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美人鱼”闯世界
   来源:威海网     2017年12月20日 13:49

十九大报告摘要

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人物名片

王晓明,1978年生,湖南人,2012年来威,2014年创立威海格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摸索前进中转型研发、生产水下智能设备。

我的获得感

公司步入正轨,初步打开国外市场,与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水声专业专家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科技企业。

我的小目标

升级现有产品的同时,研发新产品,培育更强大的研发团队。争取在3年内成为上市企业,并逐步打造全世界认可的水下智能品牌。

王晓明(左)和技术人员进行水下机器人实验。

幸福故事

专注研发水下机器人2年,年产值近千万元

带着“美人鱼”闯世界

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周颖 文 孙大伟 图)随着一串小气泡升起,“格邦一号”水下机器人顺利潜入水底。上升、下潜……花式转换毫无压力,而这些操作只需一部手机即可。12月7日下午,在威海格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中间性实验测试室内,董事长王晓明注视着研发人员手机屏幕上的水生海藻和一连串操控数据:航向角63度、横轮角65度、俯仰角10度……

来威创业,瞄准水下机器人

窗外的雪花飘飘洒洒,在他老家湖南和之前工作的上海可不多见。“其实,我早已习惯了威海的雪花、海风、蓝天和白云。”调试完水下机器人,王晓明笑着说。

2012年初,王晓明与妻子、女儿从上海来威看望岳父岳母。

待在威海这段时间,王晓明被这座城市所吸引,有了来这里工作、生活的想法。这一年,他带着妻女来到威海生活。

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并不容易,但王晓明更看重威海未来广阔的发展和创业环境。

两年后,王晓明摸清了北方的市场脉络,创立威海格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模具。

2014年初夏,一位蓝天救援队的朋友,向王晓明讲述了自己参与海上救援的经历:由于水下能见度低、环境复杂,导致人工救援危险重重……看着朋友紧锁的眉头,王晓明有了制造水下机器人的想法。

其实,从根本上说,王晓明“涉水”还是因为看到了海洋智能的广阔发展前景。王晓明说,国家鼓励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大国转型,这是他涉猎水下设备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这样,2015年10月,格邦科技水下机器人事业部正式成立。王晓明准备从这里出发,驶向海洋。

用手机软件就可以操控水下机器人。

技术突破,汇聚高端人才

可梦想还未启程,王晓明就遇到了难题:缺技术人才、缺研发团队。

有人就有一切,这是王晓明创业的第一守则。而当时的王晓明缺的恰恰是人,尤其是水下尖端设备研究领域的高科技人才。

王晓明不想做一个只能制造的代理,他要的是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要的是属于自己的品牌和标准。

为了组织一批高端人才队伍,王晓明“拼”了。他不但拿出所有积蓄,还借遍亲朋好友,踏上了一段昂贵的“旅程”。

跑烟台,跑北京,跑东北……王晓明四处寻人才,各个登门拜访。后来,公司还与烟台大学光电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争取到了技术支持。

最终,王晓明有了属于自己的研发团队,但他并未就此止步。

在得知我市每年举办多场引智活动后,王晓明常常在会议开展前仔细研究专家简介,寻找企业需要的人才,然后去现场交流对接。

2017年初,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世界声学领域的顶尖学者王灿云博士,应邀加盟格邦。

今年8月,王晓明又在2017“英创会”乌克兰专家威海行活动后,与一位从事水声项目研究的乌克兰专家建立联系,现已与专家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站稳脚跟,向世界进发

如今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年产值近千万元,预计各类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推出市场后,效益将成倍增长。不论经济效益如何增长,在科技研发之路上一直狂奔的王晓明从未想过停歇,因为他深知技术是企业的“灵魂”。

今年上半年,省内一家公司了解到格邦履带式潜水器的研究技术很先进,而这正是他们的瓶颈。为了走出困境,这家同行尝试着向格邦取经,没想到王晓明毫不保留地把技术方案介绍给了对方。如今,两家公司已经成了合作伙伴。

说起这段经历,王晓明的很多朋友表示不能理解,而他却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支撑起一个市场,只有合作我们才有出路。可以分享的技术,我都愿意分享。”

深知技术可贵的王晓明,所带的研发团队有着一股凝聚力,一股不怕输的冲劲儿,也因此,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瓶颈。

如今,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水下机器人、全水域推进器等产品可应用于水产品深水打捞、水产品养殖监测,水下搜救、拍摄、考古,以及水下管道检查和科研教学等诸多领域。

“这一切只是刚刚起步。国家倡导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王晓明表示,他的目标不是赚多少钱,而是打造民族品牌。王晓明计划公司3年内上市,逐步打造全世界公认的水下智能设备系列产品。

现在的王晓明不仅事业有奔头,也成了个地道的威海人。“感谢威海让我有了梦想扎根的土壤。”回忆起当年带着妻女来威,王晓明感慨万千。

王晓明说,前不久他8岁的女儿来到公司,看到水下机器人后问道:怎么不是美人鱼?他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在内心想着:以后一定让孩子看见中国创造的水下“美人鱼”遨游世界。

我市搭建多种平台引进人才

近年来,市人社局通过搭建威海与海内外高端人才、技术项目的交流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人才智力引进渠道,集聚海内外人才来威海创新创业。

今年,市人社局通过开展2017“英创会”、海外博士(日本)威海行、“千人计划”专家(能源与材料领域)威海行、乌克兰专家威海行、医疗健康产业洽谈会等活动,成功引入一大批专家、人才和技术项目,为我市所用。

生活 王灿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