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doc
谷明日
[摘 要]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些许感悟与思考,现总结一下,希望能对今后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理教學;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207-01
由于课程编排的缘故,高一新生入学之后,首先接触和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知识是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最难(没有之一!)以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同时涉及到较多学科内容,如几何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这就决定了这部分知识是高一新生相同学段所有学科之中最难学习的科目,比相同学段的数学和物理学都难懂、难理解。这样就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处理这部分知识呢?
一是可以重新安排教学顺序,这在目前所见到的相关报道中基本上没有学校尝试过,因为后面各章节的内容都与本章内容相关,或以本章知识为基础,故此路不通;
二是可以通过降低知识点的难度,降低练习题的难度,在月考和日常练习中尽量化繁就简,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是目前大部分老师和学校通常采取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也是采用的此法。虽然,知识点的难度和练习题的难度降低了,但这种降低不是随意、无底线的降低,而是只要练习中出现的,难度较小的都要补充和讲解。如果难度较大,或者是一些高考题或模拟题,都要该删掉的则删掉,不能删掉的则降低思维难度。
为什么这样处理?既是考虑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还考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考虑了文理分科或者选课的需要。理科学生学习到这个难度,参加河南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应该没问题;文科学生们即使一时还没有完全理解,还可以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还是在复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拔高的,复习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阶段和途径。
如我等教学时间较长的“老”教师,积累了一些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随时随地地让学生积累下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符合自己特点知识点的总结,同时也注重吸引他人的、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总结。如在学习太阳系八颗行星时为了便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我借鉴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又增加了个人思维习惯,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且易于理解和识记的规律——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绕外边;本人自己总结和归纳的规律也不少,如“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越过日期分界线,自然加1人为减”,“暖锋前冷锋后,锋面气旋在两侧,东侧暖西侧冷,南北半球都相同”;改编别人的规律有“北8南0赤道逆,季风洋流要牢记”等等。既要吸取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又要增加自己的思维成果,不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教学风格不同,语言特点不同,但要吸取各家所处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逐渐建立一种分析综合题的思路与思想,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不断树立“因地制宜”、“身临其境”、“换位思考”的思想。例如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37题(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植物数量较少的原因。分析该问题时,考生试着置身于勘察加半岛之上,从该地的纬度位置——中高纬度、气候寒冷而漫长,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生存环境恶劣;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适宜动物生存的空间较少;土壤——土壤贫瘠、肥力低,植被——北部发育苔藓、南部生长森林、植被较为稀少,植食性动物的事物来源不足,从而导致该地不仅地广人稀,而且地广动物也稀少。大致与教材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
课本在高考复习备考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考试卷中的知识点虽然不能完全对应于课本中具体章节,但大多数知识点都能从课本中找到其大致所处的位置或者相关的位置。这正是体现了高考命题思想——侧重于能力考查,亦即高考试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主导命题思想。鉴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课本的重要性,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先阅读课本、分析课本,然后又跳出课本,总结课本内容体现的理论、规律,最后通过适当的联系题强化课本知识点、熟悉课本知识点,并适当拓展其深度与广度。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在完善知识网络的同时,继续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熟练程度,甚至达到基本会背的程度也不为过。课本对于高考考生而言,其重要性有:一是可以分析出试卷中知识点的出处,更好地理解和灵活地而准确地回答问题;二是可以从课本中积累地理术语,规范答题;三是不断树立心理优势,增强临考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与学习的能力等等。
规律便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思路与思想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们在复习备考中不断应用与强化,最终强化学生们的能力,这正是我不懈奋斗的目标与动力!!!
个人简介
200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之后任教于省级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长期从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自我反思,通过外出学习与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实践;在多轮次担任高三毕业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研究历年高考命题趋势、积极主动地创新性的组织高中学生的复习备考工作,在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备考思路和迎考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