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洞察”号启程“把脉”火星 预计11月26日在火星北半球着陆工作728天
   来源:南通网     2019年02月13日 17:47

美国“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5日凌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升空,执行人类首个探究火星“内心”的探测任务。“洞察”号预计在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北半球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着陆,在火星表面工作728天(708个火星日)。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洞察”号首席研究员布鲁斯·班纳德尔特说,“我们希望利用"洞察"号给火星把把脉,了解火星之谜。”

为火星来一次CT扫描

当岩石开裂或移动时,会发出在整个行星上反弹的地震波。这些波穿过不同的地质材料,以不同的速度行进。“洞察”号火星车上的SEIS(内部结构地震实验)地震仪,可以测量这些地震的大小、频率和速度,为科学家提供通过不同材料的多维数据。

地震仪就像能够拍摄行星内部图像的相机,这样做有点像对星球进行一次CT扫描。 写反馈打开搜狐新闻,体验更流畅

火星的地质记录包括较轻的岩石和矿物。通过分析这些材料的分层,科学家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岩石行星变成了“地球”而不是“火星”或“金星”,这对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起源位置至关重要。

给火星内部拍个“快照”

每当火星发生地震时,“洞察”号就会获得一个深部“快照”。团队估计,在任务过程中,可以获得几十次到数百次的地震“快照”。

“起初可能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但随着我们看到的地震越多,火星深部情况将被描绘得越来越清晰。”班纳德尔特如是说。

遗憾的是,只能在“洞察”号着陆的那个位置来考察火星,要知道,地球上的地震学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多个台站进行测量。

月震带来的启示

回想当年,“阿波罗”计划包括四个月球地震仪。宇航员通过发射爆炸物产生震动,测量到了月表以下大约100米处的地震波。他们还将火箭的上面层坠入月球,造成的震动让仪器能够探测到月球地壳层。此外,他们还检测到成千上万次月球和陨石的撞击。

上世纪70年代末,“维京”号火星车试图在火星上进行地震学研究。但那些地震仪位于着陆器的顶部,跟随火星车在风中摇摆。“人类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火星地震学研究。”班纳德尔特说。

现在,“洞察”携带的钻头将深入地表以下,风力、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将允许科学家排除由天气引起的震动“噪音”,综合这些真实数据,将提供出最全面的地质“快照”。

火星 跟随 地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