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11月06日 11:39

金春鹏 李晓清��

摘要: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是贯彻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战略支撑。基于对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提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2016年10月,江苏省省委书记李强在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正在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几个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11月,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李强书记进一步指出: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扬子江城市群面积约占江苏全省的50%,人口约占全省的60%,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80%,并集聚了大量的经济、科教、人文等重要要素资源,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心和主阵地。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不仅是顺应了党中央、国务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也是利在当前又惠及长远的重要选择。

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区域之间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作为区域之间各种经济联系的主要载体,对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内涵来看,产业协同是指开放条件下各产业子系统自发相互约束耦合,表现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结合的过程(徐力行、毕淑青,2007)。从微观来看,产业协同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营销、采购、管理、技术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高度的一致性或和谐性(胡大立,2006)。因此,大力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是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在对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基础上,提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一、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见表一)

扬子江城市群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交汇地带,包括江苏省沿江地区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等八市,城市群总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占江蘇总面积的482%;2016年城市群总人口约4975万人,占江苏总人口的622%,占全国的36%;2016年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为60115亿元,占江苏GDP的79%,占全国的81%;2016年城市群人均GDP约120827元,是江苏人均GDP的127倍,是全国的245倍。从扬子江城市群经济体量和发展质量来看,无疑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板块之一,载体作用尤为明显。

从八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在经济总量上可以分为四个梯队:苏州市和南京市处于第一梯队,进入“万亿元俱乐部”,苏州市以1547509亿元居全省第一;无锡市处于第二梯队,即将迈入“万亿元俱乐部”,以921002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南通市和常州市处于第三梯队,与“万亿元俱乐部”仍有一定差距,但早已突破5000亿元;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处于第四梯队,经济总量尚未突破5000亿元。在经济效益上可以分为三个梯队:苏州市和无锡市处于第一梯队,人均GDP突破14万元,苏州市以1456万元居全省第一;南京市、常州市、镇江市处于第二梯队,人均GDP突破12万元,南京市以127万元居全省第三位;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处于第三梯队,人均GDP未达到10万元。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苏州市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经济效益均居八市之首,而泰州市和扬州市与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产业发展来看,八个城市间也存在以下方面的差异性。

(一)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

从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来看,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关系为29:459:512,是“三二一”型。但八个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梯队: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处于第一梯队,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南京市处于第一层次,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处于第二层次,南通市处于第三层次。从两个梯队之间的比较来看,第一梯队五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类型均为“三二一”型,第二梯队三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类型均为“二三一”型,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相比产业结构发展滞后了一个阶段。从第一梯队三个层次之间的比较来看,虽然都已经进入“三二一”型发展阶段,但第三产业占比却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南京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高达584%;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第三产业也超过了“半壁”,占比达到50%以上;南通市第三产业占比最低,并且与其第二产业占比的差异较小,在三次产业中尚不具有绝对优势。

通过产业结构对比可见,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在产业发展阶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南京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最为显著,表明南京市在工业化进程方面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并且正在向服务经济的高级阶段迈进。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三次产业占比均处于相近水平,并且第三产业占比均略超过50%,表明这三个城市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从工业化进程看,是从工业化中后期转向后工业化阶段;从主导产业看,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导逐渐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虽然南通市产业结构类型较其他三市优先一个发展阶段,但总体上这四市在三次产业占比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并且南通市第三产业领先第二产业的幅度也很有限,因此,从产业结构来看这四市的共性特征比较明显,即第三产业占比与第二产业的差异有限(略高或略低于),整个经济对第二产业存在强依赖性,第三产业处于产业幼稚期,其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尚处于探索期。从工业化进程看,这四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经济占主导。endprint

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特征,难么南京市就是“服务化”,即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经济为主导;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是“工业化”,即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经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作为支柱经济;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是“转型升级”,即进一步明晰服务业发展定位、方向和路径,迅速实现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转型。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阶段具有明显差异,不同城市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和任务不尽相同,因此在产业协同发展中要充分考虑阶段性差异可能引起的载体功能和产业能级的差异,设计适宜的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和建议。

(二)产业发展重点的差异

梳理扬子江城市群八个城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服务业、工业、农业等专项规划资料,对比分析八个城市确定的三次产业发展重点可以发现,八市在主导产业、重点行业以及产业细分和产业成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八市主导产业的对比来看,只有南京市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绝对优势,服务业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他七市的核心产业优势仍停留在制造业,主导产业部门仍以制造业产业为主。同时,在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七市中,也存在发展规模和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其中,南京市已经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整个经济系统的主导产业部门。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中,一些产业部门的规模达到主导产业标准,例如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达到10%以上,从量上看已经成为主导产业;二是这些服务业产业普遍是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高端、高层次服务业,其中有些产业本身就是服务业的新兴业态,而金融等产业也因为集聚了重要要素资源形成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比较优势,从质上具备主导产业的特征和要求;三是这些产业不仅自身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也能够影响和推动整个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型,例如,南京市提出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这表明服务业不仅形成了自身强大优势,也在改变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式,影响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与南京市相比,其他七市的工业经济优势整体上强于服务业,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产业部门为主,但发展规模和水平差异显著。其中,苏州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最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2053%,占扬子江城市群八市总计的2726%;相比之下,镇江市、扬州市的工业规模相对较小。

从第三产业内部的对比来看,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要素资源的“极化”作用显著,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先天优势。一是产业本身倾向于向南京市集聚,例如大型服务业产业项目等更倾向于落户南京市;二是产业要素资源丰富,人才、资金等优势更加显著。这就决定了南京市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自然要相对较高。以金融业为例,南京市集聚了各大金融机构的省级总部,这是由于南京市金融业不仅要服务于南京全市,也要服务于江苏全省甚至整个华东地区,这在客观上决定了金融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层次必须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其产业发展优势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除南京市以为,其他七市在服务业发展领域和成熟度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苏州市、无锡市等由于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较高,需求拉动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产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泰州市以医药产业闻名,因此其大健康产业发展优势显著;苏州市、扬州市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因此其文化旅游、特色餐饮等服务优势显著。同时,即便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从第二产业内部的对比来看,苏州市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明确将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相比之下,扬州市、泰州市等传统产业占比相对较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除了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差异,产业发展重点也存在差异。例如,南通市依托临海优势,将船舶重工、海洋工程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扬州市依托传统轻工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旅游日化、工艺美术等传统特色产业。从第一产业内部的对比来看,总体上扬子江城市群八市农业占比均不高,并且都以都市农业或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其中,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占比相近,并稍高于其他五市。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苏锡常等地传统农业占比低,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发展较快;扬州市、泰州市等农业发展要承担一定的传统功能。

二、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条件

(一)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显著。扬子江城市群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跨江临海,自然禀赋优良,人居环境优越。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其中,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江苏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京沪、沪宁、苏嘉杭、宁杭、沿江等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拥有南京禄口、常州奔牛、苏南硕放等国际机场及民用机场;京沪铁路干线经过境内;拥有洋口港、吕四港等海洋港口和南京港、镇江港、常州港、如皋港、江陰港、苏州港、南通港、泰州港、扬州港等内河港口,南京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是国家重要的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苏州港吞吐量居中国内河港口之首。

二是经济基础雄厚。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实力雄厚,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等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扬子江城市群要素集聚程度高,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人才流等高速集聚。产业体系健全,集群优势明显,新兴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创新能力在全国领先,城镇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水平高,改革开放先发优势明显,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水平较高。例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南京市,拥有50多所大学、70多万科技人才、700多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80多位院士和260余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教资源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接近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位居全国前列。各方面都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endprint

三是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扬子江城市群包括传统的苏南、苏中两大板块,在两大板块内部,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影响,人们对苏南或苏中这种区域概念已经形成广泛的认同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随着沿江地区高速铁路快速建设、过江通道迅速加密、城际快速通勤网络形成以及互联网深入发展,区域性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长江天堑阻隔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弱,苏南、苏中两大板块加速融合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区等区域联盟加快发展,跨江跨区域合作得到不断深入和强化,协同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当前,扬子江城市群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下,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为新一轮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是多重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级江北新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推进,江苏省确立“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区域发展方略,推进宁镇扬、(沪)苏通、锡常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为扬子江城市群深入推进协同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是上海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提速,上海对江苏、浙江等周边区域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同步显现,对区域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为扬子江城市群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发展要素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经济发展新旧动力加快转换。国家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行动纲领,积极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体系,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深层次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力,为扬子江城市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新引擎、新动力。

四是重大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国家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江苏等地区确定为新型城镇化试点,逐步建立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深化行政审批、商事登记、财税制度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在部分区域推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打造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加快推进沪苏通融合发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为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制、新活力。

(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不利条件

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具备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利条件,成为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极大制约。

第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扬子江城市群总体上包括苏南、苏中两大板块,苏南、苏中两大板块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苏中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总体上弱于苏南,虽然目前跨江融合趋势基本形成并不断强化,但两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并依然较大。扬子江城市群也可以划分为苏锡常、宁镇扬以及苏中(不包括扬州市)三个板块,其中,苏锡常以苏州市为中心,整体经济实力最强;宁镇扬以南京市为中心,整体经济实力次之;苏中以南通市为中心,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三个板块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显而易见。除了这种经济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同一板块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也非常明显。例如,在整个苏南板块中,苏州市经济实力最强,无锡市、南京市也较强,但常州市和镇江市经济体量较小,人均状况与前者也存在一定差距;宁镇扬板块中,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经济实力依次下降,差距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体现在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诸多方面,将对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区域“粘合度”不强。这里的“粘合度”是指经济板块或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密程度。从扬子江城市群内部来看,不仅是经济板块之间协同发展的“粘合度”不强,板块内部城市之间协同发展的“粘合度”也都较弱。这既有行政区划的影响,也有地理、人文、历史、观念、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苏南、苏中板块之间,长久以来由于长江天堑自然形成了经济发展上的割裂,但随着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长江的自然阻隔作用越来越小,然而两岸协同发展水平依然不高,经济差距并未见明显减小,可见,交通阻碍虽然减小,但因交通阻隔而长期形成的观念、文化等阻隔依然存在,依然影响区域“粘合度”。再如,在经济板块建设中,板块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意愿和积极性并不同步,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展条件好的城市甚至会对发展较自身差的城市产生“包袱”思想,这将影响一体化发展进程,降低区域“粘合度”。

第三,区域中心领头城市尚未形成。扬子江城市群统一板块尚未形成,因此区域中心领头城市也不会自发的形成。在八个城市中,一些关键城市只是在各自所属板块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力仍然有限。目前,苏锡常板块中苏州市处于中心地位,宁镇扬板块中南京市处于中心地位,苏中则以南通市为中心,苏州市、南京市、南通市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三个城市中,南京市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文化中心,但并不是全國或全球在某一领域的中心,同时经济总量和质量与苏州市存在很大差距,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尚不足以作为经济中心。而且,南京市存在江宁和江北两大亟待建设区域,目前对产业及各类经济要素资源的需求紧迫,集聚效应可能远大于溢出效应。苏州市经济实力最强,但转型发展方向尚未明晰,引领经济发展能力有限。苏州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以及金融、科教、创新等要素集聚优势不如南京。苏州市对上海市的自身定位,也决定了难以承担区域中心领头城市的重任。例如,苏州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接轨上海,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延伸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配套基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技术转移基地。南通市则不具备成为区域中心领头城市的综合实力。打造区域中心领头城市,也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endprint

第四,经济发展动力减退。新常态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增长点支撑能力不足、经济风险隐患凸显、资源环境空间约束趋紧以及体制机制障碍等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和突出问题。例如,南京市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威胁,来自国内外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其他七市面临着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服务功能不够强以及缺乏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系列问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增大。自2010年以来,八市GDP增速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增长日渐乏力。其中,无锡市的下行趋势和幅度最为明显,2014年起无锡市经济总量被南京市超过,从全省第二位退居第三位;2014年无锡市GDP增速仅为167%,较上年增长量仅为135亿元。外部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内部矛盾和问题集中突显,严重制约了扬子江城市群整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五,区域整体产业链尚未形成。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分工明确、配套完整、覆盖全域的强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构建,驱动各类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当前,扬子江城市群尚未形成全域性的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产业一体化水平较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没有建立起来。究其原因,是区域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不健全。行政区划客观上把区域经济划分为若干块状经济,由于“强势政府”的存在以及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要素资源不能在大区域内实现高效流通和有效配置,阻碍了产业要素围绕产业链进行有效衔接,因此难以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可见,行政区划、“强势政府”及政府间的资源争夺,破坏了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自发形成机制,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六,区域合作理念和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区域协同发展,首先要在区域内形成具有一致性特征并得到普遍认可的合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并提出合作模式、合作框架、合作保障等具体实施方案和路径。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之间在历史上没有自发形成合作意识,当前也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合作理念,区域合力不足。从产业协同角度来看,产业协同机制亟待建立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亟待明确,产业协同的方案和路径设计亟待加速构建,以此形成协同发展的合作基础。

三、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根据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为了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区域协同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由于行政区划以及政府间竞争等因素影响,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难以自发形成,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以推动。考虑到扬子江城市群八市的政府领导组成情况,结合区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功能定位情况,建议建立省委省政府对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统一领导机制,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八市主要领导各自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八市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落實推进任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能够把握全局和方向,明确发展重点,更好的实现建设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协调各方利益,打破条块分割局面,形成发展合力,即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格局,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八市主要领导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对接,部署落实各自工作任务。八市政府职能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按部就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领导机制的建立完善,是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有效发挥领导机制作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八市之间建立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八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建立工作推进、协商、会晤等相关机制,保障协同发展能够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将建立领导机制放在重要位置,是基于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现状的综合考虑,主要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好的配合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构建覆盖全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产业发展中,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作用尤为重要,能够将各种产业要素按照社会化分工要求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产业链在产业空间上集聚演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向纵深扩展交融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体系。产业链是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扬子江城市群八市在产业发展中,都以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注重产业链的培育建设,采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形成各种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在现实中客观上成为产业发展的“边界”,产业要素集聚和配置受到“产业边界”的极大制约,因此覆盖扬子江城市群全域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受此影响,八市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普遍具有空间封闭性,开放式产业集群和开放式产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从产业协同发展要求来看,有必要将扬子江城市群的八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产业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打造若干条覆盖全域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若干开放式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八市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以南京市为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的服务区域、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发挥以苏州市为首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将扬子江城市群整体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整合农业资源,在做好全域性“菜篮子”、“米袋子”保障基础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是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优化提升钢铁、机械、冶金、轻工、纺织、船舶、电子、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智慧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能力,建立若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统筹发展旅游、文化等服务业资源,建立跨地区联动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供给能力。通过优势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若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服务业集群,形成区域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例如,依托苏锡常三市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好、速度快的优势,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的智能制造特色产业板块;依托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建立扬子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和集聚中心;依托南通市临海优势,建立扬子江城市群的特色海洋产业基地;依托泰州市大医药产业优势,打造新医药产业基地和大健康服务中心。总之,充分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在全域范围内延伸、拓展、放大,加以整合、优化,进而形成整个扬子江城市群的产业新优势。endprint

第三,明确产业发展龙头。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作用,因此要根据八市的比较优势,从不同领域明确产业发展的龙头。前文分析可见,扬子江城市群中心领头城市尚不明确,各个城市都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但不足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明确产业龙头的思路是:首先,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通过前文对比可见,南京市、苏州市相对更具有竞争力。但从中心领头城市的要求看,南京市可能更胜一筹。因为南京市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均要超过苏州市。南京市作为中心城市,还存在几个短板,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二是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三是国际化功能不够全。因此,要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形成规模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发展智能化高端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驱动,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集聚国际化的产业功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培育区域产业副中心,以苏州市为例,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强,制造业基础最雄厚,通过副中心建设,一方面提升苏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向外推广,为区域其他板块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再次,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建立若干产业基地(服务业集聚区)。总之,明确产业发展龙头,即形成“中心—副中心—产业基地”三级格局。在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龙头带动,南京市是全域的龙头,也是宁镇扬板块的龙头;苏州市是全域的副中心,也是苏锡常板块的龙头;南通市是苏中板块的龙头。同时,不同城市也是相应产业的龙头。区域协同后仍有板块划分,但与之前的区别是,板块之间的割裂局面不复存在,完全是根据产业集聚和集群發展的需要进行的划分。明确龙头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此促进区域内产业实现梯度转移。通过产业转移、集聚、链接和融合,能够实现产业资源有效流动,进而促进产业协同。当然,产业转移过程中,要警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即要根据生态发展要求按照绿色化、低碳化路径转移。

第四,明确产业协同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编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编制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关键举措、重大保障等,确定产业协同的总思路、总框架;编制八市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八市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主要职责、发展重点等内容。建立规划落实责任制和规划执行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落地,发挥成效。同时,做好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包括协调产业结构升级、协调产业项目安排等。

参考文献:

[1]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2]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3]徐力行,毕淑青关于产业创新协同战略框架的构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51—55

[4]胡大立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J]管理学报,2006(11):709—713

[5]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

[6]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5

[7]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47

[8]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0]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

(金春鹏,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李晓清,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endprint

产业 城市群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