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培训 高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研究159页
国紫璇 鲁丹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人们对教育行业的重视度也有所提高,而今各大高校重点推行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对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有助推作用。但是,我国现今的高校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水平上处于相对比较滞后的状态,表现较为突出的则是会计的控制管理体系不尽完善,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因此我国高校在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方面需要增加管理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本文就当今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制定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学 内部会计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197-01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网络科技信息技术”这个词语,对于当下的我们并不陌生,网络时代涉及到各个领域,从政治到经济、从理念到文化、从教育到社会,一切领域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使高校內部会计控制信息化发展变得可行和现实。以下针对高校内部会计信息化控制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会计信息化内控意识淡薄
(1)随着我国各类高校的日益增多,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也存在着诸多的管理问题。部分高校的高层管理者本身对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片面的理解为,内控管理就是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没有真正的理解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体系的深层含义,一些高校为了展现学校管理的完整性,尽管制定了内控制度,在实际管理中却没有真正的推行实施,也没有设置激励制度,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2)因高校对会计信息化内控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是管理层级缺乏会计方面的知识了解,亦或是一些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仍然处于内部会计控制仅是单纯的会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职责,与学校的教学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高校仅为了满足教学管理,使用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教学素质不高,职业素养不够,很难胜任会计管理工作,由此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会计管理工作并没有推进高校内部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甚至导致会计内控工作体系管理的严重失衡。
2.内控制度风险意识淡薄
所谓内控制度风险指的就是可能影响到内部制度功效发挥和所达目标或者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内部会计制度控制风险产生的原因较多,总的来说,产生原因可以从内部会计管理环境、内控会计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信息传递与沟通交流等要因构成。如果高校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制度和现代风险评估不相符合,内控会计制度制定的不合理,高校内部的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划分不清晰,人力资源制度尚不完善,会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和管理能力与其所担任的职能不相匹配,高层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识别和分析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合理的评估风险发生的频次和危害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对应措施制定的不够恰当,会计内控制度不能有效地进行监控,考核评估与监督管理执行体系不相符合等因素,关系到高校会计内控制度风险评估的有效性。我国高校过分的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忽略了相关的会计内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对风险评估意识淡薄,内部缺少风险预警的对应措施,这就使得高校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束手无策,因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过于巨大,所以高校想要快速发展,会计内控制度要发挥其管理功效,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各高校对外经济活动范围的逐步延伸,各类经济纠纷产生的案件以及经济问题在高校内发生的频次逐步升高,一些高校会计管理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钱”和“账”的分离管理,会计出纳人员既管理校内金钱往来又要管理账务报表,或者出纳人员兼职管理高校的一些对外物资的采购工作。另外,高校内部的一些银行印章或银行支出款项的凭证等财务工作均由财务出纳管理,存在对高校财务资金预算以及财务财款支出等监管不力等问题的出现。
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我国各大院校在管理上很多管理优点可以相互借鉴,然而部分高校在管理理念上过于陈旧,尚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优秀的管理方式不能扩展,各高校之间严重取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各种信息不能及时公开,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滞后等问题的出现,因这种信息化传递的不畅通,导致高校会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严重的阻碍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的逐步完善与良性发展。
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当今我国各高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水平,促进高校的稳定、快速的发展,纵观我国高校的目前所处的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1.提高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复杂性较高的管理系统,不是高校一个财务部门或者几个财务管理人员在一起研究就能推行实施的,必须覆盖整个管理团队以及高校全体成员,想要保证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稳步开展,要从思想转变开始,从高层管理人员到教学工作人员再到学生,都要对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管理的新型理念,把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执行情况制定在会计工作管理考评机制中,用制度进行制约,有效地保证会计信息化管理技术用作的最大化,使得会计内控落地执行得到顺利开展。从而有效地推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以及监督。
2.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风险评估
我国教育机构管理中,风险危机主要表现在资金的危机,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复杂性,高校筹资的途径较多,风险较大,所以,高校需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危机应对措施,从管理机构到财务人员保证风险活动的安全性,高校对财务机构进行重点的内控,对可能导致财政危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制定对策,把财务管理风险降至最低。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截至目前,我国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相关规范等使用重点倾向于各类企业,对于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这就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运行情况制定出适合高校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制度落地执行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体系,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会计内控制度要涉及到会计管理所有领域,贯穿于整个经济建设管理活动中,同时存在相互利益关系的会计工作要分离管理,使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机制发挥其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4.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有助于高校及时暴露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所存在的潜在问题,要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参与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工作中,一个好的体系的建立以及推行,仅靠制单一建立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有后期的追踪落实,在落实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良好运行。
三、总结
如今我国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各种内部会计控制难题等待着我们去攻克,俗话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敢,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前行,在一次次的践习“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完善短板,使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管理体系日渐完善,并逐步运行到各高校中。
参考文献
[1] 黄岩.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北京:财会研究.2010年6月.
[2] 王卫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