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表征 点亮创意美术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10月22日 14:58

...册 学院绘画的多元表征

夏丽萍

[摘 要]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分为两大板块: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然而美术作品的多元化表征恰好是能够让幼儿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段、多种展示途径表现与创造自己的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中获得创造美术作品的成功感。但是在实际活动开展中我们发现孩子的美术作品表征方式较为单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积极挖掘、智慧碰撞、交流从中梳理出相关的策略“收集东、收集西-----丰富多元化表征材料”、“多途径多方式------提高多元表征的能力”、“全方位全利用----- 拓展多元化表征平台”等策略,让我们对幼儿作品的多元表征单一的问题有了崭新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美术;作品;多元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204-01

在《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然而美术作品的创造恰好能够诠释孩子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而现今幼儿的美术作品的表征方式还是面临单一的棘手问题:造成美术作品单一化的原因主要在哪里,我们开始顺藤摸瓜寻找问题的根源,从中发现造成美术作品表征单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表征材料单一:

● 缺乏多元材料表征:在幼儿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尽局限于蜡笔、纸、油画棒、记号笔等一些常用的作画材料,所以作品的呈现就比较单一,模式化为主,这样的作品一定是千篇一律。

● 缺乏创意材料利用: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以及材料的利用和开发能力较弱,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利用但是教师没有这一意识要利用某一材料来表现作品,所以作品缺乏美感。

二、操作方式单板:

●以涂、画为基本操作手段缺乏其他操作形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的表征中教师基本一味的让孩子进行记号笔的勾线、蜡笔的涂色这样一个常规化的作画过程,其他的作画形式基本很少呈现,因此孩子的作品也是单一的,其他的操作能力也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呈现方式局限:

●以平面呈现为主,缺乏立体化的呈现:我们美术作品的表征一般都会局限于常见的A4白纸上創作,教师没有考虑创作对象事物的特点。

●以壁面呈现为主,缺乏多方位的呈现:当孩子们完成作以后我们也会展示在一只透明的塑料袋里每一位孩子的作品都会出现在同一个袋子里、同一面墙上。

看到以上问题我们在思考怎样引导幼儿用多元化方式表征美术作品,又怎样巧妙的展示幼儿作品,从而体现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我们开始行动实施和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收集东、收集西-----丰富多元化表征材料: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单一的美术材料往往会使幼儿学得乏味,无法使其对美术创作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开展美术创作,从而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创作之前材料必须跟进。

●美工材料大集:在《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材料供幼儿创造与表现,因此我们开始罗列了以下美工材料具体有:如纸类(包花纸、报纸、牛皮纸、蜡光纸、泡沫纸、刮画纸……)笔类(记号笔、铅笔、水彩笔、蜡笔、水粉笔……)、颜料(水粉颜料、油画颜料、水墨画颜料……);其他有橡皮泥、超轻粘土、剪刀、浆糊、抹布、毛根、……

●生活化材料大搜索:材料的拓展创新,可以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因此,让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搜索身边有用的材料,巧妙地运用,即可以拓宽创作思路,也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以美的感受,面对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为此在美工区、自选材料区中大量提供这些生活化的材料让孩子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美,用唾手可得的材料创造美,并能在创作过程中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感受,进行美的再创造。

二、多途径多方式------提高多元表征的能力

●探究操作形式,激发孩子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在《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用多种形式表现美的事物,所以在美术创作中不单单只有画这么一种形式,其中还有手工制作,画又包括(手指画、棉签画画、版画、染画、喷画、刷画、水粉画、滚画----)、手工制作包括(折、剪、撕贴、卷纸、刻印、镂空----)

●操作形式有机整合,让作品美感加速提升:我们的作品单用一种操作方式的创作依旧会有点单板,所以我们在思考用几种操作形式相互整合,以一种为主要操作手段其他形式为辅助手段,这样的美工作品一定会增强美感和欣赏性,让幼儿的操作技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三、 全方位全利用----- 拓展多元化表征平台

在《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展示孩子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让幼儿体验创造作品的成功感,所以我们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展示幼儿作品。

●变平面为立体:

1.展示支架立体化: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立体的材料上,顾名思义展示的支架或者材料本身是可以立起来,让幼儿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到自己的作品。

2.材料本身立体化:我们需要选择立体化的材料供幼儿创作,这些材料本生就可以可以站立的。

●变局部为多方位:

1.充分利用墙面、柜面等可以利用的空间:

《指南》中指出在活动室或者幼儿园环境中需充分展示孩子的作品,是对孩子创作的肯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因此我们要将每一位孩子的作品都充分展示出来,所以需要全面利用空间展示孩子的作品并且产生空间的装饰效果,我们着手从班级墙面延伸到柜面、樯柱、以及可悬挂的天花板等空间展示幼儿作品。

2.充分利用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空间:

幼儿作品除了在班级环境中的展示之外我们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开始寻找可以展示孩子作品的幼儿园其他空间展示幼儿作品。

收获:

如今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术作品竞显多样性、多元化:由于我们收集了多种多样美工材料和生活化材料,所以孩子现在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孩子运用多种操作方式和途径来表征多元化作品,让作品更显美感;教师通过多元化呈现的形式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幼儿园的各个空间内,孩子的作品各展其能,各具特色,让孩子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和自信,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儿童美术新思考》……………………………………………浙江师范大学陈雪芳

文章 表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