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霾吗?古人怎么预测天气?
   来源:科技日报     2017年11月07日 23:43

近几天,京津地区又迎来一轮橙色雾霾预警。裹着口罩在混浊空气里游走,真想穿越回古代去躲躲。古代就没有霾了吗?穿越回去那天是晴是阴,要不要带把雨伞,古人能告诉记者吗?

古代的“霾”是啥

霾的现代含义,被界定为一种空气混浊现象。2010年,中国气象局出台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规范了霾的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可要说霾是“现代病”,“霾”这个字又是从古代留下来的,古代有霾吗?古代的霾和今天的霾是一回事吗?

11月6日,在第三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考古专业的白艺和魏嘉臻向记者展示了她们整理二十五史中关于霾的记载文献。她介绍,古人对霾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刻辞中,《诗经》中也有“终风且霾”的记载。古人根据具体天气状况的不同,对霾的记录有“昏霾”“风霾”“雨土霾”“黄霾”等等。除了“终风且霾”这样狂风席卷样尘埃导致目不能视的天气状况,像“昏霾”“黑霾”“黄霾”这种描述,都是对天气阴沉、空气混浊的记录,并不一定伴有大风。

“学界普遍认为“沙尘即霾”,古代的霾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沙尘暴。但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分析,古代的霾也有比沙尘暴更复杂的含义和成因,它既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也可以是沙尘暴一样的具体天气现象。古代的霾和现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白艺说。

“部分原因是古代的‘霾’发生时间和今天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白艺字斟句酌地说,她们整理了从清顺治十五年到光绪四年这225年间的“雨土霾”现象,发现这种天气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冬春之际气温回暖,空气湿度较大,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和现在情况差不多。” 古人怎么测天气

不仅“霾”是商周开始就有记录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记载都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在没有现代科技手段的古代,人们靠什么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呢?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海如告诉记者,古代设有灵台,早在汉代就设有专司气候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气象预报员”。在气象科学测量技术尚未出现之前,中国就有许多古代预测天气气候典籍,其中《相雨书》《田家五行》流传较广,概括起来就是:靠经验积累,然后总结规律。

最典型的有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节令、月令和时令规律总结。姜海如说,地球区域气候的年季变化,主要是因季节不同太阳照射地球的区域不同而引起的,如果地表没有大范围改变,那么这种变化在总体和客观上就决定了一个地区年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幅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所以说,节令规律预测气候是符合科学依据的巧妙方式。”

再比如观察物候。“荷花开在夏至前,不到几天雨涟涟”“梧桐花初生时,赤色主旱,白色主水”……古代关于季节、物候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的谚语非常丰富,姜海如说,物候与气候、水温、土壤条件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气候正常年份,各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比较正常。如果温湿气候出现反常或异常,植物也会反映出异常现象,比如发育来早或来迟,花期变长或变短,花色或深或浅,或白或红。这种预测方法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还有云、风、虹、雷等天气现象,星辰日月等天文星象,动物、人体等生物活动……都可以成为测天气的依据,因为天气现象与这些之间存在必然、或然的关系。“在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产生之前,先民对自然认识经验的总结,一直是古代预测气象的主要方法。”姜海如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二十四节气 气候 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