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10月19日 02:11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浅谈.doc

李翠兰 刘海

[摘 要]灌溉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对农业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灌溉功能必不可少,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良好的灌溉功能,就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275-01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重要性

在具体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最大化,需要合理的展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因此,必然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外,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对于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循环使用,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特点之一,这项工程所带来的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其具有以下原则:(1)经济性原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过程当中,需兼顾到最终的成本及收益,灌溉收益性及开展工程设计的经济性效益综合性分析。若选择的灌溉措施消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最终获得的收益变会非常小,那么,这样的灌溉工程设计方案是不可取的,以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2)协调性原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需确保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发展规划相吻合,针对新建的灌溉区域,在工程设计上要从现实状况入手,经过系统性的调查前提下,按照农业生产对灌溉的基本要求及旱涝洪等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灌溉工程的总体性设计;针对已经建设成功的灌溉区域的改造,则需在继承固有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不合理的内容作出科学的调整,按照所选构造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最大限度上确保农田水利的运用构造及设计方案的稳定性能。(3)合理利用地形的原则。农作物生生产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量需求有所改变。农田水利灌溉的合理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施工,制定相应合理的布渠方案。一般情况,农田灌溉的渠道是设置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分支是设置在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可以利用地势之间的高低差距布置好水渠,最大面积的灌溉农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在一些局部地区,面积比较小,比较高的位置可以采取小片提灌的教官方式。在布置水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尽量灌溉范围最大化,减小人为损坏基础设施的行为出现。在一些丘陵地带灌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利用水电资源,对与平原地区,就可以充分利用河水和河水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2.1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模前景预测

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和应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更青睐于小型灌溉,同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要求也不再仅限于灌溉功能。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除了要具有传统的灌溉功能外,伴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还可以与当地的其他产业,特别是由农业衍生出来的产业相结合,开发利用更多的价值,使农田水利工程辐射下的小型灌溉区的综合实用性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

2.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技术和方法

(1)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才能顺利展开。要做好灌溉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对当地的气候、土质、降水量等因素要做到了如执掌;其次对当地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要进行调查,包括这些工程的施工历史都要做到详细了解;最后要对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进行调查了解,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相违背的情况,此时就需要设计方与施工方及时沟通交流,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法,甚至是直接修改设计方案,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规划设计,例如如果施工期处于雨季,在设计方案中就要体现出对储水和排水、清淤等工作的合理安排和设计。

(3) 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还要考虑到后期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动态跟踪管理和建设,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在长期范围内正常运转,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水利支持。

三、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点

3.1滴灌设计

在我国的干旱缺水区域中,滴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方式,其能够最大限度上促使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滴灌设计与喷灌设计相比,其节水成效更为显著,并且综合具体的施肥工作,可促使肥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2喷灌设计

灌溉设计是将具备特定压力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至需进行灌溉的区域当中,通过喷头把水分散成细微的水滴,完全进行喷射,此方式可使喷洒的水资源得到均匀性的喷洒,达到均匀性灌溉的效果。喷灌为一种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灌溉方式,在灌溉技术上的投入要比土渠输水及管道输水的技术投入的多。开展设计过程当中需挑选适合的喷头类型,按照喷头实际流量、喷头的个数来挑选适合的管径,最后才能够确定喷头的具体方位,按照喷头喷射的半径来确定各喷头间的距离,并且,喷头要以品字的形状进行顺序的排列,按照喷头及水源所处方位进行水管的安装,以此可促使喷灌设计达到显著节水、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增进农业现代机械化及产业化的进一步实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3渠道防渗设计

在我国使用的输水方式中,渠道输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在这种传统的灌溉模式下土渠输水方式占据整个输水比例的50%以上,促使输水过程当中的损失问题得以及时的有效解决便可达到农田水利灌溉水源节约的最终成效。我国农田当中,土渠输水是目前大多数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为此,怎样才能够将在灌溉过程当中损失的水源得以解决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设计人员而言,渠道防渗便成为一种关键的设计方式,其是运用一定量的砌石、混凝土防渗内衬塑料凳針对土质渠道进行的改良处理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的采用可促使节水水量节约一半的比例,并且,渠道防渗设计能够起到节约土地、便于日常的维护及管理等诸多成效。

3.4微喷设计

微喷设计是目前新型的喷灌方式,是利用低压管道把水源直接输送至农作物根治部位,使用的是一种专门的小喷头向农作物的根部土壤或农作物枝叶位置喷洒小水滴的一种灌溉方式,利用的是旋转、折射、辐射式微型喷头对枝叶进行均匀式的喷洒。微喷设计的基本方式是将设计参数加以确定,之后挑选最为适用的灌水器来将毛管的布置方式加以确定,模拟灌溉方式,同时能够促使自动掌控体系得到很好的补充,综合施用化肥促使肥效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农业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水利设施的具体要求,根据灌溉面积,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全面分析当地土地资源、水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进一步预测续建配套规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最大限度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李爽.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6):83-84.

[2]蒋欣.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四川建材,2013(10):85-86.

[3]姜艳. 浅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民营科技,2012(12):163.

文章 农田 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