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腾讯以抄袭起家,并因此举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在3月2日,马化腾更是成为了中国的首富,坊间一直戏称他为“亏出来”的首富。
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曾经的传说名存实,腾讯遭遇到重创。先是马化腾“闪退”华人首富,网友纷纷调侃,首富体验卡到期了。再是腾讯的市值蒸发了6500亿,目标股价被下调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禁深思,曾经我们熟悉的腾讯,如今怎么了?
种种迹象皆表明,表面看起来坚不可摧的腾讯,如今已经开始处于一个危险的边缘。而从以下几个迹象,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坚不可摧的腾讯帝国的崩塌,其实在意料之中。
腾讯帝国遭遇最严峻的情况
曾几何时,那只笑容可躬的小企鹅,占据了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伴随着企鹅的普及,腾讯商业帝国宣告崛起。在QQ用户减少的情况下,腾讯又创造出了微信来接替QQ。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失,既有的这两条渠道遭遇了流量的天花板。且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在头条,抖音等竞争对手相继诞生后,腾讯不再是那个不败的王者,开始遭到对方的狙击。
曾经被腾讯引以为傲的QQ帝国,逐步走在了崩塌的边缘。虽然腾讯及时做出了反映,发挥自己最熟悉的抄袭手段,推出了“微视。”但是在前者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情况下,微视还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么?
缺乏创新力和产品能力,抄袭所带来的弊端。
在大多数游戏玩家的心目中,腾讯代表的就是两个词:抄袭。当泡泡堂出现,腾讯赶制出QQ堂竞争。当冒险岛出现,腾讯赶制出QQ三国来竞争。一直以来的抄袭模式固然让腾讯获得了成功,但是也带来相当多的弊端。一种快餐式的发展,一味模仿,导致企业底蕴的缺失,核心竞争力缺乏。游戏板块,一直是腾讯的核心收益板块。抄袭,复制,收购的手段,也曾经为腾讯带来巨额的收益。
但是俗话说得好,要应对抄袭者,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推陈出新,让抄袭者跟不上自身的脚步。在看到绝地逃生的火热后,腾讯选择收购蓝洞部分股份,达成合作。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地逃生的同类产品不断出现。 当市场上涌现出更多竞争者,腾讯过去的抄袭手段,就不见效了。同时,固有的游戏模式,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以最近热门的英雄联盟为例,在看到英雄的火热时,腾讯选择复制出另外一款游戏,王者荣耀,并迅速投放到市场之中。在一开始,得益于英雄联盟的热度,王者荣耀成为腾讯的重大收益项目。但是好景不长,虽然目前依然稳居手游总榜第一,但是与鼎盛时期的超过9.5%的周活渗透率相比,在2018Q1的数据接近腰斩。
当腾讯固步自封,为了规避风险一味选择模仿出新时,同行们却在不断优化更新推出新产品与之竞争。可以遇见,未来腾讯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同时,雪上加霜的,还是抖音和快手的崛起,对于一直以游戏板块为主要收益的企业来说,他们的根基正在松动。用户正在花更多的时间投放在衣食住行上。此后,腾讯的游戏板块遭遇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该何去何从?
助手论,连接器理论,不过是一种美化,无法掩盖其依靠渠道垄断的本质
腾讯慌了。面对社会的指责,提出了助手论。腾讯并不是想涉足各行各业,只是想成为各行各业的助手。事实真的如此么?从MSN衍生出QQ,到微信,腾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通讯社社交平台;从微信支付到微粒贷,腾讯又开始涉足移动支付领域。再到后续,腾讯又开始涉足各种各样的领域。腾讯是机智的。
并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所以能持续分散投资,获取巨额收益。同时腾许是可悲的,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所以随波漂流。此时笔者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故事。“读书人偷书不叫偷,读书人偷书,算得上是偷么。”腾讯的操作,无外乎告诉大家,我这样做,算得上是偷么。当然不是,腾讯并非偷,只是穷途末路后的明抢而已。此时,当看到快手,抖音等崛起时,腾讯又如法炮制,开创出了类似抖音的微视,开启了自己熟悉的复制抄袭之路。
上文提过,如今的腾讯,的确开始慌了。市值蒸发,收益下降。曾经的盈利项目逐渐被市场所不认可,引以为傲的抄袭手段也难以奏效。如果用四面楚歌一词形容腾讯目前的状态,笔者认为可行。一个曾经的商业帝国,曾经的朝阳企业,以抄袭起家,即使受到市场唾骂,依然沾沾自喜。但是当市场更新换代过后,腾讯发现自己没有东西可抄袭,可模仿时,他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
于是,饥不择食的他像一只盲头苍蝇一样,选择热门的项目投资,以希望能达到扭转乾坤的局面。殊不知,此举并可取。在缺少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在一味抄袭的手段未能奏效的情况下,如今的腾讯草木皆兵,处于一种人人自危的氛围之中。市场在进步,同行在进步,腾讯却一直在退步。穷途末路之时,腾讯的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