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夏天,一场风靡全美科技界和职业运动员界的冰桶挑战赛盛行,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跟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全都不惜湿身入镜,这些硅谷的科技人,飞蛾扑火似地牺牲演出,其实全为了慈善。紧接着蔓延至国内互联网圈,演艺明星圈。小米董事长雷军,百度CEO 李彦宏、台湾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香港天王刘德华等也接连完成挑战。。。
“冰桶挑战赛”(ice bucket challenge),这个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为公益协会捐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的目的。
每年的6月21日为"世界渐冻人日","渐冻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少见病,"渐冻人"对很多人甚至是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然而,它却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列的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由于缺乏认识,很多"渐冻人" 处于"孤军奋战"的位置,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诊治。
因为患者的身体像被冰雪冻住,从腿,手到控制呼吸的肌肉渐渐不受控制,由此被称为“渐冻人”。每天目睹自己走向死亡,从出现症状起,五年死亡率约70%。
“渐冻症”(ALS),其实本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导致肌无力、残疾和最终死亡的持续进展性神经变性疾病,全球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教授就是一位ALS患者。
神经元(或神经)其实是一个细胞,它有一个细胞体和很多伸向四周的“胳膊”和“小触手”,神经元就相当于人体内的电线,它们接受身体产生的某种信号,将其转化为电脉冲,沿着神经纤维(轴突),发送脉冲,然后传递到另一神经或到肌肉,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信号无法传递到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肌肉就不能正常工作。
渐冻症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初步发现由遗传因素、中毒因素、病毒和免疫因素等多重原因造成。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所谓变性疾病从定义上来说就是神经细胞原因不明地丢失,而运动神经元病是运动神经细胞不明原因地逐渐减少。
ALS起病隐袭,首发症状75%的患者在四肢,25%表现为球部症状。通常最先出现手不对称性肌无力,扣钮扣、用钥匙开门等手部动作不灵活,握力减退。起病年龄差异可以很大。正常40—50岁起病,但家族性ALS的起病年龄较之散发型ALS年轻10—14岁。10%的病例40岁以前起病,5%在30岁前起病。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 ALS 还不能被治愈。
虽然ALS目前仍无法治愈,但规范治疗、科学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让病情发展得慢一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早诊断和早治疗尤其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使用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外(如:利鲁唑、依达拉奉),还包括胃造瘘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病人的家属也要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些生活的希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