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会计专业产教融合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针,这一教育理念能够使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目的得到有效的实现。本文重点分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并且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用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阐述,提出了几点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加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82-02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在近年来出现了供求关系失衡的状况,毕业生往往很难找到与自身专业相符的工作,企业也很难招聘到适合自身岗位需求的人才。这一状况在现阶段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方针,使以往落后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有效的转变。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不但能够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问题。校企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由来已久,产教融合更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施产教融合,使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概述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勤工俭学是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阶段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學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了人才培养。通过对学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企业工作经验积累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能够将社会、企业、服务部门、学校完美融合。通过校企合作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但能够使企业的用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会计专业应用的问题
(一)企业需求与学校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在中小企业寻找工作,通过笔者的研究调查分析发现,很多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仍然有很大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虽然不大,但是对会计这个岗位却有着很高的要求。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用人理念,是因为中小企业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低成本的付出,并且追求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往往要求会计人才一到岗位就马上上手开始工作。很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只收能力多元化、经验丰富、独立性强的会计人才。中小型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时间与培训的成本,总是希望实习的学生能够固定的停留在一个岗位上。而高职院校则希望中小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使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岗位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满足会计岗位的要求。
(二)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保密强比较强。因此,很多企业不会安排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实习生往往工作水平不高,难以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企业为了自己机密文件的安全,不允许实习生接触企业会计内部的财务资料。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往往在企业扮演着勤杂工的角色,很难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提升。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状况。很多学生由于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待遇,导致其对会计这门行业失去信心,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了。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难使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很难达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有效的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当中,企业不注重培养人才,只看重眼前利益,从而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在实习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对会计专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
(三)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双师型教师
只有组建出一支高水平的工学交替的教师指导队伍,这样才能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双师型人才。这些双师型人才,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虽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高学历人才,但是很多教师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却并不强,没有在企业会计岗位上工作的经验。所以,往往无法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实习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会计专业专业的课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出纳这些技能都需要通过实际岗位的实践才能有效的掌握。近年来,高职院校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投入到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学历与资质,没有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考察,从而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探求
(一)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课程水平
学校与企业应当对合作价值的有利条件进行充分的认识,使学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有效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课程和开发,吸取企业优秀会计人才的建议与指示,根据企业的需求与国家相关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理论课程,并且在分析社会需求与岗位的过程中,构建一套能够使学生更好获得职业资格证,突出会计岗位职能,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剔除对学生用处不大的课程。学校应当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根据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培养会计人才。应当保证考核与监督体系的完善,提升学生实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习质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岗位,并且对企业的运作也带来了非常有利的影响。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校外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组建了师资研修院分院,学校与企业一同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研发,使课程教学与企业的要求相符。
(二)构建校内外会计专业实习基地
企业中的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的保密要求,并且对会计人才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大多数企业只允许学生实习两到三个月。而且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很多学校无法给每一个学生分配实习岗位,从而使学生实习的分散性太高。这种状况导致学校很难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内容、到岗情况进行管理,学生的实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经济能力,为会计专业学生构建一个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要求教学软件与实验设备齐全,例如税收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VBSE实训室、财务会计手工帐实训室、ERP实训室等。这种专业实训室的构建能够使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高职院校也应当结合自身特征,寻找适合学生特征的实习基地,或者进行一些校办工厂的建设,从而使学校中任意专业学生的实习得到满足,并且便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运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和一些比较有名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合作,构建出一个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在该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会计事务所提供的企業真实账目,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实施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当对教师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认识。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满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过程中,应当引导教师参加会计专业实践培训,多关注相关论坛与政策,使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会计专业的发展最新趋势。高职院校还应当为教师提供校外挂职顶岗机会,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够胜任学生的指导培训工作。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当分批进行,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加大会计专业教师的招聘途径,不能只注重缺乏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更应当注重工作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人才。例如,高职院校应当招聘税务师事务所、大型会计事务所中的自身会计人员,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笔者所处的高职学院之中,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教师培训班,使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双师型教师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使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有效的创新。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互利双赢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所以,学校与企业应当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通过笔者的实际分析调查研究发展,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在企业同意的前提之下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良好的设计,从而使对学生的培训能够满足双方的要求。由于很多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因此企业对实习的学生有所挑剔,所以,学校应当对这些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实习岗位的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西方发展的较早,因此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指的我们去学习借鉴。所以,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特征,与国外企业院校进行深入的交流,吸取其成功经验,并且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应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企业人才需求问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人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企业与学校只有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进行合作,构建实习基地,建设识字队伍,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互惠,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易玉珏.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现状[J].中外企业家,2017(02):165+167.
[2] 陈苡.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探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4-6.
[3] 黄巧琴,金国镇.校企合作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6,35(25):210-211.
作者简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