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地方文献工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03月06日 11:58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长沙召开

张代政

[摘 要]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且文化服务的展开,要使图书馆工作能够适应这一发展背景,就要着力于地方文献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有机途径进行深入探索。目前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依然存在着不足。以重庆地区为例,重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仅仅重庆地区的研究文献资料就已经进3万种,多数都在公共图书馆馆藏。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方文献;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92-0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远发展并不断趋于完善,但依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服务能力不足、制度不够完善、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1 地方文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1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力量。中华文化是各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汇集。地方文献则翔实地记录了一个区域各民族文化的起源、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贡献、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共同进步的历史和现状,记录了区域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史地等人文、自然状况。这些珍贵的资料是研究地方建设和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文献依据,对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很大影响。所以,保护、管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好地方文献,必将起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1.2 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文化权利

作为地方文献收藏和传播的主要机构图书馆来说,具有服务体系完备、服务方式公益性和免费性、服务对象全民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地方文献天生就有开展平民化服务的优势。地方文献源于地方文化,是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大众文献,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公民,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身体状况好坏、经济条件优劣都有权利和机会接触到它,也都有可能利用它。利用的内容大到参政议政,小到家族甚至个人寻根问底都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所以说地方文献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1.3 缩小社会差距,弥补数字鸿沟

地方文献独特的内容、丰厚的蕴藏量及广泛的群众基础等特点,决定了地方文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积淀历史、记录地方人民的认识和实践,并传承于现代与未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财富,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都有着很大影响。每个地区的人都会以本地区拥有与别的地方不同的独特之处而骄傲,并乐于保持这种本地的特色,人们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于本地的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掌故、方言土话、神话传说等等,这已经构成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文化从报刊刊登的文章、地方戏曲、相声小品和广播电视等文艺作品中都随处可见。人们还常从地方文献中撷取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创作以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社会差距,弥补了数据鸿沟。

2 探索地方文献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地方文献是对当地文化的翔实记录,这决定了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护地方文献,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方文献资料,传承当地文化,并在传播过程中获得认可。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满足公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地方文献所记载的是本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地方文献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存在着共性,就需要促进两者融合发展。

目前公共图书馆普遍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从文化服务的角度而言,图书馆是为全民服务,其优势在于,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挖掘地方文献资料,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当地的人民生产生活状况、当地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地方民俗等等,都是被群众所熟知的文化,而處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这些看起来零散的文化内容实现整合,图书馆向读者所提供的服务也是基于信息化管理下的“一站式”服务,使读者运用网络操作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3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要开创新的服务模式

3.1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肩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2 为读者开通互动式咨询服务

目前的一些图书馆为了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开设了咨询专线,以受理读者咨询。但是,这种咨询服务是被动的,读者咨询,咨询服务人员就会对咨询的内容做出回答。通常问题具有针对性,回答具有规范性,并不相互之间深化交流。从读书馆的角度而言,由于咨询的人很多,如果将咨询服务转向计算机智能回答,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无法及时接收到读者的反馈信息,影响文化服务的时效性。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图书馆的咨询工作人员精力有限,而读者众多,导致咨询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甚至还会致使读者抱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好。建立互动式的咨询服务,除了接受电话咨询之外,图书馆还开通了网络咨询平台,实施互动式的咨询服务。针对地方文献方面读者提出了问题,咨询服务人员就要从本土文化角度很快地做出反馈。即便是无法及时做出反馈,看到留言后,也要尽快给读者以满意的回答。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人员还需要将所有的反馈信息整理、分类,分别存储在相应的档案库中。针对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人员做出解答,并将问题和答案都存储在咨询档案库中,读者注册为图书馆的会员之后,就可以登录咨询服务平台,在档案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这种咨询服务虽然是人机交互,但属于是间接的互动方式,缺点是咨询服务的人性化不足。地方文献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的文献资源都是与地方文化有关。针对地方文献工作开通互动式咨询服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图书馆服务咨询,而更多的会是文献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要对地方文献内容以熟悉,还要能够在回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的同时,还会将问题转向与地方文献相关的内容,使读者在接受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就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3.3 强化地方文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虽然目前的多数图书馆普遍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地方文献管理要走特色化服务道路,就要将地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也是地方文献管理的基本落脚点。要将地方文献管理水平提升,就要从实打实地为读者服务做起,以做好地方文献管理工作。但是,地方文献形式呈多元化态势,原有的古籍文献多为纸质文献,难以抵御外界的侵蚀,特别会受到光照、潮热空气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侵蚀,如果没有对文献资料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些宝贵的地方文献就会逐渐消失。运用信息软件将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起来,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获得地方文献资料的电子版,不仅可以提高借阅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对地方文献以妥善保护。图书馆要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立起来以保证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服务工作顺利展开,就要实施系统化管理。针对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要树立以保护求发展的服务理念,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但是,地方文献数据库运行工作的顺利展开,则需要统筹规划,按照规定的步骤实施。为深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服务,要向读者提供与地方文献相关的各种资料链接,包括书目索引、全文检索、研究主体的概述等等。地方文献资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文献中所涉及的内容都存在地方特色,诸如风土民情、地方特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通路线图等等,让地方文献资料的内容更为丰富、文献表现形式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后更为多样化,而且还可以网络为载体实施远程服务,使地方文献工作打破地域的局限而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出发点而扩展服务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也是其独特之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渗入到民族文化中,以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5-13.

[2] 刘文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2010,(3):80-83.

[3] 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98-100.

文献 地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