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来源:现代交际     2018年01月23日 13:14

杨江科杰++熊志华

摘要:通过对新闻采访技能需求和教学实际的调查,探索“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的方向,设计出适合职业院校使用,值得所有新闻专业课程借鉴的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新闻采访 教学改革 情境式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43-02

新闻采访活动需要采访者在实践过程中保有充沛的精力,高度的新闻敏感,怀揣新闻热诚和使命感,既需要过硬的技能,又需要高度的工作热情。但由于媒体类型、报道目的的不同,采访的侧重点,报道的导向都不尽相同。以往由于对自己身份不明的迷茫,学生在采访过程中难以准确抓住采访目的,导致采访工作从始至终都没有把握住报道的核心。因此,新闻采访不能单纯地就知识点讲知识点,需要在课程开始前,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身份:你到底是校园媒体记者还是某类社会媒体记者;是公众媒体记者还是自媒体记者。

一、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特点

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正好契合了新闻采访课程的这一需求。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或安排带有情感元素、以具体可操作的工作对象为主体的仿真或真实场景,借此为学生带来职业情感体验,进一步推动学生把握知识点,达到使学生的职业情商和职业技能同步提升的教学方法。

营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职业情商。在情境下推进学习任务就是在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始终以某个有代表性的具体任务为工作对象,在职业使命感的驱使下,在解决问题的意愿驱动下,从对技术技能的模仿学习,到对实际工作技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科学合体地设计教学情境,具体有效地安排工作任务,是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只有为学生打造合理合情的工作情境,为学生安排真实有操作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到自我肯定和他人认同,为进一步学习、实践提供持续性动力,最终达到职业情商、职业智商、职业技能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效果。

二、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背景

为了了解院校主要是职业院校新闻采访课程开展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的情况,借鉴兄弟院校改革经验;了解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媒体、企业对新闻采访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建议;了解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设计了“《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情况调查表”“《新闻采访》课堂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和“新闻采访技能業界需求调查问卷”三份调查问卷,分别对全国50所院校、50家媒体企事业单位和本专业在校学生及近三届毕业生展开了调查。

调查表明,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大多数任课老师听说过、了解过甚至学习过情境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但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比例较小,贯彻也不够彻底,因此驱动型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新闻采访》课程采用或部分采用情境任务驱动型模式的院校均认可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效果明显,能有效建立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学生职业情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从采用或部分采用了情境任务驱动型的《新闻采访》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看出,采用了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部分均集中在采访准备和实施两个环节,对于其他知识点的工作任务设计不足。如何科学合理设置工作任务成为该课程进行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调查还表明,学生充分认可《新闻采访》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技能的实际应用有迫切的期待。而行业方面,不仅仅是媒体需要采写编人才,企事业单位同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加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同时,对于采访核心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视始终没变。

三、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原则

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是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到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成效。学习情境的设定和学习任务的安排既要考虑到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使学生们利用课堂所学,在老师带领下,积极发挥主动性,顺利完成工作,享受到战胜自己、完成工作后的成就感,又要符合真实工作任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目的性与真实性原则

新闻采访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采访技能,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中的采访任务。

设置情境与安排任务是实施情境任务教学法的关键,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借鉴其他课程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新闻采访课程的特性,使改革后的教学过程与真实的采访活动融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行情境的设置和学习任务的安排,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并细化新闻采访学习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教师既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任务,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对精心制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安排。

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和效果检验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由此,实践的深度和真实程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检验的真实程度。只有那些真实的、能够体现社会新闻特性的情境和工作任务,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

2.针对性与代表性原则

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强,但表达的准确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些特点,建议设置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学生容易“走出去”,先“走出去”再“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在任务的设计上,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任务。新闻采访的教学效果最终要由行业来检验,设计的工作任务要能够反映出实际采访工作中常见的技能难点,解决高频问题,让学生感觉学会就能用上,才能为学生持续、深入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硬性与弹性原则

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兼顾学生水平的高低,考虑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应当既设计必做任务,这属于硬性任务,保证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掌握核心技能;同时也设计选做任务,这属于弹性任务,让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能够通过这部分任务,实现技能拓展。

四、新闻采访课程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

本着情境任务驱动原则,以新闻采访工作为导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托多年的教学积累,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组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情境和可操作性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让学习情境有所依托,更加真实有操作性,研究组详细交代了情境背景,即“大情境”:

L学校位于N市,该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师生课外需要负责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校园、校园微博的新闻采制工作。主要负责老师有两位。 马老师,是一位男性,今年48岁,L学院新闻专业老师,兼任N市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制片人。王老师,是一位女老师,今年35岁,除了担任L学院新闻专业老师,还具体负责L学院校园媒体指导工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都分别在各校园媒体任职,负责日常校園新闻报道工作。同学们在假期都必须到社会媒体实践,参与报道社会新闻事件。

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改革后的新〖CM(25*2〗闻采访课程确定了“把握记者的工作内容与性质”“日常〖CM)〗〖LL〗新闻采访”“突发新闻采访”“典型人物采访”四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下又设置了若干子情境,对应具体灵活的工作任务。这些学习情境是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区域媒体企业特点、学院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典型子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最终转化而来。

虽然“互联网 +”大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更高、资源更丰富,但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研究方面的能力较弱,不能简单地从老师教学直接过渡到学生自学,需循序渐进,逐步放手。因此在课程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工作中,研究组设计了由全班任务到小组任务到个人任务的梯度,区分了必做和选做任务,保证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目标稳步实现、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黄丽仙.创设人生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职业,2014.

[2]韩庆英,张喜瑞,李昊.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思维新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2).

[3]李茂松.“任务驱动,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社会工作实务”为例[J].中国市场,2012(11).

[4]王雅南,刘鸿.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信息检索学习情境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1.

[5]缪向辉.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情境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责任编辑:孙瑶

调查 情境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