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建设与优化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3月23日 19:51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

刘凤宝

[摘 要]随着政府部门依赖信息网络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网络优化工作已成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网络建设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去完善和优化信息网络,更好地适应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新需求。为了满足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网络安全和资源整合优化已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建设为例,分析了网络建设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优化网络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F426.92;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63-01

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推动政府改革提供了一种技术上的支持。电子政务在短短数年间就凭借其高效、规范、透明的运作特点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应用,成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政务的建立促进了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大量的政务信息逐步实现实时与双向的互联互通,这种实时、双向的信息流动给政府与社会之间搭建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1 信息安全和网络建设现状和问题

1.1 硬件资源的传统部署模式导致服务器效能低下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不同时期开发的业务系统,由不同的业务处室或单位独立开发,每套系统的维护管理一般由建设单位负责。仅省级部门共有独立的信息系统、网站等22个,拥有服务器设备31台。按照传统的建设模式,通常是一个物理机运行单个应用,而且,为了确保一些重点应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还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随着服务器数量的急剧增加,机房空间日趋饱和、电力负荷接近满载,尤其是在工作峰值时段,机器散热问题引发系统故障时有发生。此外,设备维护、精密空调24小时不间断运行等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经过对服务器性能进行跟踪监控后发现,口前运行的服务器利用率十分低下,CPU平均利用率在6%-10%左右,远未充分发挥现有硬件资源的作用。

1.2 信息网络的传统部署模式导致安全隐患

1.2.1 不同安全等级区域间未隔离

在外网区域内,属于第二保护等级的Web应用服务区、业务系统区和属于第三保护等级的数据存储区之间,未按照公安部《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采用有效的隔离方式,一旦较低级别的区域遭受黑客攻击,较高等级的区域将可能直接开放给黑客,极易受到攻击和入侵。

1.2.2 未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系统

建设系统电子政务信息数据涉及:城乡规划、建没和管理、住房保障、建筑市场监管、房地产市场监管、节能和行政审批等信息,还包括机关内部办公自功化系统及公文交换系统中的各类收文来文信息。信息数据与社会民生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且数据类型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量大(空间数据等图文共存),时效性强(行政审批信息、房产市场交易信息等),但是,由于建設存储系统前期投入较大,不少地方至今尚未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系统,一旦发生重要数据丢失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2.3 计算机终端可能成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盲区

不同地区和部门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等存在较大差异,加上部分终端计算机使用未经有效认证,极有可能被黑客利用成为“跳板”,通过内部网络绕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掌控服务器核心区域的访问控制权限,逐级攻破Web应用服务区、业务系统区和数据存储区,注入木马病毒等程序致使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甚至造成敏感信息泄露事故。

1.2.4 用户身份认证强度低

近50%以上的建设系统行政管理部门仍沿用传统的“用户名十口令”的方式,还有一部分业务系统已采用自制密码锁的方式登录系统,大部分系统尚未采用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方数宇身份认证(CA认证)登录。口前的应用系统一般采用B/S构架,若没有采取严格的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时,非法用户有可能破译登录密钥,非法获取访问权入侵数据库破坏系统。

2 优化硬件网络共享平台对策

(1)通过部署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显著地提升了服务器的利用率,每个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从5%-15%提高到60%-80%,并且将部署应用所需要的物理服务器大幅度降低,节约出来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空间可以部署新应用。(2)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3)由于整合了多台物理服务器,能够有效降低服务器维护管理所需要的工作量。(4)将所有服务器作为一个资源池统一进行管理,并按需自动进行动态资源调配。在实际硬件网络部署中,配合集中存储方式,将虚拟机的文件系统集中存储在存储阵列空间的中,利用VMware群集文件系统,允许多个VMware服务器访问同一虚拟机存储,通过VMware提供的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基础结构服务,可在一台VMware服务器故障情况下启动另外一台VMware服务器加载虚拟机文件系统,恢复应用和业务系统的运行,消除单点故障。

3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3.1 统一安全隔离设备部署

使用防火墙设备将不同等级区域隔离,并采用访问策略进行不同等级间的访问控制。对于WEB服务区,禁止其访问机关办公区、业务系统区和系统服务区,也禁止其主动访问互联网,只允许互联网及机关办公区访问WEB服务区的网站服务,及WEB服务区对指定数据存储区服务设备的访问。对于业务系统区及数据存储区则采用类似安全策略进行防护。

3.2 统一数据存储系统部署

在数据存储区部署存储设备,对数据存储区设备内数据进行热机备份,同时部署虚拟带库系统,对数据进行外部存储介质备份,定期将外部存储介质转移至异地存放,确保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安全。

3.3 严格用户终端管理

使用统一的IP管理策略和部署网络管理系统,对各个用户终端统一规划和管理,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补丁修复,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升级,杜绝其成为不同等级安全域之间的“跳板”。采用防火墙策略限定用户终端只能对Web应用服务区、业务系统区和数据存储区指定服务端口和设备的访问,即使终端被黑客控制,也只能对有限的服务和设备造成影响,将事件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深度。

3.4 严格用户身份认证

使用防火墙设备将业务网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中,并统一采用VPN.CA等身份认证技术,控制互联网用户访问同电子政务外网逻辑隔离的业务网中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部署在业务网中,采用逻辑隔离方式与电子政务外网联通,处在互联网的用户必须首先访问SSLVPN,并通过用户名密码和CA认证后,才可以取得对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而且SSLVPN根据用户策略限定用户对业务网中系统的访问范围,将用户权限控制在最低程度。这样,内部业务系统只对授权的互联网用户开放访问权限。

3.5 做好物力层面的安全维护

网络分段是保证物理层安全的一项最重要措施,其技术支持是将非法访问用户与电子政务网络资源互相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网络分段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物理分段方式和第二种是逻辑分段方式。物理分段方式通常是指将网络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分为若干网段,各各网段之间无法进行直接数据通信。

4 结束语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复合体。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要统一考虑,长远规划,才能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虽然现有的网络结构已经能够解决很多的安全问题,基本满足应用系统实际运行需要,但在提高硬件资源综合利用率上需进一步优化,信息网络安全上需不断加固,更好地适应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车黎刚,潘晶晶.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建设与优化[J].中国建设信息,2010,24:54-59.

[2] 张智慧.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6.

文章 系统 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