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李宇春翻唱了虚拟歌手洛天依《普通DISCO》,把洛天依和二次元带进了大众视野。之后,二次元开始向主流进军,2017年成为了二次元文化大爆发的一年,受众群体逐渐扩大,二次元"虚拟偶像"这一新兴的IP经营模式也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
目前,中国虚拟偶像已超20名,仅2017年一年就有十余位虚拟偶像被推出,根据业内数据,目前虚拟偶像中,第一位中文虚拟偶像"洛天依"已实现盈利,虽然只有一位实现盈利,但从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过往经验来看,虚拟偶像的前景可期。
虚拟偶像起源于日本,作为"虚拟偶像"的她们本体其实只是一个音库软件,是一堆数据。2007年,日本诞生了"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来"。
对,下图这个梳着绿色双马尾的纸片人姑娘。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纸片人,带动了一个超过 100 亿日元的消费市场(约合 5 亿人民币左右),这个身价足以让她成为虚拟偶像界名符其实的"天后"级人物,甚至远超普通明星,堪称打破次元的"印钞机"。广告主们更是争先恐后,甚至LV、丰田等品牌都与初音进行过深度合作。
这个梳着葱绿色双马尾永远16岁、身高158cm的日本虚拟歌手,在全球开过不下 40 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出道11年,也火了11年。
在初音的粉丝看来,她是最完美的偶像,好看,永远16岁,不会出绯闻。这些都是人类偶像无法做到的。"我永远不需要担心Miku会隐退,她不会伤粉丝的心。"一个初音未来的粉丝说。
初音未来的创造者佐佐木涉曾表示:"只要是用户们所创造的都属于他们,这就是初音未来"。
而当初音未来日趋称霸二次元音乐圈的时候,中国的二次元圈也在孕育自己的虚拟偶像——洛天依。基于初音等虚拟歌手在国内积累的人气,洛天依从诞生就吸引了众多关注,也就是下图里这个小可爱啦。
你可能没听过她的名字,但你一定听过《洛天依投食歌》——1首不断重复循环一句话"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的洗脑神曲。
此前,腾讯和阿里分别先后投了A站与B战,以不同的方式争夺二次元群体。其中,腾讯旗下的腾讯动漫也入局了虚拟偶像,2017年开始推出的苏苏(即涂山苏苏,动漫主角)形象,是腾讯动漫推出的第一个虚拟偶像。
苏苏是动漫《狐妖小红娘》的女主角,这部动漫打破了哔哩哔哩网站(下简称B站)上国漫的播出纪录,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这是选择她的主要原因。
当然,虚拟偶像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如我们开头说的,目前为止推出的20位中国虚拟偶像中,只有洛天依一天实现盈利。当下,中国的虚拟偶像行业仍面临着一些难题。
以洛天依演唱会为例,去年,禾念集团为洛天依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了一场演唱会,现场效果极其震撼。但实际上,这场演唱会办的并不容易。选取编曲、高科技建模、形象设计、动作捕捉、舞台方案指定、CG制作等,无一不是要从头做起。最终,这场演唱会以超出2000万元的成本完成。
对于演唱会的高成本投入,禾念集团总经理曹璞认为,虚拟偶像这门生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只有依靠日益增加的线下演出,将前期投入摊薄,才能够达到盈利的目的。
腾讯动漫工作人员也坦言:"我们对收益有信心,虚拟偶像的商业化路径也很清晰,IP的孵化都不是说三年五年的事情,但一旦它长成IP,相信未来能带来的收益不可估量。
首先,组团追星是现在95后的刚需之一,据数据统计,有38.6%的95后加入了明星粉丝或社区。而现在,随着韩流退场,互联网用户下沉,传统的偶像市场也在拥抱这新的变化:以往遥不可及的偶像可能成了游戏主播、电竞高手、喊麦天王、潮流博主等,偶像变得更多元且更亲近。
另一方面蓬勃的二次元内容和以B站为首二次元社区的不断壮大给虚拟偶像的发展挖了地基;再加上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投入都在助力二次元文化深入群众。
回归到商业价值,据Witop咨询公司的调研数据报告,95后的月均消费已达到1314元,接近了2015年全国人均水平可支配月收入1830元。而根据一财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进口消费洞察报告》也显示,95后在明星产品上的购买力远远超出其他人群。
在中国市场上,想复制初音未来的成功道路极难。二次元文化虽逐渐扩张,但还远未成熟。在虚拟偶像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难题,不过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虚拟偶像概念的进一步普及,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仍在逐年增加,中国虚拟偶像万亿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市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