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润正在检查应急通信车上的设备。
吴雨润的爷爷,新中国第一代机线员。
爷爷留下的一封信,成为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吴雨润的老家在浙江丽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雨润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1955年,抗美援朝结束后,他转业到了地方邮电部门,参与到祖国通信事业百废待兴的建设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机线员。
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雨润的奶奶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通信人。奶奶告诉雨润,爷爷当年在生产运动中的干劲是出了名的,年轻的时候经常一个人扛着电线杆往山里冲。在新中国通信业刚刚起步的那个年代,正是爷爷那一批老革命家,手提肩扛,打下了新中国通信业的基石。
雨润的父亲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入了新时代。他常对雨润说,他这辈子干通信,爷爷对他的影响最大。在通信岗位上经过了风风雨雨四十载,爸爸始终难以忘怀的还是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爷爷写给他的一封信。
这封家书普通平常,却饱含了爷爷对父亲的期许。雨润的父亲不负爷爷的嘱托,把通信网络架设到了山区的“最后一公里”,让山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连上了世界。
雨润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一名通信人。有人说,三代人都干通信,你们家作的贡献可不小。而雨润说,没有爷爷和父亲那两代人的努力与奋斗,哪有我们今天这日新月异的通信网络发展。
在雨润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父亲给他看了当年爷爷写的那封家书,并对他说了一句让他至今都铭记在心的话:“从今天起,你是一名通信人了,有什么灾害的时候,你一定要冲到最前面。”这句话,雨润不敢忘,他明白,这句话是父亲也是爷爷奶奶对他的嘱托。
工作这些年,雨润几乎每年都会接到抗灾抢险的任务。作为应急通信保障队员,协助救援队伍做好通信保障,吴雨润义不容辞。在 “菲特”台风、余姚水灾、 “莫拉蒂”台风、丽水山体滑坡等多次自然灾害中,雨润和他的团队每次都在第一时间抵达抗灾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去排除自然灾害造成的通信阻碍。当他们看到信号灯亮起的瞬间,想到主力救援队伍能够马上接收到指令,更快地去解救受灾群众,心中满满都是自豪。在那些瞬间,雨润忽然明白了父亲那句话的意义,也明白了为何父亲如此在意爷爷的那封家书。
工作这几年,雨润也有幸参与到多个重大保障项目中。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历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事件保障工作中, 他经常连续数月放弃周末和假期,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已是次日凌晨,短暂休息后,清晨又继续开始工作。即便如此,他和应急通信保障队员们依旧毫无怨言,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始终恪尽职守。他觉得最对不住的人是妻子。G20杭州峰会保障期间,恰逢妻子孕期,他却没时间陪伴和照顾,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峰会保障中,他只能让妻子请假回老家一段时间,自己过起了“单身”生活。每一位像雨润这样的应急通信队员的身后,都有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
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各项重大保障工作,获得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每一份荣誉,都饱含了沉甸甸的付出和努力;每一份荣誉,都属于通信人和他的家庭。
春暖花开的4月,当大家还徜徉在暖风与花海中时,应急保障队伍已然开始了战备集训。4月20日,“天翼神剑·联动2018”浙江省防灾减灾军地联合应急通信演练在浙江杭州圆满结束。吴雨润和来自各省的精英们一同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验。这场“战役”和父辈们当年所面临的战役截然不同,从喧嚣都市到山林湖海都是吴雨润们的战场。这一次联合演练,应急通信保障团队展示了我国目前最为顶尖的应急通信保障手段,从卫星通信到应急指挥车,从装备齐全的队伍到高素质的单兵作战,天地一体的全方位保障,是他们交给祖国和人民的完美答卷。
“在这个时代,我将继续扛起爷爷曾经扛过的‘电线杆’,一马当先,一往无前。爷爷留下的这封信,我想继续留下去。” 吴雨润如是说。
文中人物小档案
吴雨润,1988年出生,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应急通信主管,“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他”是同事们送给他的标签。他曾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工信部十九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先进个人”“中国电信集团技术能手”“中国电信集团劳动能手”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电信集团应急通信保障技能竞赛一等奖、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战备应急通信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