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造车的,一个做微信的,吉利和腾讯怎么都看好高铁?
   来源:京比特     2018年07月13日 12:35

就没有BAT不做的业务----这些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市场带来的就是这种印象。好吧,我们已经习惯了走到哪儿都看到BAT们的身影。然而7月5日传出的消息还是让大家感到诧异:做微信的腾讯跟造车的吉利控股,居然联手进军高铁市场了。

这两家宣布成立“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以高铁动车组为基础的WiFi平台,为广大高铁乘客提供互联网出行服务。这个新成立公司中,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51%的比例处于控股地位。其余的49%股份由两家占有,吉利控股占39%,腾讯持股比例为10%。铁路向来被市场评价为“传统行业”,这个新动向是否表明铁老大也要全力加入“互联网+”的潮流?而吉利、腾讯这两家看起来经营范围差别巨大的企业,又是怎么不约而同看上了高铁这个领域的?

国企混改的机遇

铁路企业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并且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重中之重。这是早已定下的政策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铁在硬件资产上早已经成为一个巨无霸。截至2017年为止,我国高铁里程已达到2万5千余公里,世界上所有高铁总里程有66.3%都在中国,年发送旅客量也达到了17.1亿次的惊人水平。

但在硬件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同时,无论旅客还是中铁管理层,都对铁路提供的服务仍然有不满意的地方。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实现混改,借助社会上先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是铁路部门实现“互联网+铁路”的战略方向。这就为腾讯、吉利的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流量,流量,流量!腾讯的想法

腾讯最重视的始终在于“流量”二字。有关这次参股高铁wifi平台的目标,马化腾近日在一个论坛上有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中国的铁路以及高铁,是物流、人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平台,但是传统的铁路经营模式却很难将这三者聚合起来,腾讯本次参与,目标就是要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人流的高度融合,最终打造出“高铁数字经济共同体”,最终甚至有可能把高铁做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在这方面腾讯早已开始了初期尝试,他们与哈尔滨铁路局正在试用LBS大数据技术来预测客流,帮助管理层调度资源。

另外,12306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现在也增长到了3600万之巨,新推出的12306小程序短时间内就积累了超过1千万用户。可见与高铁相结合会给腾讯带来巨大的流量潜力。吸引腾讯注意的还有旅客在高铁上的停留时间。只要进驻了高铁wifi平台,腾讯就能够将包括文化娱乐、智慧零售等服务成规模地推出去,这个市场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除流量因素之外,马化腾还提到了与高铁相关的一个词汇“智慧交通”,这实际上就是市场热议的“互联网出行”概念。

而这个概念,正是吸引另一个合作者吉利控股积极加入的原因了。

着眼于“互联网出行”,吉利的目标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吉利控股的经营状况近两年来非常理想。7月11日刚发布的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公司经营利润实现了同比50%的增长。今年6月其汽车销售增长约45%,业绩相当亮眼。手里有足够的资金是吉利控股入场的底气,那么他们到底希望从这个新业务平台得到什么呢?

业内人士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名字“曹操专车”。其实造车业绩突出的吉利,早就在互联网出行领域里开始布局了,曹操专车就是吉利旗下的网络出行平台。

在这个领域里,吉利想要做到的就是实现“一站式出行服务”,并且再将其延伸到“生活服务”的范畴中去。高铁的客流、 信息流,当然是吉利极为看重的资源。吉利相关部门在谈到这次合作时,提出的场景是这样的:----旅客只要在APP界面上点击一下,就可以有专车接送往返高铁车站,并顺便实现各种生活服务的预定。

非常明显,无论是造车的吉利还是做微信的腾讯,他们都看中了高铁庞大的人流、信息流和物流优势。实现人、车、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把高铁打造成数字化的智慧服务平台,是他们共同的想法。至于具体如何做到,互相之间将如何协作,我们拭目以待吧。

腾讯 高铁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