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3月25日 08:01

火电厂低压电气供配电管理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赵仁滨

[摘 要]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问题:对于供配电系统而言,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将直接关系着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供配电系统经济效益的实现,极为关键。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祝,以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而从电气设计与施工角度人手,针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M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91-0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生产生活与“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可否认,在人类的活动领域内,事故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严重影响养人类止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障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用电设备的长效稳定运行,应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维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

1.低压电气系统的基本构成

低压电气系统的内部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设备间的运行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一个设备的故障,也会影响到低压电气系统整体的运行。为了采取正确恰当的防护措施,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低压电气系统各个设备的构成。低压电气系统的供配电设备主要由变电、配电、照明、发电设备以及备用电源构成。变电设备包括开关装置等设备以及变压器、电容器、电缆、母线、导线等线路;配电设备主要由接地线路、支架线路、路电线线路等各种线路以及配电分柜等装置;照明设备主要由配电箱和配电分柜装置构成;发电机装置和其他相关电气设备属于发电设备和备用电源。

2.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对于电气设备而言,使用环境对其安全防护有效性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复杂且多变的使用环境将会使得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现阶段,包括粉尘污染、湿度过大以及腐蚀问题的产生均有可能导致其影响环境范围内低压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运行系统当中也有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非正常动作。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如何将这些环境因素以及异常物体因素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相隔离,可以说是低压电器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可以借助于对密封结构、防护罩以及过滤网的综合应用实现对低压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防护,使外界环境各类因素能够与电气设备之前形成有效的隔离,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关键目的。与此同时,基于以上有关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防护基木原理的分析,现阶段所涉及到的具体防护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有关人为性因素的控制,即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应当严禁与电气设备外壳待危险标志的部件发生直接接触,与此同时,还应当通过日常性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防止外界异常物体进入电气设备内部;其次是有关客观性因素的控制,即应当那个防止电气设备在止常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以滴落、直淋、直溅、直浸以及直潜形式出现的液体进入问题,从而防止相关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不利影响。

3.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对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进行安全维护时,工作人员需要确保低压供电设备在大多数普通环境下能够止常运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确保高、低压线路下部位置的安全,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建筑物、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在高、低压线路的敷设区域的下部位置,同时也不允许在该区域内建设任何形式生活项目设施。

3.2专业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在初期确保了高、低压线路下部位置的安全之后,还应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加大巡查力度,避免在该区域内出现杂物堆积,大量构件堆放的问题,影响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3.3架空线路边线位置的安全距离,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安全性的因素,应当使架具结构的边线位置和架空线路的边缘位置留有一定距離,尤其是在现行的施工标准中应当详细规定出这一安全距离。一般情况,是在现有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根据相邻的架空线路电压等级的差异,来对安全距离进行具体详细的划分。比如,相邻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如果低于1kV单位,那么架空线路的边缘位置就应和架具结构的边线位置保持4m或大于4m的安全距离;如果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在1kV和10kV之间,架空线路的边缘位置就应和架具结构边线位置的安全距离就应当大于等于6m。这里可以看出,安全距离的设定应当根据实际的低压电气供配电的应用情况,来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

3.4架空线路位置附近杜绝脚手架搭设,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时,应严格杜绝工人把脚手架搭设在临近的架空线路位置上,并且电压等级大于10kV的架空线路的边缘应当和施工现场的各种垂钓物保持2m及以上的有效安全距离;由于实际的施工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如果安全距离因为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应当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预先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为安全距离不够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4.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如果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应用视作一个整体的话,安全管理无疑是这一整体中最为基础与根本的环节之一。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只有确保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才能够确保以上各类型设备在整个运行系统中相关功能的有效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面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终端应用客户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配合相应设备定期性维修检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客户方面对于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与使用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管理方面还应当安排专人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针对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各类型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检查,在这一阶段发展各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问题,最大限度的确保用电设备运行的正常性与稳定性。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对于何种类型的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而言,均应当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预防性试验,结合预防性试验所反应的设备运行状态,针对现阶段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接地网以及接地电阻正常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自备电源的客户来说,需要重点关注对用电防护措施的有效宣传与落实,定期展开相关机电保护设备的优化升级与维护,确保其所执行的检验工作能够与现阶段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相适应。

结束语

随养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渐扩大,新时代下,人们对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类对电力系统的使用要求,就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地提高供电质量、供电水平使供电设备的标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对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除了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之外,还应提高人们的安全常识,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监督中来,完善管理,从而更加全面、彻底地保证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我们应针对电网损耗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最少的投资换来最大的节能效果,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胡健.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低压电气研究[J].电子制作,2014,(13):239-240.

[2] 陈阿平.浅析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4,(08):257-258.

[3] 张静.浅谈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117.

[4] 刘博.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分析[J].广东科技,2012,(15):85-86.

生活 低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