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凌晨,月全食今年二度光临。
此次月全食初亏发生杂2时24分。此时,月亮会缓缓走入地影,逐渐收敛银色光辉。
食既3时30分,月球已经完全进入地球本影中,黯淡悬挂在天穹。
食甚4时22分,月球表面会呈现出暗红色。
月全食示意图
这其实是大气层玩的一个“小把戏”。一般观察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而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只有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打到了月亮上,而波长较长的红色光线穿透力强,更容易完成这次“折射之旅”,并进入人们视野。所以月亮此时更多呈现出红色、咖啡色等。
法国天文学家丹约翰还曾制定出月全食的目测标准,一共分为5个等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月球;1级,暗的月食,略有灰色或茶色,月面的细微部分不易辨认;2级,月面呈暗红色,略带灰色或茶色,影子中心有些暗色斑点,外侧相当明亮;3级,砖色的明亮月食,影子中有明亮的灰色,有一段段的黄色带;4级,铜色或带红的橙黄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
生光5时14分,全食结束,红色逐渐退出“月宫”。
复圆6时19分。
与今年初的月全食相比,此次食甚发生在凌晨,因此即便天公作美,观测条件也不如上次。
另外,所谓月全食,其实跟所谓千年一遇、百年一遇、奇观等不沾边儿。一年最多能赶上三次月食。
至于所谓近地、远地,亮度等,其实用肉眼观测很难感觉到光亮的差异,即使是超级月亮最多比往常亮度提高10%到30%。
记者 | 刘冕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