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网设备综合智能预警技术的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2月27日 02:59

戴永东++毛锋++吴甜++王飞++梁平

[摘 要]本文主要从调控一体化需求层面加以考虑,经过综合权衡后提出了电网设备综合智能预警技术。智能预警技术主要是以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基于设备单元的告警信息为准则,借助时间序列数据库实现全息运行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应用主题展示等功能。通过实践应用,得出该技术可靠性高,技术成熟,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输配电网;设备综合;智能预警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58-01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在电力行业中输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管理中也采取了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新型技术。本文主要从调控一体化需求层面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电网设备综合智能预警技术框架。智能预警技术主要是以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基于设备单元的告警信息为准,采取时间序列数据库实现全息运行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多维度的预警功能。对该技术进行现场实际应用后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数据的利用率较之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供同类工程加以借鉴。

1 构建智能预警系统的重要意义

为保障电力系统设施的安全运营,有效预防措施是定期进行输配电生产的危险源检测和处理,同时输配电生产相关部门会定期开展危险源检查活动,如春查、秋查、年中/终检查等,以及其他针对性专项检查。由于各级隐患检查要求各不相同,基层部门往往难以每项都顾及,导致排查出的隐患杂乱无章,无法进行分类归纳;同时预防方案和危险源发展的后续动态无法及时跟进,对于危险源管理没有合理的管理系统,造成危险源检查、处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基于输配电生产管理现状,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对现有危险源管理制度方案实施优化,搭建了“输配电生产危险源分级预警管控平台”系统。

2 智能预警系统的功能

输配电生产危险源分级预警管理系统结合气象学灾害预警体系,通过对危险源可能引发的危险程度、发展态势进行合理等级划分,借助不同颜色对危险预警等级实施标注,并组织完成相应等级的防控预案,实现了危险源的全方位管控,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危险事故的不良影响。对于登记的危险源,该系统会自动结合危险源所在线路电压等级、是否属于保护电路及危险源分类级别判断该危险源所属初始级别类型,输配电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运营现状信息合理调整危险源等级。危险源预控系统终端有效实现了危险源登记、排查,污区信息、输配电比距和盐密度测量等功能,方便危险源实时上报和监测。该系统完成了重要危险源信息动态记录,帮助巡查人员及时了解危险源态势,动态关注重点设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营。该系统分为危险源管理、污区管理、分级预控管理、危险源专题图四部分,详见图1。

其中危险源管理功能是方便巡视人员记录、巡查和消缺户外巡视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如线下施工、种树、放风筝等对电网运营造成危险的因素,系统结合记录的危险源数据,合理分析完成预警,降低危险发生概率;污区管理功能是记录、巡查和管理污区资料信息、爬电比距和盐密度测量等;分级预控管理功能是查看和阅读分级预控管理制度和防控预案,对危险源建档,实现“一患一档”的周期闭环管理控制,系统将危险源等级分为四级,其决定因素是引发的危害严重程度,一级为最严重,管理人员完成危险源定级后,系统会结合已有数据对危险源进行相应的危害等级预警,并提供相应的预控等级分级管理方案和防控预案;危险源专题图功能是在电子地图上可视化展现危险源、污区、雷暴、鸟害、放风筝等危险分布概况,采用不同颜色对不同等级危险源进行标注,使得危险源分布直观、简洁明了。

3 智能预警系统架构

传统的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模式主要采用巡查人员通过户外危险源排查,对于巡查出现的危险源进行现场纸质登记,回到部门后整理电子文档并上传。对于无法现场排除的重大危险源,常告知所属地区相关负责人开展后续危险源追踪和排查。这种工作流程人为因素非常大,对于危险源问题的分类和整理均取决于巡查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此外供电公司通常会雇佣外协成员完成线路维修作业,这要求公司内部工作职责必须非常明晰,不然将会造成巨大的管理成本和安全生产的危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应用可以轻松完成户外工作的高效管控化作业。输配电生产危险源分级预警管控系统整体布局分为移动巡查作业终端系统、主站管理系统两部分,该系统详细架构见图2。

其中,移动巡查作业终端系统采用了全球GIS/GPS定位技术,危险源巡查人员可以利用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对于现场发现的危险源开展现场拍照,以及危险源基本信息、巡查内容、消缺内容登记等,通过终端集成的定位技术得到危险源和巡查人员的GPS坐标,借助3G/4G网络把这些信息数据传送至主站服务器。

4 智能预警系统的应用

户外巡查人员借助移动巡查作业终端系统完成危险源现场电子化记录,预防遗漏隐患,便于危险源及时分类和统计;管理人员充分结合巡查人员现场传输的危险源记录信息和照片资料,直观准确判断危险预控等级,杜绝了传统因巡查人员人为因素来判断危险源级别及危害程度带来的误差。对于预控等级已判定的危险源,该系统会结合已有定义对管控措施实施管理,其中,对于一级危险源,该系统会即刻形成严重告警,借助邮件和电话形式告知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并形成危险源坚守任务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即刻调配人员进行轮流值守作业,值守人员要实时记录巡视状况,并拍照取证和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把控危险源发展态势,直到危险源最终排除;对于二级、三级或四级危险源,该系统会即刻形成相应的主要、次要、警告等告警,借助邮件和电话形式告知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并形成危险源周期巡查任务计划,管理人员合理调配人员进行巡视,巡视人员需定期记录巡视状况,并拍照取证和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把控危险源发展态势,直到危险源最终排除。集中管控系统平台采用无线网络控制技术和GPS全球定位技术,完成了危险源分级管控流程中危险源信息的电子化登记作业,实时把控巡视人员的巡查情况,对巡视人员作业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有效的达到了动态监管危险源发展态势的目标,确保输配电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提升输配电的运营安全。

5 结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网设备综合智能预警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可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对设备运行中故障部位进行还原,帮助调度人员及时找出故障部位,以及时对故障部位进行检修,为输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乃湖,倪以信,孙舒捷,等.智能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10,(03).

危险源 文章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