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区块链在中国已经火爆的时代,被称为“中国亚马逊”的京东,正在准备将自己的第一个区块链产品变成现实。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京东的首个区块链产品竟然是进口牛肉,也被称为“京东牛肉区块链”。
据价值兄了解,从今年春季开始,京东的用户可以追踪自己购买的进口牛肉“每一块”在哪里,如何运输,甚至是这些牛是如何被饲养的。作为拥有29250万活跃用户的京东来说,首个区块链产品一旦有了很大突破,或许就会变成主流——至少在食品追踪方面是如此。
京东牛肉区块链:让3亿消费者知道每块牛肉怎么来的
国外媒体称,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京东(JD.com)正在向区块链技术领域发力,以让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肉到底在哪儿。作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阿里巴巴的一个巨大竞争对手,京东表示,能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回到澳大利亚生产的农场”,来追踪“每块牛肉(是怎么来的)”。
据了解,京东的食品跟踪系统是与澳大利亚牛肉生产商HW Greenham & Sons Pty Ltd合作的一种技术。当春天来临时候,想要购买牛肉的消费者们就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包括在哪里以及如何饲养特定的动物,如何加工牛肉,以及如何运输它们到自己需要送达的目的地。
对于火爆的区块链经济来说,这可比虚拟货币更有价值得多。国外媒体称,京东已经慢慢地发现了这项技术在比特币之外的公众应用优势。区块链是加密货币背后的技术,但它们本质上只是一个极其安全、不可编辑的数字分类系统。如果将这种技术运用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显然会获得不可想象的收益。据了解,2017年京东的年收入为557亿美元,活跃用户为2.925亿。让这些用户能充分了解商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显然会获得更多信赖感和购买力。
区块链深远意义:不仅证明牛排多好,更能实现食品保障
国外媒体称,尽管京东的牛肉项目具有不同寻常的消费者透明度,但食品追踪是区块链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沃尔玛CEO董明伦与京东CEO刘强东,都在试验区块链的各种产品。
那些食品杂货连锁店对追踪食物传播疾病的技术特别感兴趣。例如,要找出沙门氏菌爆发的源头并不总是嗯容易的,而且在食品召回过程中,很多食物都可能被浪费掉。
因此,区块链在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影响,将是一个全面的、普遍可见的依据。在食品供应链中,它可以被用来跟踪某一特定产品或生产的货物,并且在供应链的哪个点被污染等等,未来我们都可以借助其来实现。
此外,区块链还可以作为在中国等很多国家市场交易的真实性的证明,在中国,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中被忽视。这就像艺术品经销商为了证明艺术品和照片的真实性和所有权一样,京东希望用它来证明自己平台上的牛排真的来自澳大利亚。
京东首席技术官张晨表示,该公司正越来越多地使用区块链来追踪产品,以确保消费者购买“安全、可靠的产品供家人使用”。他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消费者不只是想要高质量的进口产品,他们还想知道自己的食品生产和来源,区块链帮助我们实现了这种平和的心态。”
据媒体报道,京东在2017年12月成立了中国区块链食品安全联盟,该联盟还包括沃尔玛、IBM和清华大学。显然,区块链真正应用到食品及更广泛领域,需要更多企业联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