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资增幅减小的原因与趋势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03月27日 20:22

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2010年以来,中国多数地区大幅度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最近几年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业绩下滑、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最低工资标准政策调整的形势下,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收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明显降低。本文将对中国工资增长放缓的原因、今后的增长趋势,以及企业与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作出分析。

一、工资增幅减小的现状

(一)最低工资标准涨幅收窄

中国多数地区自2010年起开始每年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10年30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2.8%;2011年24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2%;2012年25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0.2%;2013年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7%。但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平均增幅来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平均增幅比上年下降了3.2个百分比,比增幅最高的2010年下降了5.8个百分比。

(二)工业平均工资增长放缓

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在过去十余年里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是,增幅呈下降趋势(图1)。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采矿业为60139元,同比增长5.6%,制造业为46431元,同比增长11.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67082元,同比增长15.3%;同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采矿业为33081元,同比增长11.4%,制造业为32035元,同比增长1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29597元,同比增长16.2%。

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例, 2001年至2005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分别增长21%、12.7%和14.4%; 2006年至2010年,分别增长16.3%、14.1%和13.6%,该期间除了制造业以外,其余两个行业的增幅均有所下降; 2011年2013年,分别增长7.3%、12.5%和12.8%,三个行业的增幅均有所下降(表1)。

二、工资增幅减小的原因

(一)经济增速下降

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加,企业业绩上升,为工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但2011年后,经济增长减速,劳动力需求减少,企业业绩下滑,为工资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2001—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但2012年、2013年均增长7.7%,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与此同时,工业增速下降,企业业绩下滑(表2)。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为9.7%,比2012年的10.0%下降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加幅度为12.2%,虽然比上一年高,但比2011年的25.4%低13.2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49.4%低比37.2个百分点。在经济减速并且利润下降的背景下,企业更加注重控制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工资的动机降低。

劳动力需求增长也放缓。2011—2013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虽然持续增加,但增加人数逐年减少。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0万人,同比增加3.5%,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减少0.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项指数的从业人员指数显示(图2),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从业人员指数连续19个月低于临界值,表明制造业企业开工不足,用工需求持续减少。汇丰中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也显示2012年以来企业招聘意愿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工业新增就业人数幅度回落显著。2012年,工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203万人,同比增长4%,但远远低于2011年的11.6%。分行业看,采矿业同比增长3.2%,比2011年的8.8%回落5.6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4.3%,比2011年的12.4%回落8.1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同比增长3%,比2011年的7.8%回落4.8个百分点。劳动力需求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减轻了市场工资上涨压力。

(二)企业用工需求减少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企业为了招聘和留住人才,多数选择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的做法。虽然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才,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也助长了员工对工资上涨的预期,加剧了劳动力流动的频繁程度。不论是低端岗位还是高端岗位,员工一旦有机会找到工资更高的企业就可能跳槽。据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前程无忧”调查,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员工离职率高达19.1%,其中,操作类员工为23.7%,生产工程类员工为21.7%,业务销售类员工为18.7%。在IT等热门行业以及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普遍存在“工作三年跳槽涨工资”的现象。员工频繁跳槽,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而且还造成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使企业面临“招工难”和“招工贵”的双重困难。

在用工困难、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企业开始改变单纯以高工资吸引人才的雇用战略。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就是比较常见的对策。机器人是能代替人自动进行作业的机械装置。机器人在作业精确度、工作效率上具有人力不能比拟的优势。在对动作重复性、准确度、质量要求较高的作业以及高危险、高污染作业中,机器人的应用比较多,如汽车、电子电器、化工产业的搬运、焊接、喷漆、洁净作业。当然,使用机器人投资金额较大,但比较机器人的使用成本、机器人所能替代的工作量和熟练工人的用工成本后,如果前者低于后者,企业就会愿意使用机器人。

2004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年增长率为40%,2012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51%,2013年同比增长12%。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2013年销售的工业机器人达到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超过日本,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

2013年,富士康决定安装30万台“机械手臂”,到2014年达到100万台,在未来5—10年建成全自动工厂。引进“机器手臂”后,富士康原来需要30名员工的生产线,只需要5名员工,工人比以前减少83%。应用“机械手臂”的成本,也将在三年内回收。美的集团从2010年开始使用机器人,到2014年在家用空调注塑生产线累计投入了200台机器人,在总装成品线投入了100多台机器人,在其他电子、部装装配部门投入了近200台机器人。经该公司测算,2013年因自动化提升,美的空调部门的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万。

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结构调整,处于去库存、去过剩产能的收缩局面。企业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减少了劳动需求,用减少的人工成本,来弥补为自动化升级而支出的费用。一方面企业的劳动需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使市场工资增长压力变小。另一方面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在使用较少人力的条件下,继续维持工资增长。

(三)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

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之间的人口)总量首次出现绝对下降,预示着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数量看,2013年减幅收窄。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9.37亿人,比2011年末减少345万人,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9.20亿人,比2012年减少170万人。青年劳动年龄人口(20—29岁之间的人口)数量相对增加,其占总人口比重,在2000年至2006年间曾下降至12.6%,但在2007年至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17.05%。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3年中国农民工总人数为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6亿人。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外务工的占46.6%,在省内务工的占53.4%。和2012年相比较,在省外务工的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低于2012年的0.3个百分点和2011年的3.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劳动力供给仍具有较大数量。

从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看,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2400万人,其中,青年学生1400万人(高校毕业生700万人,中专、技校、初中、高中毕业生700万人),转业军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共1000万人。但是,每年实际上城镇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这就意味着大约有1200万人没有岗位可以就业。此外,每年还有800万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当然,中国存在着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有的行业、职业,劳动力严重紧缺。但从总体来看,劳动力供大于求仍然是总趋势,这对市场工资上涨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四)工资政策调整的影响

中国的收入分配在行业之间、职业之间、劳资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近两届政府都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化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2009年末,中央政府在中央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出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化。2010年11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了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项措施,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三是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四是加强个人收入调节。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务院2012年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2013年2月,国务院发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作为扶持低收入群体、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具体措施,各地区从2010年后开始大范围、大幅度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重不及30%。但经过近年的大幅度提升,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已超过30%。从工业部门来看,平均工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制造业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最高水平的差距也有所缩小。2009—2013年,制造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占全国平均工资的比重从83%提高到90%,占行业最高平均工资的比重从44%提高到50%(表3)。

但与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大幅度提高也造成企业人工成本快速上涨,降低了企业招聘意愿和新增投资意愿,减少了劳动力需求,进而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对劳动供求关系均衡化没有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检测中心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人数增长一直高于求职人数增长,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重超过1,2013年达到1.09。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紧缺程度有所增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重在2013年分别达到1.17和1.05。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重更超过了2。从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制定者来看,不可能再继续大幅度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外,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了当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30%,一些地区超过或接近当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0%,逐渐接近政府提出的“40%”的目标,因此,相对前几年来讲,地方政府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必要性也有所降低。因此,从2013年起,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是在综合虑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职工生活水平、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最低工资标准政策作出调整的结果。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被下调,对工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展望与建议

(一)工资增长的可能性

中国的工资水平在过去十余年里大幅度增长,制造业的平均工资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成往事。中国工资的快速增长是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以及青年劳动力供给减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近年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业绩下滑,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压力。在这个形势下,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收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明显降低。今后,工资是否继续增长以及保持怎样的增长态势,这将取决于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以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

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7.6%,在中期进一步放缓,2015年为7.5%,2016年为7.4%。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201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实施了预调、微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条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政策效应。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工业企业普遍处于产能过剩、去库存、结构调整的阶段,受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经营生产仍面临较大困难。在这个形势下,中国面临着下调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的压力。

但另外,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40%”的政策目标来看,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未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因此,至少对于这些地区来讲,最低工资标准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当然,如果采取其他政策措施,如通过抑制垄断行业或企业的平均工资增长来降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从而缩小与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幅度的差距,也可以把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控制在一定区间。综合来看,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还会增长,但在已经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涨幅将会进一步收窄,而在尚未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仍会有较大的涨幅。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劳动力供给增长缓慢,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困难在短期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而随着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市场工资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但对普通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那些对人力高度依赖的企业将进一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缓解普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

综合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对工资的影响,可以认为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度增长,但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工资水平仍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二)应对工资增长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中国的工资水平在长期一定会持续增长。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技术升级、改进管理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就不能避免因工资上涨造成的利润减少。对工资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从企业来讲,必须改变偏重劳动投入的发展方式,建立注重技术与人力资源素质的发展方式。

第一,引进自动化设备以替代人力,减少劳动投入比重。现在有很多机器人、省力型设备、自动化设备可用来替代人手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医疗产品、食品等生产。使用机器人的中国企业近几年大幅度增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机器人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在引进机器人之前,企业应根据机器人的购买成本、机器人所替代的人力的成本、产品更新换代频率等计算成本回收时间,做好成本回收预测,还要培训员工掌握使用机器人所需要的技能。

第二,采取先进管理技术,开发设备与人力的最佳组合。运用机器人的用途也是有条件的,也有覆盖不了或不经济的领域。如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领域,需要频繁更新机器人,就不如使用人力更加经济。因此,引进机器人不是缓解劳动力紧缺、减低人工成本的唯一途径,企业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比例来组合机器人与人力,以达到最高的产出。“细胞生产方式”(因为具有细胞自成体系的特征而得名)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先进生产技术。佳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实施“细胞生产方式”,使用一个人或人数少的团队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工序,减少了约一半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年“细胞生产方式”又发展成“机械细胞方式”,引进机器人替代人手组装微小部件,进一步减少了劳动需求量。由于“细胞生产方式”非常适合于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因此在信息化产品、家电、汽车零部件、机床等企业得到迅速普及。

第三,优化员工的技能结构以满足技术升级的需要。技术、设备升级是长期趋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确实会替代一部分人力,减少一些劳动岗位,但也增加新的劳动岗位,如技术编程人员、设计与制造双肩挑人员等。而在短期,从企业外部招聘这些人员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依靠外部培养人才的观念,从根本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员工,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技能,在报酬上鼓励员工学习技能。

另外,从政府来看,应该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均工资也增长,两者间差距的缩小程度不明显。因此,还应在控制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方面下功夫,例如,抑制垄断行业或垄断企业等高工资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另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从根本上改进二次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同时应该通过减税等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投资,提升管理,为实现工资增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刘湘丽,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

(一)工资增长的可能性

中国的工资水平在过去十余年里大幅度增长,制造业的平均工资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成往事。中国工资的快速增长是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以及青年劳动力供给减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近年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业绩下滑,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压力。在这个形势下,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收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明显降低。今后,工资是否继续增长以及保持怎样的增长态势,这将取决于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以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

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7.6%,在中期进一步放缓,2015年为7.5%,2016年为7.4%。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201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实施了预调、微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条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政策效应。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工业企业普遍处于产能过剩、去库存、结构调整的阶段,受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经营生产仍面临较大困难。在这个形势下,中国面临着下调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的压力。

但另外,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40%”的政策目标来看,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未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因此,至少对于这些地区来讲,最低工资标准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当然,如果采取其他政策措施,如通过抑制垄断行业或企业的平均工资增长来降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从而缩小与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幅度的差距,也可以把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控制在一定区间。综合来看,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还会增长,但在已经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涨幅将会进一步收窄,而在尚未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仍会有较大的涨幅。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劳动力供给增长缓慢,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困难在短期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而随着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市场工资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但对普通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那些对人力高度依赖的企业将进一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缓解普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

综合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对工资的影响,可以认为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度增长,但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工资水平仍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二)应对工资增长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中国的工资水平在长期一定会持续增长。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技术升级、改进管理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就不能避免因工资上涨造成的利润减少。对工资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从企业来讲,必须改变偏重劳动投入的发展方式,建立注重技术与人力资源素质的发展方式。

第一,引进自动化设备以替代人力,减少劳动投入比重。现在有很多机器人、省力型设备、自动化设备可用来替代人手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医疗产品、食品等生产。使用机器人的中国企业近几年大幅度增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机器人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在引进机器人之前,企业应根据机器人的购买成本、机器人所替代的人力的成本、产品更新换代频率等计算成本回收时间,做好成本回收预测,还要培训员工掌握使用机器人所需要的技能。

第二,采取先进管理技术,开发设备与人力的最佳组合。运用机器人的用途也是有条件的,也有覆盖不了或不经济的领域。如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领域,需要频繁更新机器人,就不如使用人力更加经济。因此,引进机器人不是缓解劳动力紧缺、减低人工成本的唯一途径,企业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比例来组合机器人与人力,以达到最高的产出。“细胞生产方式”(因为具有细胞自成体系的特征而得名)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先进生产技术。佳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实施“细胞生产方式”,使用一个人或人数少的团队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工序,减少了约一半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年“细胞生产方式”又发展成“机械细胞方式”,引进机器人替代人手组装微小部件,进一步减少了劳动需求量。由于“细胞生产方式”非常适合于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因此在信息化产品、家电、汽车零部件、机床等企业得到迅速普及。

第三,优化员工的技能结构以满足技术升级的需要。技术、设备升级是长期趋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确实会替代一部分人力,减少一些劳动岗位,但也增加新的劳动岗位,如技术编程人员、设计与制造双肩挑人员等。而在短期,从企业外部招聘这些人员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依靠外部培养人才的观念,从根本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员工,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技能,在报酬上鼓励员工学习技能。

另外,从政府来看,应该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均工资也增长,两者间差距的缩小程度不明显。因此,还应在控制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方面下功夫,例如,抑制垄断行业或垄断企业等高工资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另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从根本上改进二次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同时应该通过减税等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投资,提升管理,为实现工资增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刘湘丽,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

(一)工资增长的可能性

中国的工资水平在过去十余年里大幅度增长,制造业的平均工资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成往事。中国工资的快速增长是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以及青年劳动力供给减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近年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业绩下滑,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压力。在这个形势下,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收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明显降低。今后,工资是否继续增长以及保持怎样的增长态势,这将取决于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以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

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7.6%,在中期进一步放缓,2015年为7.5%,2016年为7.4%。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201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实施了预调、微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条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政策效应。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工业企业普遍处于产能过剩、去库存、结构调整的阶段,受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经营生产仍面临较大困难。在这个形势下,中国面临着下调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的压力。

但另外,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40%”的政策目标来看,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未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因此,至少对于这些地区来讲,最低工资标准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当然,如果采取其他政策措施,如通过抑制垄断行业或企业的平均工资增长来降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从而缩小与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幅度的差距,也可以把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控制在一定区间。综合来看,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还会增长,但在已经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涨幅将会进一步收窄,而在尚未达到政策目标的地区,仍会有较大的涨幅。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劳动力供给增长缓慢,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困难在短期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而随着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市场工资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但对普通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那些对人力高度依赖的企业将进一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缓解普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

综合经济增长、企业经营业绩、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对工资的影响,可以认为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度增长,但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工资水平仍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二)应对工资增长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中国的工资水平在长期一定会持续增长。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技术升级、改进管理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就不能避免因工资上涨造成的利润减少。对工资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从企业来讲,必须改变偏重劳动投入的发展方式,建立注重技术与人力资源素质的发展方式。

第一,引进自动化设备以替代人力,减少劳动投入比重。现在有很多机器人、省力型设备、自动化设备可用来替代人手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医疗产品、食品等生产。使用机器人的中国企业近几年大幅度增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机器人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在引进机器人之前,企业应根据机器人的购买成本、机器人所替代的人力的成本、产品更新换代频率等计算成本回收时间,做好成本回收预测,还要培训员工掌握使用机器人所需要的技能。

第二,采取先进管理技术,开发设备与人力的最佳组合。运用机器人的用途也是有条件的,也有覆盖不了或不经济的领域。如更新换代较快的产品领域,需要频繁更新机器人,就不如使用人力更加经济。因此,引进机器人不是缓解劳动力紧缺、减低人工成本的唯一途径,企业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比例来组合机器人与人力,以达到最高的产出。“细胞生产方式”(因为具有细胞自成体系的特征而得名)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先进生产技术。佳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实施“细胞生产方式”,使用一个人或人数少的团队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工序,减少了约一半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年“细胞生产方式”又发展成“机械细胞方式”,引进机器人替代人手组装微小部件,进一步减少了劳动需求量。由于“细胞生产方式”非常适合于多品种少批量生产,因此在信息化产品、家电、汽车零部件、机床等企业得到迅速普及。

第三,优化员工的技能结构以满足技术升级的需要。技术、设备升级是长期趋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确实会替代一部分人力,减少一些劳动岗位,但也增加新的劳动岗位,如技术编程人员、设计与制造双肩挑人员等。而在短期,从企业外部招聘这些人员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依靠外部培养人才的观念,从根本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员工,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技能,在报酬上鼓励员工学习技能。

另外,从政府来看,应该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均工资也增长,两者间差距的缩小程度不明显。因此,还应在控制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方面下功夫,例如,抑制垄断行业或垄断企业等高工资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另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从根本上改进二次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同时应该通过减税等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投资,提升管理,为实现工资增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刘湘丽,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

调查 劳动力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