文通过对于一些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实际测量,根据各类家用电器的不同辐射程度以及强度给出一些指导性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1.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1.1 电磁辐射的产生途径以及来源

通过对各类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实际测量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体积较大的冰箱还是手机、收音机类的小型电气设备,其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式辐射和非电离式辐射,由于其质量、体积以及能量的不同,这些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家用电器辐射的主要来源有电视机、手机或移动电话、微波炉以及电脑等等。其中,电视机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其电子显像管,电视机在形成图像时,电子显像管需要产生能量较高的电子束,在实际扫描过程中就会产生X射线以及其他电磁波,虽然这类辐射的数量较小,但是其对于人体眼球的危害还是存在的。电磁炉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其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从而产生涡流,致使锅底变热而工作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电磁炉功率较大,所以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在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情况下,一旦照射剂量大到一定值之后,人体就会产生热量,这对人体也会间接产生危害。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不管是体积较小的家用电器还会大型家用电器,人体与其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一般来说,当人体与家用电器之间的距离越短,人体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更多,通过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较为严重的区域,自身生物组织就会产生电解质的振动,间接产生涡流导致自身组织的产热,体温就会有所上升,组织器官由于温度的上升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长期处于电磁辐射区域的人体在各个系统的调解与恢复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神经系统上的精神不集中、头晕头痛等,免疫系统上就会出现免疫能力降低,对于疾病的防范程度有所降低,生殖系统上会出现生殖细胞不活跃等等问题。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较为明显,只有通过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较好地保护人体,所以我们应该认识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少由于电磁辐射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一般电磁波分为两个等级,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一般为30 MHz~3000 MHz,在这个范围内的标准限值为400 mw/cm2。常见家用电器电磁射频一般在30 MHz一下,其属于低频辐射。实际测量表明, 正在使用的电磁炉正前方 0.1m 处磁场强度达8.70μT,即使远离到0.3m以外, 也有1.00μT 。

1.3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作用原理

电磁辐射作用人体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中包括热效应以及非热效应作用方式。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从微观角度来看,其既是电介质,同时也是磁介质。

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电介质处于在电场中就会产生极化现象,而磁介质在磁场中又会产生磁化现象,所以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中,人体细胞中的分子与原子就会反复极化和磁化,而极化和磁化又会导致人体细胞分子间的摩擦,所以就会导致热能的产生。同时当电介质长期处于电场中时,人体局部就会产生涡流现象,这就会导致人体发热。非热效应主要是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系统的破坏和损伤,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中,细胞活跃程度就会有所降低,人体就会出现类似于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等问题。

2.电磁辐射预防措施的研究

2.1 针对家用电器的预防措施

各类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源头和辐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电视机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其显像管,通过电子束的投射就会间接产生X射线,微波炉辐射方式主要是通过微波辐射的方式。针对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研究要从源头着手,所以我们要对于家用电器辐射进行妥善处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电视机、电冰箱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由于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其辐射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对于人体的危害,生产厂家在设计家用电器时要严格控制电磁辐射量,电器的辐射程度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制定。针对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预防不仅仅包含电器的设计阶段,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家用电器的放置地点要合理挑选,选购者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电器。一般来说,家用电器不能扎堆放置,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电器种类的不同,其电磁辐射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出入。超标的、扎堆放置的家用电器对于人体会产生严重危害,当然,消费者在购置家用电器之后,一定要仔细浏览电器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此电器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例如在使用微波炉时,其主要辐射来源于炉门的电磁辐射外泄,所以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一定要保持微波炉的门缝的卫生以及安全,当微波炉长期不使用时,一定要关闭电源,减少因为待机而产生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2.2 家用电器使用者的预防措施研究

家用电器由于与使用者长期处于一个环境,所以针对家用电器使用者对于电磁辐射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用电器使用者在使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家用电器的使用手册操作,同时避免长时间地与家用电器进行接触,例如在使用电脑或电视时,人体一定要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使用时间上也要进行严格地控制,一般来说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之内比较好,在长时间地学习与工作之后,使用者一定要进行休息。在卫生方面,使用者在使用家用电器时由于各类荧光屏的照射可能会出现皮肤方面的问题,同时荧光屏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在人体表面就会出现大量的灰尘,因此,家用电器使用者要及时洗脸洗手,保持个人的卫生。在家用电器长期处于不使用的状态时,家用电器一定要及时关闭,不能一直使其保持待机状态,较弱的磁场有时也会产生辐射的积累。当然,家用电器使用者的健康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使用者要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在免疫方面才能具有一定的能力。

2.3 掌握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

为了进一步地使家用电器使用者掌握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在家用电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也要能掌握一定的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家用电器一般包括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其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对于人体的危害很难察觉,所以掌握并了解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对于使用的健康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磁波一般分为两种,其中包括射频电磁波以及工频电磁波,而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主要在30 MHz一3000 MHz,家用电器的辐射频率一般在在30 MHz以下,其属于低频辐射。在实际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上,我们一般分为3类,其中有TC-1160,LZT-1120和NBM-550。不同的测量方法对于电磁辐射的测量值又会产生一定的出入,所以正确的测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逐渐称为现代人们的必要生活工具,由于家用电器其本身的电磁辐射的影响,其对于人体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家用电器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电器,做好自我保护最减少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李双玲.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效应影响的综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6(03).

[2] 赵梓淇.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与防护探讨[J].科技展望.2016-01(02).

电磁辐射 文章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