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08月12日 10:50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探析.pdf

周旭东

摘 要: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对于促进河南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河南制造业整体质量,推动河南由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述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 智能装备制造业 创新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影响力显著提升。但随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德国工业4.0战略的推出,制造强国纷纷掀起"再工业化"浪潮,全球工业制造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关键节点,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的新常态阶段。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重视。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及《中国制造 2025》等有力政策,重点部署智能制造,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等,重点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为此,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主动对接国家战略,2016年3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主攻智能终端及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冷链与休闲食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2大领域,拟用10年时间,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河南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河南制造业整体质量,推动河南由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近年来河南省陆续出台《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和强力推进。目前,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上,河南省重点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加工设备和数控系统,现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郑州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迅猛,通过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项目建设,发挥台湾友嘉龙头作用,大力承接台湾数控机床产业转移,打造产业集群。依托台湾友嘉、许昌中锋、安阳鑫盛、新乡日升等优势企业,培育国内领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专用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在机器人领域,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是河南实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河南正在全面布局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目前河南机器人产业规模较小,有100多家企业、院所和高校开展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企业实力看,已出现郑州科慧科技、中信重工、新乡勤工、许昌中锋等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其中郑州科慧科技已建成年产1000台套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研发基地,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智能车间整体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的企业之一。中信重工则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履带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5大平台20余种机器人产品,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区位布局看,郑州依托河南欧帕、河南金谷等一批优势企业,大力发展搬运、码垛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特种巡检机器人等,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洛阳以打造机器人产业链、做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新乡市政府与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通过共同建设总投资为5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打造机器人产业研发创新基地和机器人装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在增材制造领域,河南的增材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共有重点增材制造企业7家,在建新乡3D打印产业园一个,已入驻企业7家,总投资2.6亿元。成立了河南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在筹建河南省增材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致力于打造河南增材制造领域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

二、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小,集聚水平低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虽然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优势,但整体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总体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尽管一些地方也在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聚水平低,龙头企业多以主机研制为主,产业链配套服务滞后,本地配套率较低,高端产品配套的功能部件进口依赖度高,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与协作,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降低了企业进行集约化生产的程度,无法有效发挥产业集聚的效应和优势,制约整个产业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构成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高档传感器、高档数控系统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河南工业機器人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缺少核心技术,使之仍处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产品性价比较低、市场份额不足。此外,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大多起点低、规模较小,众多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明显不足。同时,多数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外部缺少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企业技术研发队伍人数少,高端研发人才不足,研发经费短缺,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众多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水平偏低,制约其先进的企业战略思维决策水平,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实力强、竞争力突出的龙头企业缺乏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实力不强,竞争力不突出,缺少各具特色、优势明显、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尽管已涌现出一批中信重工、科慧科技、新乡勤工等优势较强的企业,但与国内龙头企业比较,河南本土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如国内领军机器人企业--新松机器人的业务已布及研发、整机集成、组建生产和应用服务等大部分环节,而河南本土企业只在某些细分领域具备一定实力。和国外实力雄厚的著名跨国企业相比,河南本土企业更是差距巨大。如在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领域,产业链顶端由小松集团、森精机、吉迈特、ABB、发那科、库卡等日本、德国、瑞士的跨国企业牢牢把握,在最核心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和制造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河南企业绝大多数则处于产业链低端。

(四)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雄厚的人才后备力量,但从现实来看,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首先,河南本省高等院校偏少,专业人才供给量明显滞后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受限于区位因素,相比东南沿海等发达区域和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河南在引进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方面吸引力不足。最后,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的引进工作力度不够,引进方式缺少创新,引进政策不够灵活且落实不到位。

三、促进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一)产业集聚引导

一要发挥郑州、洛阳等地区位佳、产业基础雄厚和营商环境好等优势,以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作为载体和平台,大力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二要通过承接欧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资源整合,发展壮大一批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三要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配套企业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四要围绕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发展关联密切的产业链项目,引导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五要科学谋划产业集聚区的定位,协调各区域根据自身实际及优势,对产业集聚区找准定位,错位竞争,突出特色,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提升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二)多措并举,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增加对科技创新技术的投入,创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技术创新平台。一是通过打造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吸引各类创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并加强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二是不断吸引招募大量多能型人才,引领企业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三是重点增加对研发的政府投入并帮助企业加强创新资源集聚;四是积极引导企业与相关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合作,有效开展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及工艺技术的创新工作;五是注重树立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营造一种敢于挑战、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勇于创新;六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群效应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整合先进技术,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创新能力。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对本行业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龙头企业具有规模性、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成长性、地域性四个特征。龙头企业离开一定的区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龙头企业独特的生产技术、工艺及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对智能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的培育,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高效服务。一方面,要鼓励与支持骨干企业以本地化配套原则按"专、精、特、新"进行产业链配套,帮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和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选择成长性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企业,通过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健全行业人才市场、支持重点项目攻关等进行重点扶持。此外,企业自身要深入研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聚焦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沿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壮大自身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成长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河南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力来支撑,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充分利用河南省教育资源,以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研发、制造、管理等人才。同时,发挥众多高职中职院校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操作和技能人才。第二,借力外部优势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与在智能装备制造相关专业高优势突出的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面向河南智能装备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储备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通过关键核心项目资助、创业扶持等方式,吸引和引进国内外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优秀人才。此外,对核心技术重点攻关项目,为加速突破,可采用人才共享、合作研发等方式利用外部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斌,王厚双.我国装备制造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研究--基于智能制造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

[2]方晓霞,杨丹辉,李晓华.以智能制造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J].现代国企研究,2017(23).

[3]沈延斌,楊士伟,张田力,郄红伟.天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7(11).

[4]王影,冷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2015(1).

[5]崔晓文,杨帆.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华东科技,2015(11).

[6]屈国强.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模式、路径及突破口研究[J].决策探索,2017(4).

智能 河南省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