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全方位体验——ROG新品外设四连发
   来源:KoolShare论坛     2018年06月13日 13:47

前言

以往我们印象中的华硕,是一个板卡厂商。主营业务是主板、显卡之类的,顺便卖卖笔记本和路由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华硕的产品线也越来越丰富,从主机内部开始向外发展。不但有显示器、电竞外设,甚至还开始脱离PC,向智能家居发展。

四月底的时候,华硕在北京举办了“智游无界”——华硕2018开放平台新品发布会,更向世人宣布了他们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板卡厂商,而是一个能够为不同族群用户制定全面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外设类产品,桌面游戏四件套:

耳机——ROG Strix Fusion 500

键盘——ROG Strix Flare

鼠标——ROG Gladius II Origin

鼠标垫——ROG Strix Edge

开箱

首先来看下耳机ROG Strix Fusion 500

中文名叫做聚变500

从包装盒的背面可以看出来这款耳机的几个特点。由于是USB接口的耳机,所以内置了DAC和运放,都是来自于ESS的芯片。可以用手机控制灯光效果,虚拟7.1声道等等

包装盒的右下角还有特别注明了,支持PS4

Fusion500的这套包装蛮有创意的,两个直角梯形的拼接组成的外盒

内盒是分为两层的,上面是耳机和耳罩。下层是其他附件,其实也就是USB线和说明书

耳机的外侧经过镜面处理,看起来比较炫

作为ROG产品,败家之眼的LOGO自然是少不了的

耳罩一共有两套,分别是皮质和网质。

皮套虽然能够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但相对的也比较闷,容易出汗

所以天热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更换为网套

耳机的左右标识在内侧

连接处可以90度旋转,更方便放置

整个耳机只有一个实体按键,不是用来开关机的,而是开启或关闭虚拟7.1功能

一开始我还没发现麦克风,还以为没有呢,但一想作为电竞耳机不太可能没有麦克风。后来仔细看一下,发现隐藏在左前方,掰下来即可

左侧耳机上还有音频控制按钮,包括音量大小以及切换曲目,还有和手机软件进行灯光操作。这里的操作不是按键式的,大家所看到的这些文字和符号,实际上是一个贴膜,正式使用耳机的时候是要撕掉的。实际操作有点像手机的触摸屏,像四个方向滑动来进行操作,还是挺方便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暂停开始及曲目切换识别准确。但调节音量时一次滑动会将系统音量提升或降低四格,而Flare键盘的音量滚轮一次调两格,耳机这个音量调整跨度略大。

上秤量一下,383克,而之前一直在使用的耳机重量是300克。聚变500明显更重一些,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下面是键盘 Flare

说来这个键盘还有个小插曲:

发布会现场坐在我前排是也是咱们的论坛的版主——sanghua。当台上华硕电脑开放平台中国区总经理俞元麟先生开始介绍这款键盘的时候,我和sanghua讨论了一下它究竟会是什么价格。我的观点认为,前一阵内存和显卡的疯涨带动了整个电脑及周边产品的价格上扬,就在几分钟之前还发布了两款贵得吓人的显示器,而且这个键盘还是原厂RGB轴,参考之前Claymore的发布价格,这款Flare键盘恐怕要朝着2000元去了。sanghua确认为这东西毕竟是个键盘,即使算上ROG的品牌溢价,最多也就1500。后来事实证明,他说对了。

包装盒背面依然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包括灯光效果,全键无冲等等

内盒这个质感,颇像其自家的显卡内盒

键盘真身

手托,无处不在的ROG LOGO

背面做了防滑处理

附件中的信仰贴纸

Flare键盘虽然没有采用超窄边框设计,但右上角空旷处设计了一个透明LOGO,整体看起来也并不臃肿

无孔不入的败家之眼,连平时不见天日的背面都有

侧面看来,虽然不是完全的悬浮式键帽,但相比一般键盘,键帽还是有一定的升高,也是为了灯光好看一些

左上角的多媒体区,那个音量滚轮的阻尼设计做的不错,滚动起来不会失控

这个透明的LOGO是可以替换的,开机之后会被RGB灯光打出各种颜色。出厂默认是败家之眼,而发布会上则是RW战队的LOGO

和许多键盘一样,Flare也额外提供了一个USB2.0接口,同时也多了一个插头。这个设计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并不太喜欢这样的设计,因为这个USB接口我基本用不到,而且还导致键盘的线缆变粗,不容易理线。当然如果用得到这个接口的话,还是可以的。

USB接口经过镀金处理

空格键采用了卫星轴设计

键帽是做过类肤质处理的ABS材质

原厂RGB红轴,当然还有其他轴体可供选择

下面是鼠标ROG Gladius II Origin

也就是大G二代竞技版

继承了以前可更换微动的光荣传统

全家福

鼠标正面看起来还比较朴素

侧面也只有两个按键

采用了右手适用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滚轮上在花纹,既可以装饰又可以防滑

鼠标重量约为111克

原配两条数据线,分别是一米长和两米长

接口也都做了镀金设计

还有一个网布包,应该是外出的时候装鼠标用的

但是这个包有点小,装数据线还行,装鼠标有点装不下

还附赠了两个欧姆龙微动开关

最后是鼠标垫ROG Strix Edge

这是一款布垫

和平常的鼠标垫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他的方向不同。以往的鼠标垫是水平方向的,而EDGE是垂直方向的。当然非要说牺牲美感把他横放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缝合工艺比较细致

背面的处理

软件与灯光

键盘和鼠标共用一套驱动软件Asus Armoury

首先是键盘方面,可以将键盘上任意按键自定义为功能键。还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配置文件中切换。

在非Aura Sync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对键盘的灯光效果进行设置

鼠标方面,首页也是自定义按键和配置文件切换

性能页我们来可以自定义DPI,最高可以12000,那已经不是我可以掌控的了……

还有刷新率和响应时间等参数都可以在硬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设置

灯光设置

校准功能可以针对不同的鼠标垫表面进行调优,软件内置了自家鼠标垫的选项,我们直接选择EDGE就好了

下面三个是键鼠共用页面,宏录制,也就是把你一段时间内的键盘鼠标操作进行记录并回放。

这里的同步功能只能同步键盘和鼠标两种,如需和其他设备同步,需要ASUS AURA软件

统计数据功能可以在点击开始录制之后,记录并统计APM以及这些常用按钮都被按过多少次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竞就和灯光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现在的外设要是没有灯光,你都不好意思说是电竞产品。当然我是不讨厌这样了,作为外貌协会成员,灯光自然是越漂亮越好了。

近些年RGB灯光慢慢进入主机和外设之中,随之而来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不同种类的RGB各自为政,让整机看起来杂乱无章,并无美感可言。此时板卡作为主机的最核心组件之一,勇敢地站了出来,各大板卡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灯光同步标准来统领主机及周边的各种RGB灯光。其中华硕的AURA SYNC也就是神光同步,由于起步较早而且销量最高,所以获得了更多的第三方厂家支持。而且华硕从主机板卡到外设键鼠显示器,除了机箱电源以外几乎全制霸,ARUA SYNC也为自家产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灯光解决方案。

如果想要同步自己的ASUS设备,那么建议去下载最新版的ASUS AURA软件。因为主板带的那个版本可能不支持新出的产品,比如我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误以为主机无法和外设进行同步。

如果你已经下载了最新的AURA软件,却仍然没有发现你的外设该怎么办呢?看右上角有一个很隐蔽的刷新按钮,点一下就好了

此处有一非常让人不爽的设定,一旦这套键鼠开启AURA SYNC模式,那么Asus Armoury软件将不可用。也就是说想要设置键盘鼠标,需要先关闭同步。不仅如此,在Aura Sync中设定好的灯光效果无法固化,键盘鼠标在电脑重启之后会脱控,耳机和板卡就不会,此处严重差评。

鼠标,果然还是和自家的鼠标垫比较搭配

调暗一点外部灯光

耳机只有耳罩的后部有灯光

键盘的侧面也有光条

正面看起来光还是比较强的

空格键上这个REPUBLIC OF GAMERS居然没有做透光处理,让我有一点意外

上面说过的可替换LOGO,自己可以弄个亚克力雕刻的LOGO,按照这个大小裁剪一下放上去

这个鼠标垫,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当外部光线较暗,再配合上键盘鼠标的灯光之后脱胎换骨,为键鼠做了一个完美的绿叶。

下面这两个GIF是Aura Sync众多的同步效果之二,可惜GIF只能显示256色。实际要比这个gif漂亮得多

总结

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无缺的,下面说一下这套外设这几天来的使用体验,个别地方可能稍显主观,仅供参考吧。

还是一个一个来,先说耳机

这个耳机简单的让人诧异,一般高端的usb接口耳机都会附带一套驱动或者说叫做音效管理软件,而聚变500却什么都没有,官方网站上也只有一个固件和一个调灯光的软件。

皮套虽然隔音效果更好,但是会比较闷,所以我更喜欢网套。

虚拟7.1的定位效果很不错,在游戏和电影中表现非常优秀,之前用K712pro只能听见枪声,完全找不到人,用聚变500就很容易找到。

音乐方面表现一般,低音过重,中高音不足,这几乎也是所有电竞耳机的通病。可能是我要求过高了吧,毕竟这是一款电竞耳机,术业有专攻,之前用的耳机是AKG K712pro,我拿Hifi耳机来和他比音质,实在是有失公平。

重量稍重,但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因为追求更好的隔音效果导致耳机带上去感觉偏紧。

然后是键盘

Flare这款红轴也保持了和其他原厂红轴键盘相似的按键手感,红轴和茶轴是我比较喜欢的轴体,在这一点上比较对我的胃口。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喜好来选择轴体。之前跟风入过一把银轴键盘,是谁家的我就不说了,打起字来简直是噩梦般的体验。。

键帽和正面上壳都经过类肤质处理,手感细嫩舒适

线缆又粗又硬,这点我不喜欢

驱动程序功能丰富,每个按钮都能自定义

之后是鼠标,这套外设是一起到我这里的,相比键盘和耳机来说,鼠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看起来很廉价,外观不出众,材质也没什么特别

上手通电之后让我惊讶不已,摸起来远远比看上去好得多,左键的回弹相当的带感,侧边拇指持握处的防滑纹理也比较舒适。

功能键偏少,如果可以在加两个,或者滚轮横向就好了。

鼠标默认的灯光效果的跑马灯速度太快,连我这样的灯光爱好者都有点觉得烦了,需要用驱动或者AURA修改。

定位和操控还是不错的

最后是鼠标垫

首先这个垫子偏薄,所以铺在桌子上感觉有点硬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得益于这个垂直的设计,可以将这个鼠标垫往外放一点,让鼠标垫的下半部分垂下桌面,这样就不会被桌面的边缘硌到手了

中间硕大的败家之眼在鼠标的灯光映照下还是很有味道的

我想我可能找到了一个拍小件照片的好背景了……

鼠标 耳机 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