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离不开表情。所以在没有表情符号的时代,文字短信经常由于发信人表达能力的不同造成或多或少的误会,因此后来人们创作出各种表情,打破了文字表达上的限制。进入全民网络社交时代后,大部分人普遍开始使用表情包来表达情绪。不论是在SNS平台,还是即时通讯聊天,表情包大行其道,甚至发个邮件不加表情都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不用表情包,还好意思来群里混?”一句戏谑的表达,却真实地反应了当前网络社交的常态——无表情,不交流!相对于纯文字表达,选择合适的表情一键发送,正是当今网络社交的流行方式。
表情包能大行其道,自有其妙处在。首先,由于表情自带的各种或“萌”或“贱”的娱乐属性,不仅活跃了气氛,还能更生动、精准、细微地表达个性和情绪,弥补了非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隔阂感和距离感;其次,它可以看做是“同好”间的气味认证。有人对斗图乐此不疲,因为表情图链接到了彼此的深层情感,你来我往的斗,让沟通自然地持续进行着。
喜爱使用表情包,其实是对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的重视。有人怕自己丰富的内心戏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人怕尬聊,有人较为注重沟通社交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传递。加之不同年龄、地域、职业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阅历和习惯,使用表情包的偏好差异大……种种一切,都使得表情包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形成了不同派系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