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2日电 ofo、摩拜单车、哈罗单车等共享单车品牌在中国的竞争正如火如荼,同时对于国际市场的拓展也在逐步推进。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城市都能买账。
据外媒报道,共享单车企业ofo已宣布正在着手关停在澳大利亚的业务。该公司将在未来的60天内,逐步结束公司在澳大利亚的运营,ofo共享单车将逐步从街道上移除,放置在仓库中。
ofo公司在声明中称,公司做出了“战略性决定,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发现,关停业务的决定距离ofo在微博上宣布正式进入悉尼,仅隔了不到9个月。
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美国芝加哥市于6月底更新了许可条款,只允许共享具有“锁定”功能的自行车以扩展其试点服务。自此,芝加哥成为美国第一个为保持街道整洁而对共享单车采取强硬措施的城市。近日,ofo宣布将前期投放的50辆共享单车撤出芝加哥。
看来,共享单车的海外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各国对于共享单车的接纳程度如何?走出国门的它们,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摩拜、ofo、优步等齐入场
在部分地区“水土不服”
据艾媒咨询《2018上半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监测报告》,自2017年起,摩拜单车与ofo的海外扩张活动正稳步进行。ofo沿用其低价策略,用首骑免费等优惠策略吸引新用户注册使用。据官方统计,截至2月17日,ofo小黄车已经进入全球21个国家超250座城市;截至3月10日,摩拜单车已进入海外的13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