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金融专场在广州举行。来自央行、腾讯公司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互金公司等腾讯金融云的合作伙伴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共同分享了智慧+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腾讯金融云业务布局以及与合作伙伴取得的最新成绩等话题。
财经网在会后采访了中国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郭为民和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就双方在在近一年的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了解。
互联网+金融业 机遇和挑战同在
当历史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随之改变。新技术在影响每个个体的同时,也为行业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焕发青春活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此番互联网科技浪潮的裹挟之下,包括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去解决行业的痛点,让传统金融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这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思考金融传统业务与现代创新技术的融合之道。
从历史来看,银行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内外部矛盾的过程,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当前,很多行业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用户应用体验大幅提升,就像移动支付甚至让国内用户直接跨越信用卡阶段,体验到无现金支付的便捷。郭为民表示,相比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传统银行的很多产品用户体验欠佳,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风险控制始终是银行业基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此,风险与体验、封闭与开放、普惠与盈利、稳健与敏捷、从严与包容成为银行业在拥抱创新转型的同时,也要面临种种矛盾。
中国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郭为民
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及网络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银行内部风险管控措施层层叠加,极大增加了业务复杂度,从而也影响了客户体验。郭为民对此感受颇深,“中国银行原有的电子渠道交易需要双子认证,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密码规格还要是大小写字母和数字混合,除了密码还要证书,这些看上去繁复的认证在当时看都是必要的,因为要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
防范风险是所有银行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往银行业务风控手段侧重于事前防控,大量的事前审核工作,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影响了客户体验。面对新形势下跨境、跨业、跨界所带来的欺诈、信用、操作等风险,银行在加强内部风险防控机制的同时,也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丰富风险防范维度。
中国银行的情况在金融行业内非常普遍,那就是如何既满足客户方便快捷的使用,又保持足够的风险防范能力。
腾讯金融云助力中国银行迎变革浪潮
随着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深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选择和包括腾讯云在内的云服务上展开合作,据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介绍,去年腾讯云服务的金融客户超过了6000家,同时帮助20多家的银行进行了互联网化的转型,更有超过90%的保险公司都采用腾讯金融云进行构建,腾讯云持续建设了三地六中心非常高规格的金融专区。
2017年6月,中国银行与腾讯云在内蒙古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双方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全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近一年的时间里,双方首先从大数据入手,从满足客户需求和风险管控两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腾讯云与中国银行建立深度合作之后,充分利用内部金融数据和外部客户数据进行事中风险防控预警。所谓事中防控就是在交易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银行端后台交易数据分析,并判断出当笔交易风险。腾讯云之所以助力中国银行实现事中风险防控的能力,是因为腾讯云具有多维度的用户社交数据分析能力。
在中国银行的风控体系当中,郭为民多次提到“客户行为指南”。通过与腾讯云的深度合作,可以了解到更多用户实时操作的状态,例如客户是否在常用设备上进行操作,是否处于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的是移动网络、公用Wifi、或是个人家里的Wifi,等等这些要素都构成了用户的行为指南,通过这个指南,银行会判断出一笔交易暗含的风险指数,反映出了该笔交易欺诈概率的高低。
当风险系数达到中国银行的触发条件之后,银行会指定专人去跟客户进行联系,去确认金融交易的真实性。中国银行与腾讯云的合作通过大数据有效把控风控环节,实现了超预期的效果。
目前中国银行内部的IT人员有1万多人员,覆盖有60多个国家,同时也在积极布局私有云业务,但是为何与腾讯合作如此紧密?对于财经网关心的这个问题,郭为民谈到,“腾讯是中国市场最贴近用户的企业,它对用户需求理解最深刻,和客户黏性最强,这也意味着腾讯的技术发展必然是最快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自己去做,不如找业内的领先者一起来合作,所以这也是我们跟腾讯签订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银行看重腾讯的未来。”
腾讯云助力金融机构连接更多服务
云计算正在掀起社会产业变革的浪潮。腾讯开放多年积累的互联网海量服务能力,依托腾讯的社交连接能力和领先的AI技术,通过腾讯云平台输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能力,正在共同推进社会产业变革。
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
在此次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谈到腾讯云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时表示,腾讯云要做数字化助手。作为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则表示希望腾讯金融云能够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助手,并从三个方面开展合作。
第一,建设非常敏捷和可靠的设施,这里面包括云的IAAS、PAAS,大数据平台,AI平台,就这样才可以在AI的产品下,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业务的拓展,还有数据的积累和持续的分析。
第二,智能的体验,通过对客户的标签体系的建立,大数据的采用AI的方式分析和真正了解我们的客户,做到真正的KYC,给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体验。
第三,连接生态,金融业务只有连接到非常多的场景当中才可以拓宽金融业务。
包括金融业在内个各行各业对于云计算能够带来的改变已经毫无疑问。腾讯研究院与腾讯云携手完成《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指出:国内云计算市场处于爆发增长期。2017年下半年全国“用云量”总量较上半年环比增长66.5%,年化增长率133.1%。2018一季度增速再上台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8.6%。
目前,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由竞争趋向融合,随着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消费者决策过程不断优化,时代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长期创新与摸索过程中,金融机构应正视当前面临的发展矛盾,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传统银行痛点,不断改善客户关系与产品体验,全面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