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锋观点】笔者于 3 月 5 日在 vivo 杭州研发中心,领略到了 vivo APEX 这款全面屏概念手机的魅力,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写了上手评测:《惊世骇俗 vivo APEX 体验评测》,感兴趣小伙伴可以点击阅读。除此之外,笔者在看这款手机的宣传图时候发现,摄像头并不是 vivo APEX 上一大亮点(去到现场才知道 Super HDR 技术是单独介绍)。
这次 vivo APEX,一大压轴亮点是音频部分,也就是 vivo 一向擅长的 HiFi 部分。在之前 APEX 宣传文案中,可以看到,vivo 把 HiFi 部分放在了最下边,说明重要程度堪比全面屏、可升降前置镜头等亮点。
由此可以看出,手机厂商似乎要在今年继续发力 HiFi,那传统 HiFi 播放器是否会随着现在年轻人使用手机听音习惯进行改变?传统 HiFi 播放器是否前途末路?有这样的思考固然是好,不过笔者的观点非常明确: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对待。
音频呈上升发展趋势 传统 HiFi 领域有增长
2017 年,消费者更加青睐于采用先进技术的影音产品。尤其对智能音箱和无线耳机,可以说是一个爆发式增长。同时因为手机逐步取消 3.5mm 耳机接口,蓝牙耳机得到了全面发展。
GFK 零售市场监控数据(引自 GFK)
从上边图片中不难看出,以京东为例子,蓝牙耳机整体市场增长 103%、主动降噪耳机增长 135%、而传统音频市场增长 119%,而耳机整体市场增长 49%,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因此,2018 年,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而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一大因素就是价格,而价格也是决定普通消费者和音频发烧友的一个 " 界线 ",从下图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在购买蓝牙耳机产品时的价格区间在 1000-1500 元段较多,超过 1500 元价位时,可以看到有线 / 非主动降噪耳机类呈现出上升趋势。
GFK 耳机相关信息调查(引自 GFK)
无线音频技术成熟 手机音质有明显提升
无线音频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论是 Apt-X、Apt-X HD 还是 LDAC 技术,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目前旗舰手机中,如果作为一名喜欢听音乐的朋友不清楚这几项技术,那你就真 "out" 了,可以说,这三项技术是目前应用在手机端最先进的无线技术。
LDAC 这个技术最早是索尼建立的,是一种无线音频编码技术,其实早在 2015 年的 CES 消费电子设备大展上就亮相过这项技术。当时索尼表示比起标准的蓝牙编码、压缩系统,LDAC 技术要高效三倍之多。LDAC 技术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蓝牙传输中,高码率音频被过分压缩问题。
索尼官方介绍的 LDAC 技术(引自索尼官网)
LDAC 能够传输码率达到惊人的 990kbps 的优质音频。不同于诸如 SBC 这样的传统蓝牙编码技术,LDAC 在传输高解析音频内容时,不会经过任何的劣化,而且让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手段传输更多的数据,
比如在传输采用 LPCM 技术的高解析音频时候,LDAC 能够保证最大位深和频响范围,即使是 96kHz/24bit 的音频都可以完成高质量传输,而传统蓝牙技术,则会在传输 LPCM 音频前,先将这种高解析音频 " 劣化 " 到 44.1kHz/16 bit 的 CD 品质,在以 328kbps 码率传输,相当于经过两次音频信息损失。
Apt-X 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 A2DP 下的协议,相对于 MP3、AAC 和 SBC 在 A2DP 协议下有很大不同,是 SBC 编码原理上的一种优化,在传输过程中 Apt-x 的延迟非常小,是因为它将声音流中的 16bit 数据以 4bit 进行存储( Apt-x 不同于 SBC 编码只有接受完整数据包才可以分发,它会随时接收到指令就开始解码,丢包率和延迟会大大降低),而码率也比 SBC 强(SBC 为 320kbps), 达到了 352Kbps 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 Apt-X HD 和 Apt-X Low Latency 技术,Apt-X HD 的推出,可以支持在无线蓝牙终端上欣赏高清的音频,在无线传输上,解决的还是传输带宽的问题,在传输过程当中解决宽带声音的传输和回放。Apt-X Low Latency 希望解决的是传输延迟的问题,把传输延迟降低到人们正常能感受的延迟差异水平之下,例如 Apt-X Low Latency 的技术现在可以做到延迟在 40 毫秒。
微博 @飞傲 James 总结的支持 Apt-X 和 Apt-X HD 机型(引自微博用户 @飞傲 James)
除此之外,目前已经支持 Apt-X 技术的手机已经很多了,而 LDAC 这项技术也在安卓 Android 8.0 上开放,只需要手机升级到 Android 8.0 即可。不过索尼这项技术也需要前提条件:如果使用这项技术,你还需要找支持它的耳机和音箱。
在音质方面则无需多提,虽然不能和有线耳机相提并论,但是笔者多次试听后发现,音质也可以满足日常消费者听歌需求,起码在声音表现上还是非常饱满的。换句话说,绝对够用。
传统 HiFi 寻发展 多样化最重要
2018 年,传统 HiFi 品牌会继续在有线音质上和手机无线音质拉开差距。最近笔者了解到,有部分 HiFi 厂商已经在技术上克服了诸多难题,把在台式机上的 R2R 技术,经过不断优化调整,放进了便携播放器中,例如著名 HiFi 品牌 HIFIMAN,这个品牌专门出品高端 HiFi 器材。包括耳机、播放器、耳机放大器等。
HIFIMAN R2R2000 播放器的全新理念(引自 HIFIMAN 官方网站)
这家理念笔者是非常赞同的,在下一代旗舰播放器 R2R2000 上,不仅支持传统 3.5mm 耳机里孔、4.4mm 耳机孔,还支持利用手机 App 直接控制播放器播放音乐,而这家厂商也提出一个观点,音乐播放器的未来:融入手机生态系统。
有一部分厂商,则是直接采用了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从笔者入烧以来,似乎制约播放器发展一大阻碍就是操作,笔者做过调查:有 40% 消费者在选购播放器时首要考虑因素为操作便利性。
不过好在音频播放器和手机有 " 互通 " 地方:操作系统,这是机器和人交互的重要窗口,也是唯一窗口。从今年出品的 HiFi 播放器来看,有很多老牌 HiFi 企业 " 醒过闷儿 " 来了,比如凯音,这家拥有悠久历史的 HiFi 器材厂商确实在后续产品操作上有提高。
凯音 N5ii 深度定制安卓操作系统(引自凯音官方网站)
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统是解决用户交互的重中之重,这会改变用户对于播放器古板、操作落后的印象。音频厂商采用安卓系统也分两种:深度定制和双工作模式。深度定制是指将会注重操作体验,界面会有相对大的变化,在设计上有可能整个主界面都会是音频 UI,第三方软件会单独放置在一个文件夹下;双工作模式是指系统采用完整安卓系统,可以安装体验完整第三方应用,如果你想让音质更好,则可以通过一键切换 " 固定 " 在音乐软件界面。
飞傲 X5iii 则采用原生安卓系统(引自飞傲官方网站)
当然,还有部分 HiFi 传统厂商也逐步开始走差异化路线,比如爱国者近期出品的播放器,都非常小,很适合在运动中携带,同时也支持多种无线技术,例如 Apt-X 技术等等。
爱国者 REOS J 拥有小巧机身和 HIFI 设计电路和配置(引自爱国者官方网站)
因此在未来发展上,笔者认为,手机音频部分将会集中在无线音频上,通过 Apt-X、Apt-X HD、LDAC 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无线音质,而部分有研发能力的厂商例如 vivo,则会在 HiFi 芯片上进一步发力;传统 HiFi 厂商部分则会以手机作为传输 " 遥控器 ",来满足操作便利性,部分厂商会直接内置安卓系统,提升操作体验,还有厂商则会走差异化路线,推出适合运动向的便携播放器,满足消费者在运动时候的听音需求。
总结:
面对手机 HiFi 的强势 " 冲击 ",笔者认为无线音频技术是一道分水岭,在手机端上或许无线音频技术可以有更快发展。而在传统音频上,各个传统厂商也会结合当下年轻消费者听音趋势,进一步追求音频器材的可玩性,并在无线、运动领域展开探索,此外,HiFi 播放器售价也会因为新技术的加入而和手机拉开差距,而且差价会非常大(万元播放器将成为 2018 妮年传统厂商发力点),进而细分用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