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这玩意,没有几个国家不喜欢,但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人愿意尝尝核武器的味道。很多人已经是谈核色变。啥,和你没关系?
我们建的核电站越来越多,多少人都在用核电呢,所以核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然而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发生了多起核泄漏灾难。别说是肉体凡胎,就算是机器人也没法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啊。在高辐射环境下,机器人会出现死机、四肢材料老化、大脑芯片损毁,传感器摄像机失效等各种问题。
东边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之后,日本人自信的亮出了自己的机器人,结果一进入核电站周围就瘫痪了。这件事引起了各国对核辐射应急救援机器人的重视。而我国作为核电站技术突飞猛进的国家,也研制出了核电应急机器人,并且已经部署在大亚湾核电站。
这也是我国首套用于核电应急的耐核辐射机器人。我国的这款耐核辐射机器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前后历时两年终于研发成功。平时都储存在大的集装箱里,一旦需要直接运走集装箱。我国核辐射应急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就是耐高强度辐射。
在核电站中,我国核辐射机器人能够承受65摄氏度的高温,装备的相机传感器能在每小时1万西弗的核辐射环境下正常工作。这个数值远远超过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时650西弗的辐射量。意味着我国的核辐射机器人如果进入福岛核电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人类一次性遭受4000西弗的辐射量就会死亡。
我国核辐射应急机器人除了不怕核以外,还要跑得快,四肢灵活,越野能力强。其他救援现场的设备靠电梯、吊车就能输送到现场。而在危机四伏的核辐射区,机器人就只能靠自己了。因此核应急机器人就要有强大的行进能力。越障、爬坡能力超强,采用复杂的履带和轮轴设计。对他来说,上台阶楼梯啥的小意思。另外,我国核应急机器人还配备了水下高清耐辐射摄像系统,采用独特的辐射屏蔽技术,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无盲区。就算是在1000米的水下也能正常工作。
你要说这机器人只能救灾,那就小瞧它们了。它们还能负责正常的维修工作。核核电站反应堆一小时的发电量大约是100万度,价值40万人民币,那一天就是1000万人民币。核电站每一年半就要全面检查,通常需要20到30天,通过机器人代替人执行特种作业,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保护工作人员。这种耐辐射机器人还能执行军事作战任务。
苏联抢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大量装甲车与飞机因为辐射而失去作用。设想一下,如果爆发核大战,敌方先进武器因为核辐射而瘫痪,而我国经过耐辐射改装的武器就算性能并不最先进,到那时候也能碾压敌军。所以可千万别小瞧这小东西,因为成败往往都在细节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