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普地|生物圈
   来源:光明网     2018年05月18日 17:55

生物圈

生物广泛分布于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构成生物圈( biosphere)。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大气圈的下部到地下4200m深处,但是对地质作用有重要意义的是位于地表上(包括海水及海底表层)的动植物与微生物。

生物有机体中聚积有60多种元素,其中除O、C、H(总含量占98.5%)外,还有Ca、Na、K、P、Si、Mn,Mg、Fe,Cl以及其他许多微量元素。

生物是形成煤、石油、天然气及石灰岩、硅质岩、磷块岩等矿产和岩石的物质之一。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选择吸收某些元素,对沉积岩中一些稀有元素与微量元素矿产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如某些硅质岩中产有含Mo、V、U等元素的矿产。生物的活动能够造成有利的条件,使某化学物质沉淀及另一些化学物质迁移。例如,生物有机质分解可能形成一种还原环境,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中钙的化合物容易发生沉淀,铁的化合物发生溶解和迁移。另外,某些铁细菌进行的氧化作用可促使水中可溶性的Fe(OH)2沉淀,形成赤铁矿。

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石油形成过程示意图

矿物分解、岩石裂缝中植物根系生长能促使岩石崩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放出O2并制造有机物。植物大规模生长时,必须大量消耗CO2,将导致大气成分的变化,从而影响气候。

植物根劈作用使岩石破碎

空白

‘天天学普地’栏目内容摘录自

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输入

美术编辑:张 岳

校 对:于筱苒

生物 生物圈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