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3月12日 05:21

【登封环保】环境保护部研究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

程杰

[摘 要]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政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出的创造性的新举措;供给侧改革既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也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重要机遇,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环保应积极发挥倒逼作用,促进供给结构的改善和生产要素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保护;供给侧;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37-01

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及涵义

我国政府面对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而导致国家经济下行的新常态,创造性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涵义即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根本目的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目前的环境治理提供思路,同时为供给侧改革增添活力。

1.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通过提高环境准入的门槛,促进企业升级改造和加强环评,积极发展优质产能,严禁低端产能,可以有效推动产能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加优质的生态产品供给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幸福健康的追求目标,因此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会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发挥环保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环境保护主阵地必须加强。

2.供给侧改革又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第一,供给侧改革增加制度供给,形成以环境质量管理为主线,规划环评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监督执行的管理格局;为有效节约产能、转变经济粗放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提供了制度上的安排。第二,释放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求,也为环境治理打开一条新通道,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扩大有效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规范环境服务市场、創造了第三方治污的市场需求,使人民享有供给侧改革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红利。

三、加大环保力度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使环境保护更好地助力供给侧改革,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环境准入,促进提高新增产能质量,通过科学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引领企业升级改造和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1.加强监管,严把污染行业的准入门槛。根据环境承载力和环境禀赋的不同提出科学合理的环境准入要求;进一步规范环评和环保验收程序;提高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落实“三同时”制度,积极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检查;壮大并规范环评队伍,清理行业准入壁垒。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执法,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质量的全面提升。

2.正确引导,引导企业向绿色产业转型。打造绿色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依规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转变出口模式,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着力优化出口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首先是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还有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和林业等产业。

3.积极宣传,树立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完善公众关切的环境问题,创新沟通协调模式。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提升媒体从业人员报道的专业水平,建立保护环境的公众参与机制,在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工程决策等领域,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环境效益。

总之,环境保护支撑供给侧改革,既要通过强化环保约束、严格环境准入,除掉落后产能,也要通过深化治理、创新驱动、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环境保护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机遇期,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将环境监管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湖南日报.2016.01.27.

[2] 胡卫卫,郑逸芳.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与环保关系.中国.

文章 结构性 产能