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站运行人员在为运行做调试-各热源电厂启动热网循环冷态循环 各...
王强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供暖系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采暖热力站作为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效率、运行成本直接影响到整个供暖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经济效益实现。当前我们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鼓励供暖系统大力开展运行调试和节能改进,从而为构建节能环保供热体系,降低运行成本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与节能改造进行分析。
[关键词]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节能改造;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32;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160-02
1 采暖热力站规模的现状
就拿某公司居民供热采暖系统举例,此采暖热力站现如今已有几座低温水直供式的热力站,为附近工作和生活的几万户居民提供热能,这些住宅楼多达上千座,供热面积高达几百万平方米。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大概估算出此公司的实际供暖标准,这个公司的这几个热力站大都规模宏大。由于此热力站规模宏大,所具备的管线也比较长,整个热力站供水系统的水力无法达到相应的平衡,热能通过管道到达用户那里,大多都不够稳定和均衡,继而导致人们无法对热能进行高效的利用,造成了热能的浪费问题严重。
2 采暖热力站热能分布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来探讨和分析热能不平衡现象的规律。假设供暖站所有用户的散热器水温通常情况下都是九十摄氏度以上,一般回水温度不能低于供水温度二十度以下,室内供人生活和工作的適宜温度为二十摄氏度左右,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推算出不同的用户实际所需的供水量和供热量以及室内温度实际为多少。
在进行管道平衡水温的具体控制时,可以按照管网的阻力大小进行运算,如果整体模型结构出现偏差,那么就会导致不同的热力结构之间出现混合供应的情况。或者按照输出范围进行调整,供热量的比例都会同比下降,同时热量大幅度下降。在进行对流混合比例的整体平衡运算时,必须结合有效的室温参数,来进行流动区域的混合对比,或者在管网结构的要求下,结合流动压损结构的具体参数,在对应的变量范围值内进行控制,按照流动阻力的比例,来协调主支管线和不同阻力之间的对比,确保热网供应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具有特征值的参数进行对比,来准确反映出整体结构与阻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对应的供热管道进行控制,按照流动阻力平衡大小的结构,保证对应的温度要求。如果主支管道出现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运行调试中的流动压力大小。这种变化趋势对目前的热量供应关系来讲是具有很大帮助的,能够有效提高热量参数的比例,并且通过平衡流动压损结构和主供管道的供应关系,来正确反映出供热管道的压力大小,确保热网在均匀范围内的供应范围,或者按照对应参数的调整进行控制。
3 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与节能改造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采暖热力站,规模较大、运行效率较低,耗费成本较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在不改变供暖效果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运行调试控制和节能改造,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并且改善供热不足和供热浪费等供热不平衡的矛盾,进而在公众供热需求和节能环保运行方面实现“双赢”。总之进行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与节能改造,是必然趋势。采暖热力站只有及时转变观念,创新工艺方法,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改造工艺和节能控制措施,结合热力站现状进行适当地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高竞争力。
4 供热站系统运行原理
4.1 二次管网计费方式为热计量方式
若是二次管网的计费方式属于热计量方式,对于循环流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采用变流量控制方式进行调控,则对于系统供热量进行控制时,所采用的调节参数应当是供水温度。依照质量并调方式,设定二次管网中供水温度值和室外温度值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将其输入至调节装置之中,通过变频装置对一次管网之中的水泵电机转速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调节一次管网流量的目标,这样能够确保二次管网中的供水温度值始终保持固定。
4.2 二次管网计费方式没有使用热计量方式
若是二次管网的计费方式没有使用热计量方式,循环流量也没有采取变流量方式进行调节,此时在二次管网之中循环流量一般会比设计循环流量高很多,要是仅仅对二次管网中的供水温度值进行调节,则不能有效的确保供热系统得以有效调节。这是由于若仅仅对二次管网之中的供水温度加以调节,也就代表了二次管网中的循环流量维持不变,不过,此时在二次管网之中循环流量一般会比设计循环流量高很多,从而导致供热系统的供热量会有所超标。这种情况下应当将调节参数设定为二次管网的供回水平均温度值。这是由于二次管网的供回水平均温度值是室外温度的单值函数,和二次管网之中循环流量大小不存在关联。我们仅需要把二次管网中的供回水平均温度值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此时的供热量也定能够达到供热需求。不过,在对二次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要较仅仅调节二次管网供水温度存在更大困难。这是因为一般二次管网均会存在一定时滞性特征,现在测量得到的回水温度值,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实际二次管网回水温度值。
5 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和节能改造前的基础工作分析
在对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和节能改造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测试和诊断等基础工作,通过开展现场测试和节能诊断以及数据分析等活动,找到影响节能运行的影响因素。具体工作包括。
5.1 开展现场测试与节能诊断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采暖热力站现场二次管网水力平衡检验、站内一次侧和二次供回水温度测定、水泵流量和运行效率测定等,根据测定结果和运行统计数据,分析节能情况,提出节能改造具体方案。
5.1.1 二次管网水力平衡问题检测
在采暖热力站整个供热环节都存在水力不平衡问题,主要原因是热力站距离远近不同而产生的供热差异。距离换热站较近的用户,供热充足,室内温度太高,对于距离热力站较远的用户因为流量不够而产生供热不足的问题,导致室内温度达不到供热标准问题。这种热冷矛盾大大影响了供热用户的满意度。供热不平衡造成供暖资源大大浪费。(以上现象)主要是由于供暖系统的水力不平衡引起的,所以要进行二次管网水力平衡情况检测,找出供热不足的不利支路,从而更好地运用节能技术进行优化改进。
5.1.2 水泵测试与节能问题检测
当前很多水泵都没有实现变频处理,所以会导致供水温差波动较大,所以要对水泵的运行效率和情况进行测试,并进行科学计算,从而在更换水泵和改进水泵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变频改造。
5.2 进行气候补偿可行性分析
当前采暖热力站一次侧供水温度与压力,是根据大热网系统实现集中调试的,所以供水温度和供水的压力与供水的室内外温度会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是由人进行调节控制的,所以要对同一室内外温度下进行调试操作,找到水温变化规律,并适当地安装气候补偿控制设备,从而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
6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在对采暖热力站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就要根据运行参数和诊断数据进行供热系统分步改造,从而达到节能目标。具体改造措施有:
在供热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保证供热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安装其他设备,避免影响供热进程。
6.1 完善热计量
热力站的热计量设施不完善,生活热水供热和采暖供热共用一台热量表,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并安装了采暖供热计量分表。流量传感器安装在一次侧回水处,在一次侧供水和回水安装了温度传感器,通过积分仪计算出热量消耗。
6.2 水泵进行变频调节和控制
在每一个供热系统的二次网循环泵上安装变频器。同时要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设计要求安装一定的设备,从而提高监控水平,保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实现节能的目的。
6.3 气候补偿控制调节
室外气温参照可采用实时数据、10分钟平均值、小时平均值或天平均值。由于市政大热网不稳定,采用一段时间的平均值可减缓室外气温随机波动对供热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水泵变频温度按照室外气温设置,仅在供暖初期和末期低频率运行,节省部分电耗。
设置了大风降温预警模式。
7 采暖热力站节能改造后的运行调试控制手段
通过对采暖热力站进行节能改造之后,还需要对改造后的节能运行系统进行控制,从而确保节能改造效果,实现低成本、环保性运行。
一是要对温度实现自动调节控制。二次侧始终有一个稳定的供水温度,安装电动调节阀从而保证换热器一次侧供热量稳定,一旦发生超限制情况,就要启动控制调节系统自动化控制机制,通过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闭程度来调整一次热媒的流量,进而实现供热均匀。
二是要对循环水量实现自动调节控制。技术人员要对循环水量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分阶段改变流量的方法进行控制,将室外温度设置标准限值,一旦超过限值,循环水泵就要启动变频运行装置,从而控制循环水量大小,进而保证热能稳定供应不中断,不浪费。
三是控制水压恒定系统的稳定。根据水循环系统和供水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通过采取变频调速补水定压、连续或间歇补水定压等方式保持水压处于恒定状态,进而减少对管网造成太大的压力,从而实现持续节能供热。
结语
总之,采暖热力站运行调试和节能改造工作是适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必然选择,由于采暖供热系统的复杂性,所以要循序推进。为了更好地实现供热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就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节能改造,通过对影响热力站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分析供热参数,在进行全面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设备、优化技术等方式提高热力站改造效果,进而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采暖热力站高效、节能、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马磊.热力站热计量节能改造效果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2] 郝伟.北京地区集中供热热力站能耗现状及节能效果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3] 陈青峰,童灵,傅铭峰.热力站节能控制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6,43(07):763-767.
[4] 賈玲玲,李伯刚,苗青.热力站无人值守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J].区域供热,2016(0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