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什么?部分人或会认为,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的那个“梦”,指的是人类思想的投射。同时,我们也发现,梦与现实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梦中出现的场景或者事件通常不会在现实中发生。
近期,外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通过梦境,我们或能感觉到他人的想法,甚至可以预知未来。
1962年,科学家便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迈蒙尼德医疗中心进行了梦境实验。此次实验邀请了两组志愿者参与,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本身不具有任何超感官能力,但他们相信这种能力是存在,这里的超感官能力指的是心灵感应、超前预知能力等。
实验前,科研人员会让两两合作者进行简单交流,随后便将他们分别安排到两个不同的房间。位于房间一的志愿者被要求随机挑选一副图画,不同图画色彩搭配以及图案组成都是不同的。挑选过后,房间二内的志愿者被要求进行睡眠。
当房间二内志愿者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后,科研人员请房间一内志愿者加强对图画进行观察与分析。房间二内的志愿者醒后,科研人员会让他们描述梦中场景。
通过多位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答案进行综合评估,迈蒙尼德医疗中心创始人兼心理分析学家蒙塔古·厄尔曼博士同精神病学家乔恩·托拉斯在《超感官沟通和梦境》一文中总结到,超感官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所有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中,有10组的描述为“相符”,仅有两组的表述是“不符”。由此可证明,梦境有时可帮助人们感受到他人的想法。
除此之外,压力桑那教授Gary Schwartz还进行了梦境预知能力测试。参与此次实验的是克里斯托弗·罗宾先生。实验开始前,科研人员提前为Schwartz教授和罗宾先生设置了两种截然不同的10日游旅行路线。在不向罗宾先生透露任何消息的情况,让罗宾先生猜测自己即将前往旅行的地点以及景点。
实验的最终结果是,罗宾通过梦境成功地预测了部分自己即将前往旅行的景点的特征。对此,Schwartz说到,罗宾先生所具有的这种预知能力不是虚幻的,也不是特殊存在的。除罗宾先生之外,生活中很多人其实都具备梦境预测的能力,有时候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事物或场景有可能便是在梦中曾见过,只是我们忘记了或者忽略了。
科学家表示,做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梦境的产生需要大脑多个部位相互配合,而梦中情景也并非随机产生,这些情景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信息,只是很多时候被我们忽略了。科学家对于梦境的研究还在进行,未来,我们或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