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出国的海外党,不是为了抛弃谁
   来源:科技传播站     2018年04月16日 02:07

上周,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朋友圈刷屏,阅读数迅速破了10w+。

英鸟君刚看到标题,就对文章产生了由衷的厌恶。

但处于好奇,还是点开看看吧,万一作者只是个标题党呢。

果不其然,又是贩卖焦虑、鼓吹危机感、大捧别人家的成功孩子那一套,只不过是蹭到摩拜被美团收购的新闻热度,触到了不少人的痛点。

对于这类“你看别人这么牛逼,你咋还不努力,你这个loser”的垃圾鸡汤文,英鸟君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就连这篇文章原文的评论区里,也有许多高赞评论不认同作者的观点。

就连大V也看不下去了,韩寒就在微博里开火怒怼。

如果说《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戳中了一些对成功充满渴望而又焦虑人群的内心,那么韩寒的回应,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老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拿来和别人比较的!”

《人民日报》也发文做了评价,其中这样一段话概括道:在每个人的坐标系中,需要超越的从来都不是同向而行的同龄人,而是一个个标注成长的过往节点,是属于过去的自己。

人活在世上已经不轻松,而呆在这个每天都要激烈竞争和对比的环境中,就算自己尽力不恐慌不紧张,看着忙碌奋斗的芸芸众生,也没法淡定。

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投胎失误,落在东亚这个对追求成功狂热到骨子里、集体利益凌驾个人之上的文化圈中,从还没出生就开始和别人比:

比父母学历资产社会地位,比母亲住的是怎样的妇产医院,比胎教,出生后比培养,比早教,比幼儿园,比学区房,比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然后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研究生、出国,再然后就是比工作收入职位、比车子房子、比彩礼、比伴侣、比创业……然后重复循环,就算死了还要比葬礼,比墓地。一条条鄙视链织成鄙视网,鄙视矩阵……

每天比比比,哪能不焦虑?

无数奸商、营销者、还有各种亲戚朋友都以“刚需”“给家人幸福的未来”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助长你的焦虑,他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你好。

但你到底过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你就是想追求高大上的人生,那就去奋斗,争取比过所有人。

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喜欢竞争,套现XX亿,我就想安安静静做个普通人,不行吗?

但是就总有人说:不行!

他们的理由是:

不发奋不上进怎么对得起抚育你的父母?

不努力不拼搏怎么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尤其是你的孩子)

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力争上游,落后就要挨打懂吗?

年纪轻轻就自甘平庸,活着有什么意思?

其实在这些贩卖焦虑人的眼里,成功、拼搏、不平庸……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有钱。

有人才华横溢,能吟诗作对,比如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夺冠的外卖哥雷海为;

有人从事科研造福人类但曾经多年默默无闻,比如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

有人帮助他人不计回报,比如资助了无数名困难学生的不知名好心人;

你是建筑设计师,不如通过炒房拆迁致富的暴发户受人艳羡;

你上过名校有学问,不如买得起学区房的同事让人眼红;

总之,不能当下套现暴富的,都是Loser;有钱几乎就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只想避开这个浮躁唯利是图的世界,过“佛系”生活。

难怪有人选择出国,并且不想回来了。

其实,能出国的人,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已经“抛弃”了同龄人的一帮佼佼者。

确实,大部分海外党,至少在学业或者家庭基础上高过国内的普通大众。

也正因为此,许多人觉得:海外党就应该把“凡人”甩得远远的,彻底抛弃平庸,活在云端之上…

但其实大部分海外党也是是普通人,并不是天赋异禀的旷世英才,出国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喝过国外的水,读过国外的书,不能让人脱胎换骨。

如果说“被同龄人抛弃”是一部分人的焦虑的话,那么“一定要抛弃同龄人”则成了一些海外党身上的压力。

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竞争,不是所有人都想出人头地。

是的,我在这里没亲戚没朋友,一开始语言也不是那么通,什么都要靠自己,美食不多,文化差异更是大……

但至少,在国外,没人唠叨我,没人逼我,没人因为你不够“成功”就鄙视你。在这里,如果你事事随大流,毫无个性主见,才会被鄙视。

尽管很多家庭早已脱离贫困甚至超过平均水平,但可能是国人居安思危、想富怕穷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除了钱仿佛没有其他追求,导致全民焦虑,钱成了焦虑根源,也成了缓解焦虑的有毒解药。

有钱的想变得更有钱,竞争的压力让人不敢喘息,甚至成了:只要有人比我好,我心里就不踏实……这简直就是一幅“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社会画卷。

人生是高考,优质资源总量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有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

但人生又不只是高考,不是只有一条出路,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依靠智慧、勤奋成为人生赢家,值得敬佩,但也并非是人人都要效仿的对象;本本分分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凡事尽到责任但没有更高追求,安安静静过完一生,也不应被贴上“Loser”的标签。

毕竟,我要过的是生活,而不是输赢。

韩寒 文章 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