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欲望”交织下的冲突艺术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10月08日 17:45

灵与肉的撞击,理智与欲望的冲突,层层交织 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 ...

[摘 要]“今时今日虽然再无战乱,观众再看黑泽明的电影时也许会有不同的体会与领略,但我相信,观众看的时候总有反应,与黑泽明的电影产生关系,相反,现在太多电影是堆砌而成,我以为创作人理应通过像这种激烈的内心震荡,才可以产生这些感觉。”这是导演徐克对黑泽明的评价。黑泽明,作为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他的电影以人道主义关怀,个人主义的思考,对日本的传统文明以及现代物质文明的反思,改变了西方对日本文明的看法,也借此把日本电影推向了世界。莎士比亚作为戏剧史上的神话,他的作品被一次又一次的搬上屏幕,他的《蜘蛛巢城》改编自莎剧《麦克白》,但他的改编不是完整纯粹的把情节搬上银幕,而是将他自己对于剧本内容的理解和剖析进行加工和升华,呈现给观众们。黑泽明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被誉为“东方的启示”。

[关键词]黑泽明;《蜘蛛巢城》;《麦克白》;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G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0-0400-01

“现在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是熟悉人类的,他在这一方面是如此出类拔萃,以至无愧被公正地称为人类心灵的大师。”1莎士比亚笔下刻画得麦克白有内心的恐惧、犹豫、挣扎、后悔,有对欲望的追求和压抑,也有谋杀前的退缩。足以看出莎士比亚在人物刻画上的技巧是难以企及的。而黑泽明在对莎剧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将莎剧“日本化”,结合他自身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将他自己对麦克白的理解以及对野心和欲望的了解搬上了银幕。黑泽明曾说过:“莎士比亚是我一生中最为崇敬的大剧作家……我这个人拍电影从来也不照搬原著,而想以苍穹俯瞰人类世界的手法来拍摄这部历史悲剧!……也就是说我想让莎士比亚的悲剧,在我的摄影机下一幕幕地复活,再现当今世间的纷纭斗争,让宫殿里的斗争和人间美丑的角逐在电影里得到全方位的展示,用莎士比亚的那独出心裁的传奇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去警示后人!”2本文将以“冲突”为主题,对比原著《麦克白》和黑泽明的改编《蜘蛛巢城》,浅析黑泽明是怎样将莎剧“日本化”的。

《麦克白》是一部展现野心和欲望的悲剧。影片中,麦克白受野心和欲望的驱使,谋杀了贤君,经历了灵魂的毁灭,也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理智与欲望纠葛、博弈的心理路程。麦克白从一个战功累累享誉全国的战斗英雄,慢慢一步步变成了一个身负谋杀和阴谋意图的受人讨伐的罪犯,在女巫的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以及自己内心私欲不断膨胀的影响下,演绎了一场家庭与自身的悲剧。

麦克白谋杀贤君的戏剧动作起源于他内心欲望的膨胀,而谋杀的意图和结果则是内心冲突的外化,他对野心和欲望的追求以及女巫和夫人的唆使属于人物性格意志的冲突,也正表现出作品中戏剧冲突的核心。在女巫和夫人的教唆下,他的内心活动掺有犹豫、挣扎、退缩等,在与自己的欲望和理智的纠葛中,最终行使了谋杀这个戏剧动作,走上了一条灵魂毁灭的不归路。麦克白的性格里有懦弱,理智又告诉他要保持忠诚,但潜意识却又是渴望权利的,这就在他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在这种状态下,谋杀贤君的行为可能会被麦克白隐藏和压抑在自己的精神角落里,但女巫的语言和夫人的话语却唤醒了他潜意识中被压抑的那部分渴望,于是在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意志性格冲突的作用下,他便用实际行动将所谓的预言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蜘蛛巢城》改编自莎剧《麦克白》,在继承了莎士比亚的悲剧精神的同时,黑泽明导演又将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融入其中,因为纯粹的照搬可能日本人民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莎剧的表达,所以黑泽明导演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在剧意不大变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文化和历史元素,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同感。黑泽明导演选择大部分情节和内容与原著一样,只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动。《蜘蛛巢城》的男主角叫鹫净,他是一个在战争中勇敢无畏、战功累累的战争英雄,深受国人的爱戴和尊敬,在一次和他的好友三木将军回蜘蛛巢城的路途中迷路在了森林里,途中突然下起大雨,狂風暴雨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女巫。女巫预言,鹫净会成为下一任蜘蛛巢城的君主,而他的好友三木将军的后代将会在之后代替他成为接下来的君主。回家后鹫净将军将这路途中的经历讲给妻子听,妻子听信了预言,鹫净之后也在自己野心的膨胀下和妻子的唆使下谋杀杀害了自己的主公,之后又杀害了自己的好友三木,应验了女巫的预言。最后的结果是鹫净的妻子疯掉了,而他自己也在战争中被乱箭射死。

与原著不同的是,黑泽明导演加入了很多新的情境和场面,利用镜头来展示鹫净的内心活动和情节发展。戏剧情境,是指剧作中为创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而展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剧中的情境是典型的环境,是剧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影响或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环境。戏剧情境是戏剧人物活动的场所,是戏剧内容展现的基础,它对于推动戏剧冲突的展开和发展,表现人物心理、行动的变化,体现戏剧主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戏剧情境的设置和营造,是编剧们关注的焦点,是戏剧创作的中心。戏剧动作的产生、冲突的爆发,都需要契机和条件,也就是特定的戏剧情境。戏剧情境的设置要求尽快揭示出戏剧的主要矛盾并预示其可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足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戏剧情境的构成因素是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是激发一切戏剧冲突的最基本的土壤。人与环境的关系越矛盾,即人物的动机、欲望、性格等主观条件与构成情境的客观因素越对立,越容易激发出尖锐的戏剧冲突。情境的构建有利于诸多已知因素的呈现,一定的人物关系、一定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定的人物与事件的关系都是在情境的构建中形成与发展的。情境对于冲突而言,就是一种客观环境的刺激和逼迫,为戏剧冲突营造外部条件,而人物性格导致的人物相互间的矛盾作为内部原因直接促发冲突产生。

参考文献

[1] 威廉·席勒格.莎士比亚研究[C].转引自,张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51.

[2] 《黑泽明传》雪帆朱晶著.

[3] 狄德罗《论戏剧体诗》第一三节.

[4] 《蜘蛛巢城》剧本.

[5] 唐纳德里奇著《黑泽明的电影》海南出版社[M].

[6] 瓦西里耶夫著《作家与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鸿儒(1992—),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编剧专业,研究方向:影视编剧。

文章 戏剧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