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组建设与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doc全文 教育文化 在线文档
焦鸿毅 吕传智
[摘 要]班组是矿井的基层,是矿井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班组建设工作,提升班组的自主管理水平,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能的生产单元,保障矿井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煤矿班组建设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煤矿;班组建设;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73-01
一、做好煤矿班组建设工作的实际意义
1.1 科学的班组建设能弘扬发展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
班组是企业文化实现和发展的重要阵地。据此,煤矿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得各班组能够从成员实际情况和生产工作氛围出发,提炼形成独特的班组文化,为企业文化添砖加瓦,促进企业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2 科学的班组建设能推动煤矿企业整体发展
一直以来,班组都是煤矿企业的必要组成部分,为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载体支持和团队保证。在煤矿生产工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初期规划、方案实施、安全把控、人员配置等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的结果质量,这就需要各环节的责任班组加强科学建设意识,通过创新改革班组管理方式,提高班组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便实现生产目标的高质量呈现。
1.3 科学的班组建设为煤矿人才培养提供了环境条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動力源泉,而科学的班组建设对于企业人才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许多煤矿基层员工怀有巨大的工作潜力和工作抱负,此时班组将成为这些人发光发热的重要舞台。基于此,煤矿企业领导者通过对班组这一小型行政单元进行观察和培养,即可发掘和提拔出优秀的各类工作和管理人才,继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优秀员工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为企业发展做出更有力的贡献。
二、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把班组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先进的班组管理文化,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班组教育培训和规范化管理,突出班组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持续、有效地加强班组建设,切实提高班组长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的五种能力,高质量地建成一批团队建设好、责任落实好、学习技术好、安全质量好、任务完成好的“优秀班组”,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能的生产单元,保障矿井安全、稳定、和谐发展,争创全省先进班组。
三、煤矿班组建设在实际中的应用策略
3.1 明确班组工作定位,为煤矿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新时期,煤矿班组在工作中应结合自身属性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并围绕当前的工作重点从细节入手,实现多班组共同繁荣进步,为煤矿企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现阶段,煤矿工作环节共有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瓦斯抽放等,其细化出的班组类型则更加多样化。例如,在综采检修班组中,成员有采煤机检修工、三机检修工、支架检修工、泵站检修工、超前支护工、控制台电工等多个工种人员,班组长要对各工种成员进行详细的任务规划和交流,保证其做好本职工作,防止无故旷工、越权等事情的发生。
3.2 要切实注重发挥思想工作优势,提高班组综合管理水平
要按照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要求,“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推行”的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要从建章立制和完善生产记录等基础资料入手,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重点,以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班组工作正常运转为目标,进一步增强班组执行力。要把加强管理与教育职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班组管理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实现职工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促进班组管理科学化。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行为也不可能规范。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班组的管理才能逐步制度化、标准化。整套制度的建立健全,就会逐步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二是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班组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安全检查员、质量监督员、群众安监员和瓦斯检查员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推行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结合矿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安全内控体系建设活动,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提高职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四是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的作用。明确职责,坚持把查找隐患、制止“三违”作为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班组长不违章指挥、班组成员不违章作业、所有人员不违反劳动纪律。要提高文化素养,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班组建设,努力培养符合时代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班组,增强班组建设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3.3 健全机制,强化考评,筑牢班组建设根基
从健全机制制度入手,丰富工作内容,全面抓好落实。坚持从严规范班组管理。慎重选聘业务熟、威信高的职工担任班组长,增强班组长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班组长例会”,每半年组织一次班组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形成“矿井总体负责、区队直接负责、班组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施班组结构工资考核,将安全、质量、任务和学习等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使考核始终贯穿于班组建设全过程。明确责权突出作用发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井带班、跟班值班、安全包保责任,严把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班组长有权根据区队生产作业计划和本班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部署,确保正规循环作业。授权班组长按照“按劳分配”原则,依据安全、质量、生产等指标完成情况,掌握班组职工收入分配,提高班组长威信。强化激励提升工作效能。名誉上激励,广泛开展“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竞赛活动,严格对照评选标准,大张旗鼓命名表彰。政治上激励,坚持推优评先向班组长倾斜,将优秀班组长列入重点培养和发展对象。经济上激励,根据考核条件及考核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发放班组长岗位津贴,有效调动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3.4 班组安全环境的建设
班组安全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班组安全生产现场的管理;二是班组安全建设氛围的管理。生产现场管理是直接关系到班组安全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个干净整洁、齐整有序的现场环境,可以有效的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经过多年以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有了显著的进步,有效的促进班组生产现场的管理。班组是生产经营工作的最直接参与者,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直接受益者,因此在班组这一层面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煤矿加强班组建设,旨在通过全员参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同样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打造卓越的班组安全文化,一方面利于制度建设,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把每位员工的热情和奋斗意志集中到企业建设的轨道上来,推动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景永合.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浅谈[J].价值工程,2013(17).
[2] 冀辉.浅谈班组建设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03).
[3] 王艳佩,王进才.浅谈煤矿安全生产如何搞好班组建设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