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热潮已经慢慢再退去,从单车到充电宝,再到共享健身。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兴起、衰退、并购趋势,继2017年11月共享健身仓觅跑合并达卡运动后,4.19日又宣布合并小鹿悦跑。看似觅跑动作不小,但是共享健身这一项目并未获得共享经济这波热潮眷顾。
从共享单车动辄融资几个亿甚至几十亿来看,共享健身融资几千万,最多不超过亿元。尤其目前来看,整个共享行业还没有明确的可持续盈利模式!
健身越来越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市化的节奏生活,让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肥胖、运动少是很多都市白领在意的一件事情。从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常健身的人数将达到4亿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上涨,健身行业成为资本及众多创业者的大蛋糕。目前线下的传统健身房几乎开遍各大小区,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但是,传统健身房动辄上千甚至几千块钱的年费让很多年轻人放弃,而且还有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办了年卡次数不多,成本增加。共享健身的推出,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时间按次收费,时间自由、成本低廉,给了很多年轻人自由的选择。
跟据调研报告显示,投入一个健身仓的成本在1.5万左右,一天平均流水在50元左右,多的超过100元。基本投资一个回本时间8个月左右。投资小回本速度快,盈利能力强。看了以上分析,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共享健身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呢?
其实不然,从融资情况看就能看得出,基本没有太大的资本机构参与共享健身的投入。风险还是蛮大的。
首先健身理念虽然贯穿大部分人群,主要还是以上班族年轻人为主,这类人时间不固定,整体锻炼时间偏少。有一篇文章报道:“健身房办卡就是赌你不去”,其实说的也很有道理。大部分年轻人对于健身都是一时兴起,坚持下来的却很少。而且,对于共享健身房有一个诟病,就是缺少交流,几平米封闭式空间,在互联网时代,无社交的空间是不成立。而且投资虽然少,但是器械的折旧率与损坏率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必然成本将加大不少。
所以,共享健身的未来发展,还需要看这次觅跑是否可以摸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任何项目最终能否走下去,一切看盈利。不然,资金链的断裂也将是共享健身逃不过的劫。最终还是要看觅跑如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