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化验技术应用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10月15日 08:13

煤质检测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2.doc

王海燕

[摘 要]在煤炭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煤质化验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结果将对煤炭转化率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煤质化验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的环节众多,而且对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具有极高的要求。本文便对煤质化验技术应用过程中控制要点入手分析,并对其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出研究,以期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煤质化验技术;应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0-0210-01

前言:煤质化验作为操作繁杂,该技术要求的工作,工作人员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任何失误均会对最终的化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实验人员在开展煤质化验过程中有效控制实验操作,对提高煤质化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煤质化验技术应用的控制要点

煤质化验过程中具有较高要求,在对其化验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多项指标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化验数据和方案数据存在过大的误差,进而对最终的煤质化验结果造成影响。在煤质化验过程中需要对如下指标加以有效的控制:

①温度:在对煤质进行化验时,通常要对其进行高温灼烧,这就需要控制温度在900℃左右,上下误差不能超过10℃。这就要在高温炉温度达到900℃左右时才能将煤质化验试品放置其中,随后对其进行高温灼烧[1]。②时间:对于煤质化验时间控制来说,其是对煤质化验最终结果具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对此,试验员应该对时间加以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下,煤质试品处于高温炉中灼烧的时间为5min左右,也就是说煤质样品从送入到离开高温炉整个过程中的时间不能超过7min。一旦燃烧时间不足便会造成煤样燃烧不尽,直接导致试验失败。③坩埚:在对煤质进行化验时,必须要使用专用坩埚,这就需要保证坩埚质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坩埚与高温炉壁或坩埚间发生油黑烟问题,一旦除上述问题便要对其进行报废处理。

二、煤质化验技术应用的常见问题

(一)采样问题

采样作为煤质化验过程当中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步骤,采样存在的问题便无法继续后续化验。而在采样时极易存在操作误差,比方说在采样时未完全按照均点取样原则,这将导致取样结果无法有效代表全部煤层质量;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与数目不满足要求,其中质量主要是根据煤颗粒度进行确定,如果不符合要求将导致化验结果存在误差。

(二)制样问题

在对煤样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会出现问题,比如破碎环节因为操作不当导致颗粒度不达标或者是出现水分流失等;在混合环节存在混合时间不足等;在缩分环节无法有效控制留弃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在干燥环节无法未做到有效控制温度等。

(三)测样问题

在对煤质进行化验过程中,需要对煤样当中的水分、发热量、挥发分、固定碳、灰分与全硫等内容做出测定。但是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分析方法不对造成误差出现,对结果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测验过程中人为操作同样会导致误差的出现,比方说试验员操作能力与知识储备存在不足,在进行分析时未严格遵循规范操作。在煤样出现未燃尽问题无法对出现问题的成因做出分析与总结等。此外,化验使用的仪器仪器精密度同样会对化验结果造成影响。

三、煤质化验技术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取样问题解决方法

在对煤质进行化验过程中,在进行取样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如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2]。在采样时应该遵循设备不更换原则,同时尽可能保证全部采用机械化与自动化取样方式,防止人员因素造成的误差。采样之前应该按照国家标准与数理统计原理实现对样本数量与颗粒度进行明确,之后选择最佳的采样位置,要保证采样煤层和煤堆能够做到均点分布,保证所采集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对于采样工具而言,应该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取。在采样完成之后需要对样品相关属性加以清晰标识,同时对其进行妥善保管,保证样品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出现性质改变。

(二)制样问题解决方法

对于煤样制作而言,不同煤样与化验需求所选择的制样方案也存在不同。因此,在对制样前需要对化验项目加以明确,基于化验项目制定最佳的制样方案,并对制样工作加以合理选取。一般在开展制样之前应相对煤样属性做出核对,并对其进行登记,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对煤样进行筛选,保证煤样规格与质量均满足化验需求。在对煤样破碎过程中,应该选择专业破碎设备,尽可能实现以此破碎便能达到测量要求。随后利用堆锥混合法实现对煤样进行均匀混合。最后在对煤样干燥过程中应该按照国标党当中的要求对温度加以合理控制,防止出现煤样氧化现象。

(三)测样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要对化验员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对化验人员开展相应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确保化验人员能够在测样过程中能够完全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同时保证化验人员能够对所有化验流程均能熟练掌握,并能对化验结果做出有效的分析。实现化验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与提升,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出现[3]。其次,在对煤样进行化验过程中,应该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精准度更高的分析方法与化验仪器,从而使化验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再次,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仪器性能与参数加以校正,确保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灵敏度、精确性与可靠性。最后,还需要对化验结果加以检测,需要通过两次重复操作,并且保证每次实验结果间的差异均满足国家规范的误差范围。一旦数据超过误差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充分试验,并对数据结果机型重新计算,保证计算无误之后才能对化验报告进行填写。在填写过程中需要保证报告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此外,对于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诸如燃烧皿点火困难、煤样未燃尽等,化验员应该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后续试验中出现同样的问題。

结论

总而言之,只有保证煤质化验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控制与解决,才能有效保障煤质化验结果具有的有效性与精确度。同时技术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煤质化验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程雪.煤质化验技术分析在火力电厂的应用探讨[J].智能城市,2017,6(12):156-156.

[2] 张海芳.浅谈煤质化验技术的应用及常见问题的解决[J].能源与节能,2012,36(11):5-6.

[3] 王勇.浅谈煤质化验技术的应用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5):47.

煤质 文章 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