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詹耀晖+刘慧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县级城市的工业园区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这就是使得县级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县级电网的基础设施比较老旧,使得电力能源不能满足工业用电的需求,所以文章针对县级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图促进县级城市的经济新发展。
[关键词]县级电网 规划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17-01
前言: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联系愈发紧密。为实现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机统一,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完善政企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一般来说我国县级电网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县级电网规划制定的标准;电网覆盖区域总体规划设计;电网承担负荷分析及预测;负荷电量达到平衡;电源建设及网架规划;通信、自动化规划;编写县级电网规划说明书;绘制县级电网规划图和近期项目安排以及投资估算等等。
一、我国县级电网规划的原则
随着电网的体制改革,使得我过电网的结构不断在完善,这就对县级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电网规划建设时,必须要根据市场变化,以满足需求为中心,确保电力实现安全、稳定的供应,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能源供应相协调。县级电网规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县级电网规划可以使用最新的技术对当前的落后的电网结构进行相应的升级或改造,并且要求电网规划要适度超前。2县级电网规划务必达到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目的,并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3县级电网可以统一选择相同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使电网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进而一方面能够实现跟县、城镇化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跟县级输电网的规划实现统一、有效的链接。4县级电网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方便用户与服务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提高电力市场的管理质量。5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6县级电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县级电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的原则,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 我国县级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标准为县级电网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限标准,即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标准:1,五年的近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重点对县级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2,十年的中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跟前一阶段进行有效的链接,另外,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电网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3,十年以上的长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电网规划应该侧重于电网规划创新性研究和展望。
2.1 我国县级电网规划缺乏整体考虑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但是很多地区还存在着电网规划管理方法不足和投入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电网规划中无功问题逐渐突出,在这里仅仅分析配电网中的变压器以及线路的问题,只是对基本的电器元件进行改进和换新,对于电力系统的整体问题,缺少较多的分析,电力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在配电系统中涉及到的变
压器功率方面,与我国的标准不能够相辅相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较多地区都由早期使用的白炽灯、电风扇等转变使用变频空调等设备,近期出现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型能源不断、大量投入系统,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2.2 我国县级配网重复建设经常发生
早期主要根据电力负荷中心布置来分布县级35KV变电站,这些电网设施一般位于广大田野之中,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容易发生电力事故。就目前我国县级市政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说,由于规划调整频度较大、乡镇大多数的道路建设都没有跟县级电网的改造实现协调发展等诸多原因,导致在市政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时,首先需要进行输、配电线路迁改工作,以及对配电线路进行重新建设,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浪费。正常情况下,我国在建设变电站时,基本上就是先做好布点工作,再建设传输能源的输电线路,但是因为通常输电线路距离比较长,使得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时会直接对当地政府、村民的利益造成影响,从而加剧了协调难度,最终使得在建设输电线路时会不断延长其建设周期。
2.3 县域配电网智能化程度低
县级电网在早期配电网进行建设时,智能化水平偏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创造出来,人们对电的依赖越来越高,从而使得人们对自动化电网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然后受到当前我国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程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当前县级电网智能化的要求。
三、县级电网规划中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
3.1 新建变电站规划布点措施
人们可以通过使配电网运行电压不断提高的方式,来使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电网电压出现损失的比例,确保供电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县级电网新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应加大对其资金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建设更多的110KV甚至220KV变电站供电。在县域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时,应该考虑与上级主电网实现有效的链接,也就是说电源的支撑点500KV、220KV为主,而负荷的分布点以110KV变电站为主。因此,在对县域新建配电线时,要加大20KV配电网在其供电方式中的比例,逐步升级或扩建原有的电网规划,从而使线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降低。
3.2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需求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力供给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必须加大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电网系统已经有了光纤通信,而且也陆续开通了计算机MIS、PMS 生产管理系统等业务,这些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但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依然是当前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针对自动化程度低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明确今后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要跟当地的规划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逐步实施县级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电网本质和安全运行水平。
3.3 合理分配负荷
及时开展县级电网的负荷预测,我们不仅仅要对负荷饱和值进行预测,更加要对负荷增长空间以及时间进行预测,也就是空间负荷分布,在我们将负荷空间分布确定了这一个基础之上,进行配电变压器的布局,进而将变电站进行很好的规划,从下到上逐级的进行县级电网规划工作。
3.4 进行不同配电网架目标结构的制定
针对我国县域经济起步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这一客观实际,应该根据我国县域不同区域中的用电负荷量、类型不同以及供电可靠性需求不同这一现状,制定出不同配电网架目标的结构,从而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能在满足县域用户用电具有可靠性的需求时,尽可能的将电网建设资金以及珍贵土地资源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使用。
3.5 县级电网规划采用“先规划通道,再定站点”
通过采用该办法可以避免站址用地浪费,应参考县域的电力负荷预测数据来确定建设配套多少条配电线路,变电站的布点应该更多地参照负荷预测分布,并需要全面考虑配电线路进线的可能性,并做到尽量靠近公路。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规划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限制着电网规划建设,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联系实际提出了建设城市电网规划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网稳定,发挥电网应有作用,发展当地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聪蝶.论经济发达县(市)的电网规划[J].河南科技,2014(3).
[2] 杨静.35KV变电站标准化模式运用效果分析[J].中国水利,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