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行业分析2016年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政策分析
付琛++苗健铭++职天宇++姚鸽++张慧娟++乔晗
[摘 要]从1998年至今,随着互联网的引进,我国电子竞技从无到有,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赛事夺冠已是常事,优秀电竞选手更是层出不穷。同时,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逐渐显露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具体表现为超过50%的电子竞技俱乐部位于上海地域,电竞赛事以及直播平台地理位置均也坐落于上海。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集聚的脉络进行梳理,探究了集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发现目前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经营人才缺乏、社会认知度较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规范、东西部发展差异明显等,并依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产业中心,带动周边及其他地域的电子竞技产业;逐步将电竞俱乐部及电竞选手管理规范化;加快西部开发及互联网建设;提高我国电子竞技游戏的自主研发水平;以及加强政府的扶持与监督。
[关键词]电子竞技;电子经济产业;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82-04
一、引言
1.国外电子竞技产业发展
国际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Newzoo在其公布的《全球电子竞技发展报告》中指出,201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产值为1.94亿美元,约合12.22亿元人民币;“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产值将达到4.65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同时观众人数将突破3.35亿人。[1]
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全球的赛事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各国主办方也对赛事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TI(Dota 2国际邀请赛)是由Dota 2 开发商Valve公司举办的官方大满贯赛事。TI6(第六届Dota 2国际邀请赛)奖池已高达3000万美元。(图1-1,图1-2)
2.国内电子竞技产业发展
从1998年至今,随着互联网的引进,我国电子竞技从无到有,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赛事夺冠已是常事,优秀电竞选手更是层出不穷。
2001年马天元(MTY)和韦奇迪(DEEP)战胜韩国双Z组合,获得WCG“星际争霸2V2”项目冠军,既是中国获得的第一个“星际争霸”项目冠军,也是中国的第一个电子竞技冠军。2005年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上,Sky获得魔兽争霸组冠军,正是此时中国电竞才真正走向世界。2012年3月,在IPL5(第五届IGN职业联赛)总决赛中,WE以3:1的大比分战胜了Fnatic战队,问鼎IPL5(DOTA2国际邀请赛)总冠军。2014年TI4中国军团正赛即包揽八强五个名额,决赛更是包揽冠亚军。2016年8月,来自中国的Wings战队,在美国西雅图钥匙球馆举办的2016DOTA2国际邀请赛中,以无可争议的表现力压DC战队,勇夺冠军。[2](图2-1)
2009年到2013年间,随着电子竞技项目的全面网络化,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看到商机从而进入到游戏领域,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电子竞技项目被开发和推广到市场上,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子竞技市场的增长。
而从2014年至今,是中国电子竞技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也是电子竞技真正向传统体育模式靠拢的时期。以2014年1月,国内第一家直播平台成立为标志性时间点,电子竞技正式走向了内容产业模式,这也是标准的传统体育模式——通过对比赛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来获取消费者观看,并从中形成商业收入。
据艾瑞《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规模为8000万人,而到2016年,其规模为1.7亿人,增幅112.5%,预计2017年该数字可能达到2.2亿人,占中国城镇青年人口的88%。[3]
3.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集群现象
随着中国电子竞技市场的增长,其相关产业也在迅速成型。电子竞技多以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为载体,民间投资为融资渠道,如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ACE)秘书长裴乐对记者表示,在2010年行业低谷时期,国内电竞俱乐部仅有30多家,而现在行业内大小俱乐部数量已超1000余家。以当前最为火热的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聯盟》(以下简称LOL)为例,2017年参与LSPL(lol secondary pro league 英雄联盟甲级联赛)的战队为12支,直接参与LPL(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 英雄联盟职业联赛)的战队也达12支。虽然我国尚未明确提出电子竞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念,但其发展势头已凸显出一定集群效应。[4]
经调查,在上述的24支LOL职业战队中,有13支职业战队所属的电子竞技俱乐部位于上海,成都与西安各有两支,其集群化现象较为明显。(图3-1)
由于电子竞技的时空可分性,全部大小赛事不需全部参赛选手一一在指定场地进行比赛。如“德玛西亚杯”、“城市英雄争霸赛”、“全国高校联赛”、“校级精英赛”等,他们的线下赛事的预选赛遍布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但半决赛、决赛等重要赛事也以上海、武汉、北京居多。在LPL开展的近七年中,LPL决赛赛事均在上海进行。据2月8日在上海召开的《英雄联盟》2017全球电竞赛事信息发布会,S7(2017全球总决赛)将全程来到中国,2017年9月23日至11月4日,2017全球总决赛将先后走过武汉、广州、上海、北京,并最终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S7总决赛。(图3-2)
2014年直播平台的出现促使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呈现出井喷状态,正是在直播平台这种新型互联网音视频实时共享的促进下,电子竞技才能真正走入社会公众的视野,社会大众对其的态度也才开始转变。在对所采样的10家知名直播平台的研究中发现,有7家位于长三角地区,其余三家分别坐落于北京、广州以及武汉地区。(图1-4)
4.本文论点
目前,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经营人才缺乏,尚未取得规模效益,且易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发展阻碍。但经过对该产业的研究,发现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本文将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集群过程、原因、影响及现存问题进行剖析,最终形成有效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有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集群理论
国外关于产业集聚概念和内涵的讨论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创新研究等众多学科,形成了许多内涵相似,但分析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尽相同的概念。第一个阐述产业集聚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学鼻祖马歇尔(1890)。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从定义外部经济概念入手界定了地方性工业集聚的内涵,后人称之为马歇尔集聚。这个概念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产业集聚的地理特征,也反映了“一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早期对产业集聚概念的界定,較为关注与产业相关的生产联系,而忽视了地理接近性。熊彼特(1934)在早年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创新集群和增长非周期性要素也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熊彼特的“创新集群”概念是在研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而对创新集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与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长波相联系。这与后来学者所关注的地理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概念存在着一定差异。[5]
当集聚演化到呈现出高度地理集中时,产业集聚概念便与地理特征结合到一起,于是地理接近性就成为界定集聚的基本特征之一。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这个概念突破了产业区理论所热衷的投入产出系统概念。但是,由于地理规模和内在社会经济机制的巨大差异,不同研究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表述这层含义,使得这个概念变得模棱两可。Swann等(1996)认为,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中的大量企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Baptista等(1998)则把集群定义为坐落于一较小区域、在地理上高度密集的关联企业。随着新兴工业国家产业集聚现象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在努力把产业集聚概念一般化以适应本国的产业集聚状况,主要表现在逐渐放松了一些早期新产业区论者所秉持的关键概念如“弹性专精”、“地方网络”、“当地根植”、“中小企业主导”等对产业集聚的限定。
三、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1.始于网吧的萌芽阶段
我国电竞产业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产业主属地不断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集聚的过程。从1998年互联网在国内兴起,电竞之火最初在内陆城市点燃,电竞重心一步一步从西往东渐移,最终定格在了上海,直至今日。
我国电竞的起步是从内地网吧开始的,那是个电竞野花盛开的年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那几年,相较于沿海风潮涌起,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内地生活节奏慢,人口稠密,学生很多,而当时个人电脑普及率很低,就造成了内地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北京等主要内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网吧遍地盛行,每个网吧为了招揽生意,都愿意免费提供场地和奖金,做电竞赛事,这造成了98年到2003年之前的电竞格局。而我国最早期出成绩的一批电竞选手,像马天元、孟阳、CS的Alex,还有最初的电竞幕后组织,如,星际时代的八达、CS时代的CCSK也都出自于这样的网吧环境。
其实,这一时期中,首都北京本有机会成为电竞的中心,可惜因为当时的非典盛行及蓝极速网吧着火等一系列时间限制了北京网吧的发展,没有场地,自然就无谈发展。
2.电竞平台化阶段
2003年是电竞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CS的火热状况以及war3(warcraft3,中文名魔兽争霸三,一款风靡全球的即时战略型游戏)的迅速兴起带动了电竞平台的快速发展普及,电竞基本进入了平台化时代,中国电竞北Esai,南浩方的格局开始形成。电脑毕竟是电竞的载体,大的电脑运营商往往都很愿意赞助电竞项目,而当时诸如戴尔、华硕、联想,三星等大的电脑运营商的总部基本都在北京,也就造成了那两年,北京慢慢超越其他的内陆城市,隐隐显出自己电竞业老大的地位,而北京老大的地位并没能保持太长的时间。
2004年4月,广电总局发文禁止了游戏节目在开路电视的播放,对于电竞产业无疑是迎头一击,对北京电竞业尤是。原因很简单,当时网络直播远没有当今这么发达,看电视还是人们主要的娱乐途径,也是主要的广告途径,电竞比赛没有电竞报道,收益率远不如其它广告渠道,电脑硬件厂商自然就放弃赞助和相关的广告投放。
3.赛事破土阶段
2005年可以说是上海开始一步一步成为我国电竞产业中心的元年。上海的Replays.net作为一个专业的war3服务分析网站以及玩家汇聚地,伴随着war3当时的如日中天,它成为CGA之后新的电竞门户网站。同年,replays.net的创始人和他的好友在上海成立了直至今日都负有盛名的WE电子竞技俱乐部。并在当年在上海举办了我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级的赛事『StarsWar国际明星邀请赛』,并邀请了当时全世界最顶级的WAR3选手来上海参加比赛,包括moon,grubby等等。
2006年是上海电竞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一年,2006年初,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办的StarsWar2非常成功,创造了中国电竞赛事现场观众的纪录,线上直播有25万IP观看,第一次证明了『线下大型赛事+线上直播+赞助商的模式』是一条新的路子。同年知名电竞媒体“游戏风云”也在上海诞生。而从2007年起电竞组织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不少电竞媒体如NEOTV、北京的GTV等也纷纷成立。同年,WCG的中国总决赛也是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那年的WCG的举办也开创了展会商业的新模式。
4.快速集聚阶段
2007年到2011年期间是一个电竞产业迅速向上海聚集的时段,新兴电竞俱乐部及电竞组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选择落户上海,除了上海当时对于举办电竞比赛的政策审批较为宽松之外,网络条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国大多数网民都是电信网使用者,国内各个项目的大赛也都是用电信网络进行的,而电信网络的主机站也在上海,网络ping值相较于其他地区要小很多,电子竞技又属于高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游戏形式瞬息万变,甚至0.5秒的延迟就能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网络环境的好坏就像马术运动员马匹的好坏,至关重要。2011年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简称ACE联盟在上海成立,总部设在了上海马戏城附近。
5.集聚中心稳固阶段
2013年无疑又是上海电竞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DOTA已经替代war3成为了最火热的电竞项目。而把DOTA作为一个主要比赛项目的由ACE联盟组织的线下比賽“WPC-ACE联赛”在上海举办。线下举办比赛非常耗费资金,但同时也影响力巨大,在举办初期,WPC的规划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宣传规模空前。原本DOTA俱乐部分布全国都有的,比赛也多以线上赛为主,但当时为了备战线下的WPC联赛,各大电竞俱乐部从2012年起便纷纷搬迁至上海附近,或是在上海建立分布,如IG,VG,Newbee等俱乐部。
同年,同为线下比赛的G联赛全程在上海举办,还有其他大型线下赛事也陆续在上海举办,那一年的上海成了中国电竞玩家们的狂欢地。而2014年之后至今的上海电竞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了,电竞产业发展的积聚性也表现的越发的明显。再加上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化都市,任何条件都是一流的。电竞的相关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也步步完善。
2013年之后英雄联盟(LOL)逐渐成为了电竞游戏界的一哥,它的相关线下联赛也逐步完善,比赛地也选择在了上海,就致使参与其联赛的俱乐部也都纷纷落址在了上海或周边。LOL的游戏开发及运营公司RiotGames中国公司搬到大宁也在2016年搬到了闸北上海马戏城附近,越来越多的新兴电竞媒体如imbaTV和大型电竞馆也纷纷在上海落户。
虽然现在随着电子竞技影响力的增大,以及这两年国家和各地政府政策重视和扶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承办大型比赛,但直到目前为止,上海作为我国电竞产业集聚中心的地位仍无可动摇。
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可以看作是产业集聚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 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对应。波特(1990)则从竞争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所致,集聚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在上海集聚,从而形成集群化雏形,这是由于上海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政策相对缓和,人文思想也较为国际化,上海是从国外引进并接纳电子竞技产业的第一批城市,有着先天的时间发展优势。上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便利,这利于各俱乐部与国内外进行各大赛事的沟通交流;上海高校密集,人才优势明显,更便于电子竞技产业为其发展招兵买马,尤其以各大职业战队为主导的俱乐部,能够更方便的为本俱乐部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上海的经济与政策都较为开放,便于电子竞技产业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度。(图4-1)
五、产业集群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影响
由于地理的集中,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可以形成一个经济活动中心,企业之间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合约成本等均有明显降低。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长期的合作,相互之间会建立信誉制度,增强企业间信息交流的便利,并增强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对生产和经营战略做出调整的灵活性,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企业的风险成本。网络系统内的专业化人才供应,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伸手可及、创新的环境和气氛、专业化分工的高效率、研究开发的集约性,培训设施的共用性等也使产业集群的优势得以显现。
可见,各大俱乐部、直播平台、赛事举办等电子竞技产业集聚在上海,更有利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有序发展:在上海集群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从广度来看,各类电子竞技产业集聚上海更便于产业内部的经济运作。以电子竞技俱乐部为中心,直播平台可为其提供充分的线上宣传,并以“队员打直播赚取收入”的形式减轻俱乐部运营成本;赛事的集中可以让各俱乐部旗下战队成员更加方便的参与到实战中去,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赛事信息,对提高比赛水准有着重大作用;而在长三角地区,诸多电子制造业和第三服务业扎根于此,不仅能够为俱乐部的运营提供赞助支持,还能够为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物质及服务支持。
从高度来看,在同一经济区域中,电子竞技产业下的各行业在上海形成集群现象更有利于内部的合作与竞争。各行各企可利用集群优势建立本行的行业标准,各俱乐部也可相互协商确定电竞职业俱乐部的行为准则,从而使我国刚初步发展的电竞产业变得更加规范、更加严谨。不同的企业之间在集群内会自觉形成竞争与监督,能够自发性的保护电竞市场,避免出现扰乱电竞市场行为。
六、现阶段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电子竞技在社会中的认知度有很大提高,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若干利于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电子竞技受众年龄构成单一。现阶段我国电子竞技受众年龄层主要集中在15-25年龄段,其中青少年居多。尽管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有度,但青少年仍处在成长阶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过度迷恋电子游戏。
社会认知度较低。近年来赛事的推广和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电子竞技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但仍未真正被认可,距离与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仍有一定的距离。
缺乏系统科学的电竞俱乐部及电竞选手管理规范。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为各大电子竞技俱乐部,随着我国电子竞技职业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纷纷建立,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导致整个电子竞技产业内职业选手管理混乱、俱乐部之间恶意挖墙脚等不利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规范化进程的不良现象。
电子竞技产业东西部发展差距明显。电子竞技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并以长三角为中心向外辐射,然而西部的电竞水平困于人文地理及经济政治等因素,发展较为滞缓。
2.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对策
(1)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产业中心,带动周边及其他地域的电子竞技产业,形成由点成线,由线到面的发展趋势。并由电竞产业向其他产业辐射,扩大电子竞技的影响力。
(2)逐步将电竞俱乐部管理规范化。各俱乐部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共同制定一份《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规章准则》草案,并交由管理部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准则,实施电竞从业审批,确定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保证行业环境的整洁。以ACE为主导,监督俱乐部之间的恶性竞争,并每年对各俱乐部进行审查。
(3)提高电子竞技职业化水平。2013年美国移民局宣布正式承认LOL职业选手是职业运动员。我国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电竞选手相关的档案机制、考核机制、选拔机制等,从制度上认可并支持电子竞技。
(4)发挥高校的基础作用。高校是我国电子竞技爱好者分布最为广泛的场所,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电子竞技在我国电子竞技中的基础作用,除应建立完善的高校电竞选手选拔系统外,还需增加电子竞技相关学科,以便培养我国电子竞技行业的管理人才、运营人才等。
(5)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扩大电子竞技传播渠道。仅仅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赛事转播是远远达不到传播需求的,必须依赖在我国覆盖面积最广的传统电视媒体,才能扩大群众基础,提高其社会认知度。此外,各媒体都应努力营造电子竞技积极向上的形象,将传统观念做出改变,从正面刻画电子竞技的形象。
(6)加快西部地区互联网及其他附属基础建设,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7)提高我国电子竞技游戏的国产化水平,打破外国垄断,将我国传统文化改革创新,融入到新型电竞游戏中去。
(8)加强政府的扶持与监督。利用好政府职能,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我国电子竞技发展的政策或制度,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并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我国电竞产业在初级阶段的发展,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
七、结语
如今电子竞技产业在我国不仅受到金融资本的青睐,更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它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显著。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产业的行业分析,以及伴随着其行业发展而出现的集聚现象及产生过程的分析研究,探究了集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伴随而来的问题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及电竞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的预测分析。电子竞技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内其行业产值的快速膨胀期也只是在近几年,而该行业不少方面的概念界定,数值估算依据至今在行业内未达成统一,这就致使文中个别分析之处可能会存在异议。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能够丰富我国电子竞技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期待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愈加规范化,在其产业集群化的下一个阶段,电竞产业能更蓬勃的发展,继续扩大电子竞技的影响力和产业的规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电竞的激情与魅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分享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Newzoo. Free Report Preview: The Global Growth of Esports Towards 2017. Newzoo. [Online]
[2] 月飞. 影响中国电竞的十大世界冠军. 多玩游戏. [Online] [Cited: 03 15, 2017.] http://duowanapp.duowan.com/1505/296241989864.html.
[3] iResearch.2016.中國电子竞技及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2016.
[4] 孟庆建.2015.电竞行业“复活”:俱乐部从30家增至千家.每日经济新闻.07,2015.
[5] 向世聪.2006.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湖南社会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