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10月14日 19:46

我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研究.pdf

崔立群

[摘 要]本文就基于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来深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并促其创新发展。首先,总结两者融合的重要作用;其次,以四川省为例探究农村金融的现状;最后,基于现阶段精准扶贫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全面提出从营销、制度以及保障三方面实施精准创新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金融;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號:G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0-0262-02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就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上需求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故而,我国正逐渐落实“三农”问题来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目标。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实行扶贫的重要政策,并且效果较为显著。显著的途径之一,便是借助金融的力量来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来尽力减小贫富差距。综上等诸多原因,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下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举措。农村的金融问题比较显著,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存在鲜明的供求矛盾问题,故而亟需进行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使其逐渐缩小与城镇金融服务之间的差距。

一、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战略的融合

(一)实现两者的长效性融合

事实上,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的重要目标之间存在相当高程度的一致性。为使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并且确保精准扶贫的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当前社会必须积极将农村金融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策略尽行科学地融合。如此一来,金融扶贫的惠农价值方可得以实现。尤其是对与鳏寡孤独者的相应举措的落实,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继而为城乡差距的减小提供了帮助。其次就扶贫工作而言,金融政策的开展为其效果的增强创造了更大的可能。以往的扶贫政策通常呈现出间接性的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持续的时间较短,故而效果不够突出。然而精准扶贫下的农村金融服务较前者持续时间比较理想,例如其中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产品等。对民众的要求较为合理,例如要求其具备还款的能力以及相关合约的要求即可。最后,稳定的金融策略有助于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提升惠民的力度,农村金融往往实施的是有偿资金的形式。如此一来,它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进行关联,继而获得一定的利润。农民能够在银行进行贷款,并且使其与固定资产进行关联,借此实现扶贫的科学效果。

(二)促进了扶贫战略的创新性

直接实施无偿的资金支持方式,往往会抑制了民众的发展能力,故而现采取“授之以渔”的贷款形式,促使贫困者通过金融产品来实现资金的转化,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还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前行。具体的体现形式如下:首先,有效实施经济环境的改善工作,提升市场运行的效率。这一举措,能够调整社会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从而为贫困人口的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强化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在金融业提升竞争力的举措,可通过降低贷款的有关限制,增强惠民力度的举措来实现。积极的竞争环境下,金融业的利率才会处于合适的水平。若是竞争比较激烈,那么相关机构必然会采取其他举措实现利润的增长,旨在给予贫困人群有效的鼓励。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金融管制措施。如此举措,有助于贫困人口感受到金融的平等性。通常在金融管制以及贷款限制的诸多条件下,贫困人群往往难以接触到优质的金融贷款。可见,金融管制被放宽之后其发展水平便会出现积极的提升。

(三)提升了私人部门的扶贫质量

国有银行在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平衡作用,但是在农村贫困人群发展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浅显。故而,必须积极发展私人部门从而为贫困人群的经济水平提升创造平等、积极的环境。实践表明,在国有银行为主体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刺激私人部门的积极发展,尤其对大型企业以外的机构而言。由此可知,在我国实施国有银行单一的服务贫困人群是不够全面和科学的。我国应积极向加纳学习,增强私人机构对于信贷工作的有效性,为贫困人群提供合适的信贷环境。

(四)社会市场以及政府的作用凸显

市场以及政府的相关举措,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凡的作用,它们可帮助精准扶贫策略在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化。金融市场中处理好贫困人群的关键,在于确保利率的市场化发展。在这些给贫困者提供贷款的机构中,拥有各种不同的金融产品,主要提供给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或者是资金有限的人群。在实施了金融市场化了以后,那么市场的相关贷款利率会有所上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进行风险性的评估以及成本的预算,确保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如此一来,这一类小型的信贷机构继而才能够将资金再次进行循环为贫困人群服务。若是其利率没有市场上的高,故而就会出现竞争力增强的状况资金难以循环。这种现象的最不理想的状况,便是贫困人群万不得已向非规范机构贷款。

二、基于精准扶贫积极创新农村金融

(一)以四川省为例研究扶贫政策下的农村金融

经过不断地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我国正逐渐提升农村的金融服务工作,逐步满足了农村贫困人群的资金需求。四川省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省,该省正积极落实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创新发展举措。通过对产业合作与信用合作的有机融合,在满足农村群众的资金需求的各环节中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展资金互助合作社的首要步骤是注册,分别在当地民政局或者在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登记;第二步,是进行组织构架。选举监事以及理事会成员,分别负责监督以及管理申请工作以及审批等事项;再有,明确重要的支撑产业。以原有合作社为重要基础,来开展蔬果产品以及水产等;第四,运营现状。该省的贷款资金皆用于农业生产,它贯穿在产品的开始、过程、结尾,即生产的整个环节之中。现阶段的合作社亏损程度不一,然而较为可观的是其贷款利息收入逐渐提升;接着还有贷款担保,具体为个人信用或者是集体信用,如此一来能够满足农民融资的现实问题。最后便是风险管理工作,借此其进行监督管理实现风险性的降低。

(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作用

在精准扶贫的科学政策下,实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有效实现资金的纽带功能。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其他的的经济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积极的辐射作用。就四川省而言,可靠的资金環境下该合作社的规模以及质量均有所提升;其次,能够弥补金融的积极作用,可有效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农民在普通的信贷支持下,还可以借助资金互助合作社缓解生产矛盾实现资金的周转;最后,能够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例如在四川省的西昌安宁合作社中,他们长期坚持资助大学生,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还有其他的资金互助合作社,为灾区人民提供资金确保其生活恢复到常态化。

(三)互助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状况而言,资金互助合作化的发展仍然具有诸多的不足,现总结如下:一方面,营销力度不足。原因在于资金储备不足以及相关人员的运行规模有限,而且其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缓缺乏先进的设备支持。例如,合作社运转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来做账等;另一方面,相关制度不够完备,无法实现科学地监管工作。据调查可知,合作社存在的手续不全甚至不具备资质的情况。而且,在监管领域存在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缺乏宏观的意识。因其需要面临较大的税收压力,故而总成本有所提升,所有致使其运营受限。

三、精准扶贫环境下的农村金融创新

(一)营销创新

在运营方面实施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落实资金互助合作社的重要位置,重点提升其社会价值。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稳步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落实,具有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性。以农村专业的合作社为基础,将其发展目标与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目标进行融合,实现后者的积极推动作用;其次,科学、合理的扩大现有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规模,继而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水平。规模的扩大离不开社员的科学投资,提升合作社的资金储备量;再有,实施风险控制工作,确保其体系的逐渐完善。

(二)制度创新

制度是资金互助合作社科学、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完备的制度可有效规范其正常运行与发展。制度创新要落实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各司其职,对所有部门进行监管。在领导的大力监管下,积极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有无,从而降低资金互助的风险系数;其次,人才制度的监管工作需有所加强。由于当前的资金互助合作社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故而需不断进行现有人员的教育培养工作,还需及时引进专业、优秀的会计、金融等职业的人才。增强相关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对其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培养;最后,更新现有的资金互助合作的形式,将金融服务功能逐渐提升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高效发展态势。将其融入社会到社会服务的领域中,从而提升其社会价值。还可将其与土改等政策进行融合,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保障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金互助合作模式对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其外部保障功能进行更新,同时也为其他金融部门的运营提供支持。首先,充分发挥其补充保障功能。事实上,可将合作金融以及国家政策性金融、社会商业金融进行融合,促使其互补、共赢;其次,为其融入法律的因素,使其合法化发展并受其保护;最后,增强风险补助等优惠政策的实施。适当的政策支持,可为其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以及资金支持。例如通过降低相关的税收减少其发展的成本,从而促使其进行资金的再分配。除此之外,在对其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应以积极的观点看待其运营问题,确保其合法化经营。为了确保农业发展的抗压能力,国家需对其实施一定的政策补贴,为贷款者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农问题依旧是国家极其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农村金融领域,我国正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的科学策略旨在缓解广大农民在金融领域的供需问题。解决农村的金融矛盾,有助于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可有效提升其农村生活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海燕,普荣.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滇西北的探索[J].经济论坛,2017(02):55-58.

[2] 贾晋,肖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7(01):70-75.

[3] 陈华,李景腾.我国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困境与路径优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7(03):53-57.

[4] 苟均林,李锐,吴彦均.探析“三方担保农业信贷”视角下农村金融改革对精准扶贫的新助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12-13.

文章 资金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