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联想集团将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分股,取而代之的是石药集团,该变动将于6月4日起生效。
开局明明有王炸和四个2,联想的这一手好牌就这样被打烂了,让人可惜。联想在1995年底已经拥有12亿资产,3000名员工,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经营,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企业,销售额达到67亿元,而当年的华为公司销售额仅为15亿元,不及联想的四分之一,与联想集团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名气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相比2006年9月11日联想集团被剔出了恒生指数后再次加入不同,对于此次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批评的声音认为,在已经掉队的联想集团身上看不到翻盘的希望,甚至有评论尖锐的指出“联想集团已经是上一代的产物”。
昔日霸主,纷纷被小辈超越。如今联想集团的市值只剩425亿港元,与腾讯3.6万亿港元相差很远。就连要上市的小米,最低估值也有680亿美元。和联想同时期发展的华为,2017年收入6036亿元,远超联想的2767亿元,且净利润在后者的10倍以上。
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联想失去了全球PC出货量的冠军宝座,被惠普一举超越,跌至第二名。
2017年失去全球PC冠军后,联想的应对措施是:控股富士通电脑业务,让市场占有率上升,“买”回了世界第一宝座。
现如今,联想还能守住PC市场份额,联想手机的溃败更加触目惊心,几乎错失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4年联想+摩托罗拉出货量占据全球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为7.9%,在国内厂商中名列第一。然而,到2017年当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时,联想的成绩却节节下滑。
在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联想手机销量4970万部,同比下跌2%,全球排名第8,市场份额仅为2%左右。在国内市场更是全面溃败,据GFK的数据,联想手机在国内市场销量仅为179万部,市场份额不足1%。
网上有人感慨:作为联想手机的员工,我都不知道公司的手机产品定位,产品线何其混乱,更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是谁,内斗严重。
2014年,联想收购MOTO,没有产生1+1=3的“化学反应”,反而出现1+1=0.1的反效果,令人赞叹。
有句话说得好:“15年后的今天,如果一家商业帝国,连代表性的产品都没有,只卖收购的产品,真不知道这家企业还能走多远。”
对于未来,联想集团表示将从纯设备、纯硬件、纯产品为导向的公司转向以客户为导向,同时实现从设备到“设备+云”的转型,而杨元庆也多次表示将“ALL in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