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的管理方案
杨媛媛
[摘 要]尤其是伴随着林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林业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能够尽最大程度的保障林业建设的质量,保障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并且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种苗死亡,就要对林业种苗加强管理和保护,促进林业建设更好的发展。文章就林业种苗的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可以促进林业种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事业 种苗管理 生产技术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085-01
前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不少地方十分重视林业事业的发展,在适当的地方大面积开展植树造林工程,之前由于人为造成的林业种苗成活率低的现象也逐年减少,目前,不完全统计,林业种苗的成活率已经几乎接近87%左右,但是,在林业种苗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多缺陷和问题在阻碍着林业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以便更好的推动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林业建设在我国农业中占有较大比例,也随着林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林业种苗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林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比例,目前我国林业事业裹足不前,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下阻力。所以,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提高林业的生产技术,加强对林业种苗的管理,增加林业产品的产量,增加林业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员
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对于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确实少之又少,现在我国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模式上还是处于重数量轻质量的环节,对于林业建设,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就会加大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如果技术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持,林业产业的产量就会下降。林业种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仅仅重视前期的种植过程,对后期的养护和培养不重视,种苗的质量也会下降,逐渐就会磋商技术人员的热情,很难留住技术人员。
2、缺乏资金支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说明了林业建设是一个漫长的過程,树木的生产周期和管理周期都比较长,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林业产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大,资金转动的比较慢,得到收益的周期比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资金的短缺,资金的来源减少,不仅影响林业种苗的生产质量、生产技术的提高,更进一步会增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难度。另一方面,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有资金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现象发生,资金利用率低下,对林业种苗的管理措施不当,使得林业建设无法长期发展。
3、缺乏足够的调研信息
因为林业部门的监管不力和服务的不彻底,在林业种苗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信息的互通有无,每个市场都在自己封闭分环境中摸索前进,这样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影响了市场环境的氛围。调研前期工作筹备的不完善,导致调研信息的不完整,对市场环境没有正确的认知,很难满足林业种苗的生长需求。另外不了解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也会直接导致林业种苗的质量,很多市场都保持着单一的种苗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对于现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也会给市场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三、提高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对策
1、注重对林业种苗专业人员的培养
专业的技术人员是提高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关键。为了加强种苗的生产技术,提升对于种苗的管理措施,要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林业部门和企业进行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和对技术的支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对林业种苗的培育检测请专业的指导老师亲自授课教学。并且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要提高,不能仅仅只发放基本工资,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嘉奖,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吸收更多的人才,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从而为林业事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增加资金辅助和技术支持
面对林业产业资金周转率低的现状,确实会有很多企业在投资时慎之又慎,踌躇不前,所以,国家就要加大对该行业的投资力度,林业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基金制度,来保障林业产业建设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减少税负,增加林业种苗的基金投放,另外,林业部门还可以结合广大的社会力量来增加资金,形成公众效应,发挥公共积极的作用,解决林业产业建设资金缺乏问题。
3、加强林业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每个行业都不是一座孤岛,都要进行相互交流来互通有无,现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互通更是不可避免的,林业种苗说到底还是要靠生产技术的支持,才能有产量的保障,生产技术要靠林业产业各个市场上的信息交流来获得,加强林业信息渠道的交流,加强林业部门与各个企业之间、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将会把合理高效的林业种苗技术推广到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个体林户中去。另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搭上“互联网+”的班车,运用到林业产业中去,运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生产技术推广来交流合作,或者可以获取目前市场上的品种需求,将林业种苗的市场需求和目前的生产信息联系起来,一方面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生产的收益。运用新型的管理手段,促进了林业种苗的信息沟通,也保障了林业种苗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提高了林业种苗的质量,增加了林业事业的产量。
林业种苗是林业产业的基础环节,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影响,但是,林业事业的发展却不是一劳永逸的、一蹴而就的,需要有长时间的耐心和时间的积累,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管理。文章从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出发,讲述了现在林业种苗的现状问题,并根据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摸索科学的方法,为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林业种苗是林业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林业种苗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直接影响林业事业的长足发展,但是现在我国林业是种苗的现状是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管理措施以及生产技术,这些问题使得林业事业前进比较缓慢,为了能够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要对症下药,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出台优惠的政策。对于生产技术的问题,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林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才能提高林业种苗的质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瑞兰.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50.
[2] 苏颖.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浅谈[J].中国林业产业,2017,(02):1.
[3] 支杰.重视林业种苗加快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03):112.
[4] 任丽敏.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189.
[5] 李发伟,陈巧燕.浅析林业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现代园艺,2013(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