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们脑子好使,在科技上也出过糗
   来源:欧兜唛唛     2018年07月18日 06:19

科学家们脑子都这么好使,有没有在科技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尴尬的事情吗?你别说还真有,而且还不少呢!

泊松亮斑

西莫恩·德尼·泊松(Simeon-Denis Poisson 1781~1840)是法国数学家、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可以说对积分理论、行星运动理论、热物理、弹性理论、电磁理论、位势理论和概率论都有重要贡献。

西莫恩·德尼·泊松(Simeon-Denis Poisson 1781~1840)是法国数学家、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可以说对积分理论、行星运动理论、热物理、弹性理论、电磁理论、位势理论和概率论都有重要贡献。

但是这样一位非常厉害的科学家,却尴尬的收获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现象“泊松亮斑”!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物理现象,这可是无上的荣誉啊,为什么说非常尴尬呢?

在19世纪的时候,学界对于光的本质存在着争论,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光的本质是粒子,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光的本质是波动。

1818年法国科学院搞了一次征文比赛,年轻的科学家菲涅耳兴致冲冲的交出自己的论文,泊松当时已经是大科学家了,他在本次比赛中担任评委,在看到菲涅尔的论文后,泊松通过计算,认为根据菲涅耳的理论,应当能看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在光束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由于光在圆板边缘的衍射,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央应当出现一个亮斑。在泊松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泊松宣称,他已驳倒了波动理论。

不甘示弱的菲涅尔按照泊松提出的要求,做了这一实验,结果圆板阴影的中央的确出现一个亮斑。

这个脸打的如此之快,后人戏剧性地称这个亮点为泊松亮斑。

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是量子物理中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在量子物理中,认为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但是一旦被观测后,微观物质就发生变化,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

薛定谔提出了著名的猫的实验: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在电子控制的锤子砸碎装有反射性物质的瓶子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在打开盒子之前,这只猫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猫是死是活。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

但是随着科学家的探索,“薛定谔的猫”却越来越被证明了。1957年,著名物理学家休·埃弗莱特提出的“多世界诠释”理论,即,当人们观测薛定谔的猫时,箱子里的猫分裂成为两个独立的世界,一个世界里猫死了,一个世界里猫活着……

这一理论顿时引起了科幻界的热烈欢迎,多元宇宙、多元世界科幻小说层出不穷。薛定谔老人家没想到自己提到的讽刺理论竟然成真了,薛定谔的猫也步了泊松亮斑的后尘。

索尼电饭锅

1950年,索尼公司鉴于大家做饭还要烧火,于是想出利用电能,发明用电做饭这一概念,为此,索尼研究了整整6年,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是并未研发成功。为什么呢?

原来索尼一直在研究用哪一种木头来做导电材料,才能更好的煮饭。但不管哪种木头做的电饭煲根本不能持续投入使用,因为木料材质不耐热,控制不好就容易引发火灾。

最后,找不到合适木头的索尼只能宣布放弃这一项目。

然后,日本的另一家公司“东芝公司”接替索尼开始研发电饭锅的项目,结果东芝人并没有和索尼一样在木头上纠结,东芝直接把木头外壳替换为金属外壳,于是就研制成功了。。。

1956年圣诞节前,东芝公司开始售卖电饭煲,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买了20万台。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东芝公司几乎垄断了日本的电饭煲市场;

而回过头来看最先研制的索尼,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涉及与电饭煲有关的项目。

索尼 理论 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