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EaBIM 中国最大的...
诸葛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的建设也不断的增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安全事件不计其数,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也难以估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坚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技术科技为指导,争取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和损失将到最小。因此在安全生产标准准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以BIM为技术手段,采取信息来构建建筑工程的时间和空间模型,对施工现场时的安全管理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下面主要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做一些研究,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7;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8-0199-01
前言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之庞大,更有大量的建筑人员,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群体。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至2012年近十年来,建筑业从业人数从2004的2500.3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4267.2万人,建筑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29021.45亿元逐步增加到2012年的137217.8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的比重不断升高,从2004年的5.43%逐步增加到2012年6.84%。可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建筑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建设工程的劳动密集和投资大等特点,却导致了在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并且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耗损的财产较为之多呀。这是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内容,地点,作业时间等都不相同,极易导致难以协调的情况,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由于建设有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稍微有点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工期拖延,更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 BIM作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准确完整的报告实时的建设状况,所以有必要有一个更加高效,高科技的安全集成管理办法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现代化的管理,这就是以BIM作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基于BIM的建筑信息模型,我们就可以建造可视化的技术,为建设信息化提供基础,让管理决策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标準化。在带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BIM技术可以现在电脑中的虚拟模拟,其过程本身不消耗施工资源,却可以根据可视化效果看到并了解施工过程和结果,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返工给带来的安全风险,增强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过程的控制能力。
2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顾名思义,深化设计指的就是对原施工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使设计方面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开展深化设计工作的时候,由于其设计专业较多,工序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充分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由此可见,深化设计内容较多复杂、繁琐。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而言,各种设备管线交错分布,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麻烦。基于这些问题,在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BIM技术。通过利用BIM技术的三维管线综合将各个专业统一放在一个模型当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中的尺寸大小建立模型,该方法能够很大的解决传统二维审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能够准确找出模型中的碰撞点,设计人员能够实时进行调整,大大提升深化设计效率。
2.2 模拟施工
通过BIM技术对工程项目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进行模拟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还可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提高施工效率。
2.3 施工现场配合
BIM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各方交流的沟通平台,让工程各方人员方便地协调施工方案,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缩短施工时间,减少设计变更,降低无效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性,实现各方的共赢。
2.4 基于BIM技术项目参数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好坏决定建筑的寿命,所以对施工阶段的严格把关是实现建筑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项目图纸繁冗,不同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加上识图人员的理解水平有限,现场技术人员难以针对关键节点进行技术交底,这些都是造成施工质量不佳的原因。同时,传统的质量控制主要依靠质检员在构件完成后的抽检,抽检的结果不理想将会导致大量构件返工。若能提前做好质量控制,严格把控,可以降低返工频率和节约成本时间,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工期。另外,在质量管控时,若质检人员对检测的梁、板、柱、砌体等构件的检测时间和检测要求不了解,将致使检测的结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反应不及时,就使建筑在早期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
3 我国BIM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最近几年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BIM以数字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需要的信息既可指导相应工作又能将相应工作的信息反馈到模型中。4D-BIM可以在早期设计阶段就发现后期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处理,用于施工阶段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以及碳排放测算。BIM技术应用就是从3D到nD的过程,nD的关键在于构建相应的管理模型以及应用方式。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BIM技术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5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进程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因此,不会BIM技术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用BIM技术将被市场所淘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合理运用BIM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对建筑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BIM技术对于每个建筑企业而言都极为关键。对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BIM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最终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欢欢,段宗志,彭志文.BIM技术在精细化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2-37.
[2] 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4):89-93.
[3] 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 甘露.BIM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