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首份新年俗报告:传统随科技回归,新年俗彰显新时代家国情怀
   来源:赵继成频道     2018年02月23日 22:58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中国人传统的春节习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充满了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国际范,“新年俗”蔚然成风。

全文2800字,读完约需要4分钟。

尼采曾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2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这是阿里巴巴经济体首次发布的全维度春节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中国人传统的春节习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充满了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国际范,“新年俗”蔚然成风。1科技“激活”传统文化,“新年俗”蔚然成风

科技对传统文化意味着什么?

冲击,毁灭,改造,还是刷新,激活,焕发新生?

200多年前,路德派愤怒地捣毁机器来保护传统手工业。今天的人们知道,科技的力量不可阻挡,科技并不一定与传统为敌,相反,科技延伸人的肢体,赋能人的大脑,是激活、刷新、赋能传统的力量。

阿里巴巴“新年俗”报告印证了这一点——科技让传统文化回归了,集五福、发红包、祈福、逛庙会、买年货、吃年夜饭等传统,以更科技、更酷炫、更便捷、更有人情味和国际范的方式焕发新生。

图说:除夕夜,北京市民在家中通过支付宝扫五福集福。

比如集五福。中国人喜欢福字,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春联。科技时代,用手机扫福,成为新年俗一景。截至除夕,全球有2.51亿用户集齐支付宝五福。扫福地点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2300余座城市参与。

还有过年发红包,表达的是关爱和祝福,图一个喜庆和热闹。除夕夜共有1.5亿用户打开手机淘宝,接收明星的春晚视频拜年和红包福袋。阿里的数据显示,上海、北京之外,三亚、抚顺、舟山、嘉兴、马鞍山等十个城市的老年用户抢红包最踊跃,堪称“新潮长辈”聚集地。

民众祈福热度持续升温。年初一到年初三,高德导航数据显示,衡阳南岳大庙、韶关南华禅寺、郑州少林寺位居最热目的地前三甲。

图说:2月20日,北京地坛庙会一片节日气氛。

还有春节逛庙会的传统,科技让效率变得更高,更便捷。大麦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地坛庙会门票2秒内秒光,创下互联网销售新记录,而龙潭庙会、延庆冰雪文化庙会等热门门票,也都在20秒内被秒空。

买年货的传统也在发生变化。土特产、保健品、衣服鞋帽等年货“老三样”正在被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新三样”取代。天猫的数据显示,把爸妈从繁琐家务中解放出来的蒸汽拖把、洗碗机、擦窗机器人、烹饪机器人,购买人数增幅分别是320%、188%、169%和145%。

而在国外,天猫的数据显示:老干妈、永久、大白兔、张小泉、西泠印社、龙泉宝剑等,成为了华侨搜索热度最高的年货品牌。电商让货物没有了距离,让祖国触手可及。

年夜饭也在变化。口碑平台数据显示,今年除夕,通过口碑和支付宝下单的年夜饭消费超过30万顿。

中国人两千年来形成的春节发红包、祈福、逛庙会、买年货、吃年夜饭的传统,在科技力量的驱动下,成为了更有科技感、参与感、人情味、国际范的“新年俗”。2新时代家国情怀:科技为表,情怀为里

“新年俗”彰显着新时代家国情怀。

什么是新时代家国情怀?它应该是科技为表,情怀为里;变化的是形式和载体,不变的是情怀和梦想。

中国人过春节,延续下来的各种年俗的背后,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是个人梦、家庭梦、国家梦、民族梦的交融一体。

不管是集五福、发红包,还是去寺院祈福、逛庙会、买年货、吃年夜饭,中国人过春节过的是团圆,是希望,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冀,是对国泰民安、民富国强的美好祝愿。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绵延千年而不绝。这种家国情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这种家国情怀中国人从未丢失,在新时代正在以新的方式表达和展现出来,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阿里巴巴纪录了中国人“新年俗”彰显的新时代家国情怀:

比如传统上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讲求的是对父母尽孝,对家庭的责任。但现在是“父母在,一起游”。报告显示,春节带爸妈和家人出门吃喝玩乐,成为新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猪数据显示,“最喜欢去海外过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广深杭,在境外过年平均花销上,泰州、漳州、肇庆等三四线城市冲到了最前面。“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新年俗时代,变化的是过年的地点,不变的是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家庭的责任。

还有支付宝红包,赠送的是中国字,是吉利话,分享的是五福卡,是求福得福、五福临门的祝福。变化的是载体,是形式,不变的是祝福。

图说:2月20日,重庆王小姐一家展示手机里的蚂蚁森林合种页面。

蚂蚁森林的合种树新功能也受到欢迎。春节期间全国创建了5212万个合种,其中30%来自家庭,而占据70%的来自同事、朋友、同学等。每完成一个合种,地球上就有一棵真树被种下,抵抗荒漠化,守护这个世界。人们的“小家”之爱,汇聚为“大家”之爱,“家国”融为一体。

“年初一,烧头香”,反映的是中国人祈福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阿里巴巴报告显示,正月初一到初三,南岳大庙、南岳禅寺、少林寺、法门寺、南山寺、柏林禅寺、白马寺等成为人们驾车前往祈福的热门寺庙。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人过春节的“新年俗”,处处彰显着家国情怀。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美好祝愿。3阿里系全家福:记录时代,定义“新年俗”

阿里巴巴能够发布首份中国人春节年俗报告,得益于阿里巴巴经济体超过10亿用户沉淀的行为画像,得益于阿里系全家福涵盖了网络购物、线下消费、物流、交通、旅行、文娱、金融等多维度、多内容、多姿势信息。

阿里系全家福,记录时代,定义“新年俗”。这份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可以“引导供给侧改革、指引消费新风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信息内容。

先说引导供给侧改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关口。中国正在诞生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新中产阶层。中国人富起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人们想要更有品质的衣食住行,更个性化和国际范的商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经济体的这份新年俗报告,记录了中国人新的过年方式。吃年夜饭、买年货、全家出游、逛庙会、寺院祈福、看电影、赠送智能产品等,释放出中国人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倾向。比如来自村淘的数据显示:即使地处大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费额同比去年也增长了8倍多;而盛产牛羊的内蒙古,今年在水产上的开销增长了近5倍。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极为宝贵的信息,可以安排明年的供应。

图说:2月8日,一名福州市民在盒马鲜生挑选帝王蟹。

再说指引消费风向。从阿里巴巴经济体的这份新年俗报告可以看出,出境游、全球购、网上订年夜饭、生鲜产品需求量增长、智能家居产品成为农村人新宠等,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和趋势。这些信息将进一步指引国人消费,引发潮流和新生活方式的普及。

最后一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如果没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集五福,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会有2亿多人会热衷于扫福活动;除夕夜有1.5亿用户打开手机淘宝,接收明星的春晚视频拜年和红包福袋;1553万家庭通过蚂蚁森林创建5212万个合种。这些活动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让家与国的关系融为一体,让春节充满了年俗味和人情味,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总之,科技从来不是传统的杀手,相反,用之得当,可以成为刷新、激活、赋能传统的力量。阿里巴巴发布的这份《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让我们看到了“新年俗”正在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愈发浓烈,中国人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的是 年俗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