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玮
[摘 要]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中的一种常见的服务形式,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阅读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引领和开展各种创新改革活动,通过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加强阅读推广的力度。肇庆市端州图书馆近年来也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本文主要对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读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334-02
随着社会对阅读重视程度的增加,近年来图书馆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活动,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阅读推广的主体有很多,包括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其中图书馆是最常见的阅读推广主体,在帮助政府、社会以及个人进行阅读推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涉及的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开展的促进阅读、提升素养的公益性服务活动。
1、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服务理念持续创新,如公共图书馆追求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到 2012 年前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实现了免费服务。但是,免费服务并不能持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准。在不少地方,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后并没有形成想象中的书刊借阅热潮,有些基层图书馆门可罗雀的现象未能根本扭转。还有很多图书馆虽然到馆读者并不少,但却存在自习室座位远比阅览室座位抢手的情形。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我国国民阅读率下降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必然表现。由于传统的书刊外借服务和信息咨询类服务已经基本完善,图书馆人很自然地将服务改革与创新的重心转向阅读推广等新型服务。他们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经验,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吸引读者走近阅读。此外,公共图书馆推行基本服务全免费后,原有的一些图书馆“创收”部门,如培训、会展部门,也需要改变工作模式,由创收部门转型为服务部门。由于业务特长和资源的限制,这些部门的业务往往转型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如组织讲座展览、表演竞赛、图书漂流、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目标人群是缺少阅读意愿或阅读能力的人,或者称为特殊人群。特别值得一提的图书馆特殊服务是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特殊人群,但低幼儿童也是不能正常接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人群,是需要提供特殊服务的人群。2010年以后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冲破了“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图书馆”的二元服务格局,大力发展未成年人服务[1]。各种面向成年人的亲子故事会、绘本阅读、讲座、猜谜、竞赛、表演、手工、创作等阅读推广活动,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
2、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力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发展变化更快,特点也更加鲜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早期,节庆活动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如每年4月23日各地普遍举办的“世界读书日”活动,许多节假日、纪念日也是公共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首选日子,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学雷锋纪念日等。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加日常化的、持续不断的阅读推广活动。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出现日常化趋势,很好地满足图书馆读者服务、特别是未成年人和特殊人群服务的阅读需求。目前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承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不计其数,形式丰富,如讲座、展览、读书会、主题论坛、专题陈列等,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推广菜单上,活动品种与数量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日常化的趋势,使阅读推广真正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形式。
3、端州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
3.1 实施背景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曾经在她的著作中写道:“我的方法的实施技术符合儿童身心自然的发展规律。可分为三部分:运动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
肇庆市端州图书馆作为一所基层公共图书馆,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的教育职能,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职责。近年来,肇庆市端州图书馆为传播这一职能,鼓励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提高主动阅读的兴趣,改变了以往旧式枯燥的“我講,你听”的讲座模式,通过自身不断实践,积极开展多元化感官体验的读者活动,活动通过多重感官享受去激活他们的阅读兴趣,亦庄亦谐的活动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图书馆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走进图书馆,拿起书本,爱上阅读。以下通过5个案例来分享我们开展阅读推广的模式。
3.2 “砚海寻谜 齐齐参与”活动
为了让广大读者进一步提高对“高大上”端砚的认识,增强身为砚都人的自豪感,端州图书馆举办了“砚海寻谜”活动,读者们通过“看—听—摸—写—答”等感官体验,激发对端砚文化的阅读兴趣,从而走进我馆地方文献库,了解其作用和意义,为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而我馆设立的地方文献库和端砚文献专柜,搜集各种有关端砚的藏书资料700多种,平时使用的多是科研学者。俗话说“曲高和寡”,放低身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向普罗大众才是存在的价值。
3.3 春节民俗体验系列活动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贺新年、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为活跃和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弘扬我市特色传统民俗文化,2015年春节期间,我馆举办了春节民俗体验系列活动。
其中“走近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肇庆裹蒸制作体验”活动和“炸油角”活动,吸引了近200名读者来到现场体验制作的乐趣,我馆还特别邀请肇庆市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和广大读者一起共度节日的欢乐。这些民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看影片,听讲解,抢答题,动手做”等环节,让读者深入了解肇庆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感受肇庆本土特有的节日气氛,进一步认识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裹蒸制作与炸油角活动唤醒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了解,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播,让这些保留着旧时民间精彩生活画面的传统风俗一代代沿袭下去。这类活动让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
3.4 “让快乐无限想象”轻粘土手工制作活动
除了开展传统文化类型的读者活动以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也是被广大青少年朋友喜闻乐见的。让少年儿童读者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潑的活动中把创意和想象更多地融入到学习中从而更爱学习,端州图书馆举办了“让快乐无限想象”轻粘土手工制作活动。活动让读者朋友们陶冶了性情、激发了创造力,引起了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图书馆里的手工制作类图书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
3.5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闲话说中秋
为了让现代人重新找寻中秋节的文化符号,在月满人圆的一天,体味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节日蕴涵的传统文化魅力,端州图书馆举办了“闲话说中秋”活动。
活动中,趣味动画《猴子捞月》、《玉兔捣药》瞬间吸引眼球,让大家知道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历史和传说;祭月、观潮、烧番塔,这些风俗图文并茂的解说,让大人小孩们大开眼界,也激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风俗,感受着浓浓的中秋节日气氛,就此还评选出 “最动听风俗奖”和“积极参与奖”;最后,大家跟着馆员学会了简单易学,造型可爱的“玉兔”折纸,活动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结束。
3.6 学生假期社会实践
(1)活动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根本,充分利用假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言行思悟与日常生活紧密融合,过一个充实、愉快、健康的暑假。他们的义举多次受到各方媒体的颂扬报道。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自各大、中、小学,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对图书馆的了解,学会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阅读,指导他们有目的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可以让阅读推广产生复式效应。
(2)活动模式
电子阅读:学生利用志愿服务的空闲时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触摸屏多功能展示系统挑选喜爱的电子读物进行阅读。他们为图书馆服务的同时,图书馆也为他们提供了更方便快捷新颖的阅读形式。
学以致用:学习图书分类、上架、修补、加工等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学习《电脑常见故障处理》课程;进行图书修补的实践工作和自制网线接头的实践。
互助互利,复式推广:指导大学生开展“爱书出”图书捐赠公益活动以及举办英语角活动。收集到的图书经挑选整理后赠送到山区小学,满足山区小学生对阅读的渴求。
结语
有为才有位。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对读者有着“魔性”的吸引力,图书馆不再是“借和还”的单一存在,而是可以带给读者不同感官体验和享受的平台:它是一所学校,是一座艺术馆,是一座博物馆......改变的是模式,不变的是本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具有本地特色的读者活动,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不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还更好的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将来,图书馆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平台,不断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激发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5):87-98.
[2] 郑淑瑜.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J].办公室业务,2016,(11):168-169.
[3] 范丽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