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出生的我,居然被双胞胎了!”这是河北经贸大学面向社会发出的呼声。
6月7日,中国青年网于高考前一天报道了一所虚假大学,学校官网名称为“武汉经贸大学”,网页外观、校徽校貌与河北经贸大学官网高度相似,浏览该网站的考生、家长根本难以辨别真伪,这所借民办武汉经贸大学域名克隆成其他高校的“野鸡大学”,堂而皇之地行虚假招生、诈骗之事,让无数考生和家长蒙受财产损失。
这种借原学校影响力,或是直接山寨其他高校官网来迷惑考生、家长的虚假大学并不在少数,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填报志愿成为当下考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野鸡大学”们也蠢蠢欲动,用尽手段虚假招生。所谓“野鸡大学”也就是“学历工厂”、虚假大学,根据360百科对虚假大学的解释,是指未经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审批,没有办学资质而私自招生办学的学校。
这些虚假大学往往会给自己起一个带着“国字号”的名字来唬人,比如中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信息工程大学等,听起来神似正规高校,实际上只是三无“李鬼”。在每年高考后,经常会有学生及家长因为缺少足够信息、分辨力不强、防范意识不高等因素,不能及时辨别“野鸡大学”,为其所骗缴纳高额学费,最终却拿不到毕业证,或是只拿到一张虚假学历。
为了避免“野鸡大学”再迷惑众人,国家教育部门、媒体和社会机构多次曝光各类虚假大学。对此,360百科共收录了共计上百所经过社会各界曝光的虚假大学名单。在填报志愿时,各位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360百科查询哪些学校是虚假办学,输入关键词“虚假大学”后,即可看到其名单及详细信息。
在各种曝光打击下,不少虚假大学一度风声鹤唳,但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这些冒牌大学又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换名字、宣称联合办学等手段层出不穷,一旦考生、家长掉以轻心,就会落入“野鸡大学”挖下的坑中。对此360搜索还上线针对虚假大学的风险提示,以“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若用户查询的学校名称可能为虚假大学,网页将会在置顶位置呈现“搜索的学校名称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或者有被仿冒、冒名的风险”等字样,帮助网友们正确识别虚假大学信息。
据了解,在整个高考的志愿填报期间,360各条产品线齐头并进,形成合力,为广大考生打造一条安全防线。针对各色虚假诈骗手段,如野鸡大学“虚假官网”、假借教育部发布钓鱼查分网址等,360搜索、安全卫士和手机卫士等产品能识别并提示风险,给考生和家长一副“火眼金睛”,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
这些善于模仿的虚假大学,不仅让考生们的多年努力白白浪费,得不到应有的学历凭证,严重破坏了高考秩序,另一方面还存在着非法收集学生信息、售卖文凭、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虚假大学带来的危害实在不容小觑。360搜索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更应提高警惕,防范个人高考信息被窃取和倒卖,即时注意教育部、各地教育考试院和本院校发布的官方信息,如遇虚假官网和钓鱼链接等,要不点不看,及时标注风险,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在志愿填报期间免遭虚假信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